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今天的崇左貌似比昨天更冷了一些

家裡爸媽又開始了囉嗦

“今天冷窩,出門多加件衣服吧”

然後各式各樣款式靚麗的長袖秋衣

穿在了年輕的帥哥靚妹們身上

而我們的爸媽身上的衣服卻沒有我們“Fashion”

(Fashion=時尚)

但不論寒風如何吹

幾乎都不會凍著我們

這樣一看

似乎我們年輕人是“小康生活”

而我們的爸媽是“溫飽生活”

那我們爸媽是“溫飽生活”

那我們的爺爺或者爺爺的爸媽們呢?

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01

1954年前,在崇左的農民主要是穿自種、自紡、自織的土粗布藍色衣物,而且多數是補丁加補丁。在那時候的冬天,很少有棉衣、絨衣禦寒。直到解放初期,仍然以自織土粗布為主。這與今天的我們多款式禦寒的衣服形成鮮明對比。

印花的藍布衣

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崇左的女性藍布衣是從領口往右腋開襟的上衣,中青年男子普遍穿中山裝。

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不過,女性的上衣在我們崇左龍州各鄉是有所區別的

在響水、逐卜以及金龍,穿純色的開右腋襟上衣,不加任何裝飾

霞秀、上降、八角、彬橋、水口、武德、 上龍、上金鄉,則另加裝飾。

02

在城鎮裡的人為一日三餐

在農村裡的人為一日四餐

在1949年前,在崇左農村除少數地主和富農吃得好以外,其餘的多數都是四餐喝稀粥,他們主食為大米、玉米,輔食為木薯、芋頭、小麥、蕎麥等。蔬菜以青菜野菜為主,其次為黃豆、飯豆及黃豆制的豆芽、豆腐。


如果是節日,則為豬、雞、鴨、魚等,牛和羊肉節日不吃或少吃。

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在1949年後十幾二十年,隨著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但是龍州人仍然保持勤儉簡撲的生活習慣,除了在過年過節或接待來客以外,平時還保持一日四餐喝稀粥,晚餐有些葷菜,其餘多數都是以素為主。

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男人普遍愛喝酒,本地米雙和木薯低度酒,可以一碗而幹,要是有親朋好友來往設宴的話,喜歡交杯互敬或行拳猜碼,一醉方休。

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同時還愛好吃生豬血、生雞血、生鴨血、生羊血、生魚片。


生豬血的具體做法是在殺豬時,用一隻乾淨的瓷盆放上適量的食鹽,把豬血倒置盆裡與食鹽攪勻,讓豬血粘成糊狀。然後再用豬腰、豬肝、瘦豬肉剁碎炒熟,盛上飯碗,放入一兩左右的生豬血和二兩涼開水,配上香菜、炒熟的花生米,酸醋等佐料,就可以大吃特吃了!其他動物的生血製作方法也是如此相同。

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崇左人你得吃過嗎?

還有豬腸灌哦~

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同時附上一張

30多年前崇左龍州各鄉的口糧和收入表

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一說到吃,肯定會想起龍州特產

但是有一首詩流傳龍州民間已久

你們知道嘛?

龍州特產歌

八角上降八角香,彬橋杉木遍山崗,

下凍沃田產細米,青龍菜刀美且利,

上金生油出左江,上龍果蔗甜又脆,

逐卜元肉運出海,金龍硯砧出香港,

響水烏猿酒醇香,水口桄榔健胃腸,

霞秀菠蘿和烏欖,蔗糖產區在各鄉。


03

在山區,一般是座北向南,利用山區地形特點,背靠山坡建房,依山傍水,環境幽美。房屋結構—幢三間以木柱為支架的欄屋(或稱高欄),四周用竹片或木條圍封,貧窮人家蓋茅草,用草或稻草拌泥巴糊上。

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正門是廳堂,兩邊是居室。廳堂上層為神龕,下層是祖先神位。入中門是後廳,後廳設火灶作廚房,平原地區,壯族與漢族無多大差異,多建平房,一幢三間或五間,一般泥磚或夯土牆,頂上蓋瓦,貧苦農民屋頂蓋茅草。房屋前後開門,中廳待客,兩邊是居室,屋前或屋後另建廚房。

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雖然說現在比較少見到茅草房了

但是還存在不少的高危土磚房

一到下雨刮風是人在裡面總是擔心

“等下倒了怎麼辦。。。”

如上圖一樣土磚牆+屋頂蓋瓦

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近幾年的土磚房


04

一說到出行,必定會想到公路,但是在1949年前龍州到上金兩地方公路還很少,只在1929年龍州至上金簡單修建了一段路,只有12.5公里長,但可惜未通車。

下面的一張表格,

說明了近50年龍州各鄉村屯之間的公路情況

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隨著時間的推移,來到1923年

這時的僑商在龍州利民街開辦德利汽車公司和卯瓊電車公司,兩公司各有班車1輛,乘客和貨物混載,不定期往返越南諒山,年客運量約2000人次,客運週轉量約7000人/公里,但在1929停辦。

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直到1954年秋時,設立在利民街汽車站,當時有客運汽車1輛,有40個座位。路線營運從龍州至南寧、 龍州至憑祥、 水口等,當年年客運量18000人,客運週轉量為72700人/公里。


1956年汽車站從利民街搬遷至龍江街尾原龍州鐵橋頭租民房營業,在1956年當年客車總座位有80個,當年年客運量21600萬人1965年車站遷至興龍街北側建新站。

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簡單瞭解了一下近百年前衣食住行的各方各面

現在我們看看自己

對比一下自己以前的生活和現在的生活

你最想說什麼呢?

看近100年前崇左人的生活,你還覺得苦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