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西方开始抄袭中国,带有色眼镜的家伙们要自毁双目了

蒋校长推荐:

从中国拷贝到拷贝中国,如今中国人再也不用羡慕西方人像变戏法一样创造出来的新产品了。因为现在是他们在学我们。

虽然最近几十年来中国发生了许多激动人心的变化,无论是在经济还是科技方面,中国都正在朝世界领先行列迈进,让世界大为震惊和羡慕。但是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人在科技方面取得的进步都是建立在抄袭西方的基础上的,因此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只会抄袭和复制的copy国家。

正因为此,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企业在和中国公司打交道时,感到非常焦虑。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技术会被中国公司偷走。

现在西方开始抄袭中国,带有色眼镜的家伙们要自毁双目了

像是华为这样的中国厂商就曾无数次被美国人无端指责抄袭美国公司的技术。虽然华为等民族企业一直在致力于创新工作,希望以此摆脱“中国企业只会山寨”的帽子。但是无奈“中国人只会山寨”的谣言已经流传四方。甚至在美国的硅谷,还诞生了Copy to China(中国拷贝)这一词汇。

不要说硅谷了,就连在网络上也能到处找到把中国和抄袭连在一块的信息。甚至只要你打开英文维基百科,输入Copy to China,就会看到词条里列出的众多中国互联网企业抄袭名单。

现在西方开始抄袭中国,带有色眼镜的家伙们要自毁双目了

但是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创新模式和科技的出现,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人开始意识到,中国正在一些方面超越美国。

于是,中国拷贝消失不见了,转而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Kaobei from China(拷贝中国)。

微信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创新产品之一,现在就连西方的高科技公司都反过来试图抄袭微信。

去年,大名鼎鼎的《纽约时报》在他们的电子版网站上向读者们介绍了中国最大的社交APP—微信。在那篇文章里,《纽约时报》的记者以大惊小怪的语气介绍了微信——这一他们口中的中国互联网怪物。

现在西方开始抄袭中国,带有色眼镜的家伙们要自毁双目了

曾几何时,微信和其他的中国APP一样被美国人看做是中国公司抄袭美国公司的蹩脚产品。正如微博经常被美国人拿出来批评,他们认为微博只是在外形和功能这些表面上与美国的推特一致,但在真正的核心设计方面,微博一点也不具备推特的优点。

但是,在美国人骄傲自大了多年后,曾经他们引以自豪的东西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纽约时报》的眼里,在经过了多年的成长后,现在微信的开发人员已经研制出了众多惊人的功能,让微信成了一个“超级应用”。他们把微信比喻成瑞士军刀,认为微信可以像瑞士军刀帮你切开任何东西一样,微信也可以便利地为你实现所有功能。像是聊天社交、打车、买票、购物,甚至还能帮你找工人来给自己家的狗清理毛发,或者也可以在线上预约医院的挂号,免去了排队之苦。

总之,在纽约时报的眼中,整个西方都没有如此功能俱全的APP。

现在西方开始抄袭中国,带有色眼镜的家伙们要自毁双目了

与西方公司只注重在一个领域的发展不同,中国公司往往会打通其他领域的关节,试图开放多种多样的产品。在不让用户感到单调的同时,也尽其所能让用户把其他比如说网购和玩游戏的时间留在自己的产品里,从而让用户和产品产生所谓的黏性,增加用户对产品的信赖。

这一中国模式在西方演变成了“拷贝中国”的新趋势,正在被西方的公司所学习。

如果说上面那篇《纽约时报》的文章只是代表了他们这家报纸的看法的话,那脸书公司在这篇文章发出来几星期后做出的决定简直是在为《纽约时报》的观点背书。

因为脸书公司向他们的用户宣布,他们在不久前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脸书要在聊天工具Messenger里推出公众号功能了。

没错,就是像微信公众号那样,众多的网民和媒体也可以在脸书上开设账号,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可真是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因为自从互联网在美国诞生,并覆盖全球各国以来,一直都是中国企业在模仿美国企业,像是微博、博客、视频网站以及这几年突然冒头的知乎等这些产品的原型都是来自于美国硅谷的那些大互联网公司。

