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為什麼不搓澡?

在這個洗澡靠勇氣的季節,科普小達人想要來和你們探索一下如何正確科學地洗澡。

有朋友可能會說隨便洗洗我們也活到了二十一世紀,何必呢。

南方人為什麼不搓澡?

但是“技多不壓身”啊,更何況洗澡其實是一個高危行為,日本有一個調查顯示每年因洗澡不當死亡的人數達1.4萬人!

另外,我國某醫院120出車記錄顯示,洗澡時最容易發生的事故有一氧化碳中毒、觸電、低血糖、心腦血管疾病等,而這些都可以靠正確的洗澡方式來減少發生概率。

所以,我想這個科普還是很有必要噠。

南方人為什麼不搓澡?

洗澡洗的是什麼?其實是細胞。

表皮層深處的基底細胞不斷分泌角質細胞,而角質細胞在新陳代謝中移向表面,從而死亡,而後自然脫落,形成“皮屑”。

我們皮膚的新陳代謝是持續的,每時每刻都會有皮屑生成,和汗水混合以後,就是我們洗澡的時候會搓下來的“泥”。

那麼這些“泥”到底需不需要我們用力去搓?

洗澡方式

南方人為什麼不搓澡?

首先是洗澡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經常喜聞樂道的南北方洗澡文化的差異。

聽說北方人如果不搓澡,那就不是洗澡!而南方人的佛系洗澡法,俗稱沖澡,沐浴露啥的走個形式,能不能洗乾淨就隨緣了。

那麼,科學上我們應該怎麼洗澡呢?

第一,洗澡次數

南方人為什麼不搓澡?

氣溫高的夏季皮脂分泌旺盛,應該每天沖洗一次;秋冬季節因人而異,但是氣溫較低、乾燥的時候,汗水比較少,“泥”也相對減少,洗澡過勤就可能會破壞角質層,使得皮膚乾燥,“燥則生風,生風則癢”。

所以洗澡頻率不看南北,要看環境溫度、溼度,以及自身新陳代謝能力大小。

第二,水溫

南方人為什麼不搓澡?

水溫其實也沒有什麼固定的,冷水、熱水都有各自的功效。

熱水解乏,水溫約40℃,略微高於人體溫度,可以擴張皮膚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痛風等。

溫水就是接近人體37℃,比較溫和,減輕心血管負擔。有研究指出,健康人在35℃的水中浸泡2小時以後,尿量就會增多,心臟供血能力也會增強,體重平均減輕0.5千克。

水溫約20℃的為冷水浴,是三者裡健身效果最明顯的。前段時間也有科學家證實了寒冷的確會加速消耗脂肪,可見雪莉的冷凍減肥法的確是有可行性的。

第三,洗澡時間

南方人為什麼不搓澡?

科學建議洗澡時間不超過30分鐘,防止缺氧等事情的發生。

當然這個時間是指“淨洗澡時間”,不包括你在浴室剃毛、塗身體乳等的時間喔。

第四,環境要求

南方人為什麼不搓澡?

保持通風。就算不開窗也要把排風扇打開。特別是在冬季,浴室處於高溫高溼狀態,如果密閉,很容易讓人出現頭暈、氣悶等症狀,體虛者可能會發生暈厥。

當浴室是高溫潮溼的時候,使用電器要小心。想當初,我洗完澡在浴室用吹風機,直接把整個家的電路都燒掉了,電工師傅找了好久才找到原因。

第五,洗澡順序

相信你們早就被科普過啦,但是仍然有90%的人不這麼洗,今天再來說一遍。

首先,洗臉。我們要和毛孔搶時間!一定要趕在水的熱氣還沒有把毛孔完全打開之前,把皮膚表面的汙垢、油漬或者化妝品殘留洗去。

不然汙垢被毛孔吸收,就會產生一系列皮膚問題。

南方人為什麼不搓澡?

經典反面教材

另外洗臉的時候也不要直接用噴頭對著臉洗,對於臉部來說水溫可能過高,衝擊力也太大,會損害皮膚,我們應該用手接著水來洗。

其次,洗身體。其實南方洗澡這麼佛系也是有原因的。

本來南方也比較溼潤,搓的太大力,角質層被破壞,溼氣就會進到身體裡,很傷身噠!再加上沐浴露什麼的刺激,還會有各種皮膚問題。

所以,不管你愛不愛搓澡,一切都要以自身的皮膚條件和外界環境為基礎,“小搓怡情,大搓灰飛煙滅”喔。

南方人為什麼不搓澡?

最後,洗頭。把這個放在最後,其實是因為我們的頭非常的重要!

也很嬌貴,所以有什麼刺激來的時候,要為它擋著,循序漸進,不能先刺激它。

熱水如果先接觸頭部,會影響腦部血管,特別是冬天,溫差大。長期以往,可能會誘發腦部血管疾病。

南方人為什麼不搓澡?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千萬不要小瞧洗澡這件小事情。

當然了,每天都活得這麼科學的話,得多憋屈啊。

但是如果把這幾個規則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心裡多默唸幾遍,它就不是科學,是生活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