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指紋識別技術識別的並不是指紋!

最近刷到這樣一個視頻,視頻中主持人用一隻烏龜頭成功完成了魅族16th的屏下指紋解鎖……

原來,指紋識別技術識別的並不是指紋!

原來,指紋識別技術識別的並不是指紋!

不得不承認,看完視頻之後,讓一向單純的小編三觀盡毀。

默默掏出了自己的視頻同款手機,想想每次都是老老實實的用手指頭來完成解鎖,再看看人家的烏龜頭…瞬間,覺得自己弱爆了…

原來,指紋識別技術識別的並不是指紋!

可是冷靜下來仔細一想,這也不科學啊?!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指紋識別技術識別的應該是我們指紋中所蘊含的大量個人信息,應該是一種特別牛X的高級科學技術啊!不也正是因為這樣,特工片、諜戰片中才會有很多砍掉某科學家手指獲取其指紋、以解鎖保密科研資料的橋段嗎?!

原來,指紋識別技術識別的並不是指紋!

但是,如果像烏龜頭這樣隨便什麼東東都能解鎖的話,那也太兒戲了吧?而且,這樣一來,是不是還表明了所謂的指紋識別技術,它所識別的可能根本就不是指紋?!而其實只不過就是某種特定的圖案?就好像我們手指上的圖案?又或者是烏龜頭上的圖案?

如果這個猜想成立的話,那是不是我們隨便在紙上畫個什麼亂七八糟的鬼圖案,都可以當作是指紋來錄入帶有指紋識別技術的終端,並再由該圖案來完成解鎖呢?

如此猜想著的時候,小編渾身上下不自覺的感到興奮起來,好像小時候“當個科學家”的夢想,不經意間居然要實現了?!不小心窺探到了這麼高深的科學秘密,難道小編我果然是個天才?!

原來,指紋識別技術識別的並不是指紋!

當然,為了證實以上的猜想,小編首先還需要理論上的支持,於是,求教了度娘,對現在常用的指紋識別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瞭解~

常見技術一:光學指紋識別

這類技術也被認為是第一代指紋識別技術。其工作原理是依靠光線反射來探測指紋迴路、獲取指紋圖案,進行識別判斷。

原來,指紋識別技術識別的並不是指紋!

常見技術二:電容指紋識別

第二代指紋識別技術,這類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在我們皮膚的導電底層觸碰到屏幕時候,檢測出皮膚和屏幕之間的電荷量差異,從而識別出手指紋路,有哪部分按了上去,哪部分沒有,以獲取指紋圖案。

原來,指紋識別技術識別的並不是指紋!

常見技術三:超聲波指紋識別

應該是最新一代的技術。工作原理基於超聲波,通過傳感器先向手指表面發射超聲波,並接受回波(好像蝙蝠探路?),利用指紋表面皮膚和空氣之間密度不同獲取指紋的紋路、圖案。

原來,指紋識別技術識別的並不是指紋!

綜上,指紋識別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利用了各種不明覺厲的、看不懂的技術來獲取手指紋路與圖案…紋路與圖案,圖案、圖案、是圖案!!!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原來,指紋識別技術識別的並不是指紋!

如此看來,小編的猜想果然得到了理論的支持,指紋識別技術所識別的其實並不是指紋本身,而只不過是錄入時被按在上面的圖案而已!2019年才剛剛到來,就被我發現了這麼不得了的大事情,真的好嗎?

原來,指紋識別技術識別的並不是指紋!

當然,作風嚴謹的小編,一向推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這句至理名言!既然現在理論支持已經有了,剩下的就只剩下實踐的檢驗了!

雖然,開篇提到的用烏龜頭解鎖手機的視頻已經做出了一部分的檢驗,但是還不夠!畢竟烏龜頭上的紋路還和我們的指紋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都是生物的紋路圖案。

所以,小編這回打算用一些完全不具備生命體徵的圖案來測試驗證一下,比如,隨手在紙上亂畫的紋路圖案?再比如,Switch遊戲機手柄上的帶有兩個圈圖案的保護皮套?就用我手裡的這臺視頻同款手機——號稱搭載了目前為止市場上最靈敏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的魅族16th~

原來,指紋識別技術識別的並不是指紋!

原來,指紋識別技術識別的並不是指紋!

一旦能夠將這樣的圖案錄入並又成功識別解鎖、完全驗證了小編的猜測的話,那就厲害了!不僅能夠幫助那些經常被女朋友趁睡著後拿著手指頭指紋支付清空購物車的兄弟們守護住可憐的錢包,還可以不必剁手指就能讓同事幫忙帶打公司指紋卡!再也不用因為遲到過多而被老闆把可憐的錢包扣空了~

原來,指紋識別技術識別的並不是指紋!

所以,為了錢包君,2019年的開篇,小編我打算

拼了!

下一期No正經評測中,且看我如何撕掉指紋識別的最後一塊兒遮羞布!為天下再沒有睡著後被強迫的指紋支付以及因指紋打卡遲到被扣走的工資而戰!

加油!一切為了錢包!!!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