正因为此,美国被称为是互联网的诞生地。

而这次,微信竟然一反常态,打破了常规,对美国来了个反向输入,以自己的创新产品影响到了脸书这家有着数十亿注册用户的全球知名公司的产品设计。

这种震撼就好比是日本人在学会了中国人发明的汉字后,又自己创造了一些新词汇,反向输入到中国,被现代中文所接纳,进而影响了当今中国人的口语及书面用语的使用一样。

这还不算,因为脸书在之前也曾经抄袭过微信。在2015年,脸书推出了转账支付功能。在那之后,脸书用户在网上购物时便可以像微信那样,在聊天框中就能完成输入金额和密码验证手续,从而抛弃其他的支付工具,在脸书完成购物和支付。

至于那个每年发行一款新手机,且每年都能引得果粉们排队等候的苹果,也在聊天软件iMessage中加入了支付服务。

现在西方开始抄袭中国,带有色眼镜的家伙们要自毁双目了

在聊天软件中加入支付功能,这简直是复制了微信的做法。

像是皿煮美国的杂志《福布斯》就很不客气地说,iMessage已经变成了微信的克隆产品。

现在看来,那些言必称中国公司抄袭,皿煮的美国代表了人类创新的人,在看到了脸书和苹果接连抄袭同一家中国公司产品的案例后,还认为中国是抄袭国家吗?

中国创新扩散到美国

正如美国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的合伙人陈梅陵所说,“多年来,中国企业被西方同行称为抄袭者,但近来美国的科技公司正在开始回报前者。”

除了移动支付外,像是中国的无人机、外卖送餐和共享单车也引起了西方人的关注,甚至有公司已经开始对这些东西进行了抄袭和模仿。

例如共享单车,这一完完全全由中国公司创造的科技模式在中国获得了成功后,在走出国门的同时,也被西方的公司学了过去。

今年,加州圣马提奥出现了一家创业公司,与一般的创业公司瞄准了高新科技和互联网不同,这家名为LimeBike(青柠单车)的公司决定学习火遍中国大江南北的ofo小黄车和摩拜单车,把中国的无桩式共享单车服务带给美国人。

现在西方开始抄袭中国,带有色眼镜的家伙们要自毁双目了

除了美国,中国共享单车也骑进了英国。如今伦敦人出行再也不用挤坐老旧的连WIFI都没有的地铁,而只要花不到一英镑,就能骑着单车穿梭大街小巷。共享单车既方便又环保,而且如今英国和美国人再也没借口嘲笑中国的交通堵塞和汽车尾气问题了。

现在西方开始抄袭中国,带有色眼镜的家伙们要自毁双目了

如今中国人再也不用羡慕西方人像变戏法一样创造出来的新产品了。曾经不可一世、凭着新功能就能在全球圈钱的苹果如今也在中国遭遇了重击。在华为等中国本土公司的阻击下,消费者们逐渐发现以往笼罩在苹果头上的光环已经消去。不仅如此,这家傲慢的跨国公司还因为抄袭问题被华为告上了法庭。苹果不但向华为支付了高昂的专利使用费,还因为侵犯华为的专利权而一时间名誉尽失。

从中国拷贝到拷贝中国,这一词语的简单转换的背后,是中国无数企业在经受了多年的山寨污名后痛下决心,在加强了创新投入后,紧跟着国家发展高新科技的步伐,稳扎稳打地发展。

最后加上一个世界最大的中国市场和完备的工业生产链,以及中国人对优质国货的期待和支持,中国才能取得众多的成就,完成科技创新的逆转。

现在西方开始抄袭中国,带有色眼镜的家伙们要自毁双目了

了解中国,才能正确认知进步中的中国。无知的西方人和一部分国人,请不要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中国公司。如今的中国不但向国外输出产品,还因为创新的中国经济模式引领世界潮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