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單槍匹馬守城門,率兵以少勝多,“渾身是膽”原來說的就是他!

東漢末年,魏蜀雙方在漢中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劉備親自坐鎮葭萌關,派遣老將黃忠為先鋒,趙雲為副將,以銳不可擋的攻勢,連下天蕩山、定軍山,力斬曹攙大將夏侯淵,爾後一舉佔領了漢中。曹操丟失戰略要地,坐臥不寧,他決心收復失地,以解後顧之憂。

他單槍匹馬守城門,率兵以少勝多,“渾身是膽”原來說的就是他!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春天,曹操親自率領大軍由長安出發,通過斜谷南下,打算從劉備手中奪回漢中。劉備在漢中立足之後,立即收攏兵馬,佔據了險山要地,深溝高壘,堅壁防守,隨時準備迎擊曹操的進攻。曹操進入漢中,見蜀軍堅守不出,預料不能速戰速決,只得派出部隊趕運糧草,等待交戰的時機。

一天,忽有探馬來報:曹將張郃正率領軍隊往漢水北山腳下搬運糧草。黃忠與趙雲一聽,奮然請戰,相爭不下,結果用拈鬮的辦法,決定黃忠先行劫糧。兩人同時相約,如果黃忠過期不歸,趙雲即前去接應。

他單槍匹馬守城門,率兵以少勝多,“渾身是膽”原來說的就是他!

當夜三更,黃忠率領官兵飽餐之後,馬不懸蹄,蹄不出聲,神不知鬼不覺地偷渡漢水,往北山飛馳。抵達山腳時,天已放亮。少數看守糧草的曹軍官兵,因一夜都沒敢睡覺,個個精神勞乏,疲憊不堪,一見蜀軍襲來,以為神兵天降,便不加抵抗地一鬨而散,各自逃命去了。黃忠領兵正要放火燒糧,不料張郃帶領一支人馬殺來於是兩軍混戰在一起。曹操援兵源源而來,把黃忠困在中心。黃忠雖奮力衝殺,但曹兵太多,一時難以突圍。

他單槍匹馬守城門,率兵以少勝多,“渾身是膽”原來說的就是他!

趙雲在營中等候,眼見午時已過,仍不見黃忠回來,知道事情不妙。他急忙披掛上馬,帶領著10多名騎兵出營打探,半路上與曹操的大軍遭遇。跟隨的人個個提心吊膽,恨不得插翅飛走,離開險地。可趙雲卻毫不驚慌,他當機立斷,大喝一聲,率領人馬向曹軍衝殺過去。曹軍措手不及,頃刻間亂成一團。趙雲知道雙方兵力懸殊,不能久戰,於是邊戰邊退回營中。這時部將張翼報告說:“後面塵土飛揚,一定是曹軍追上來了,趕快關閉營門吧!”趙雲想了片刻,決定用計破敵。他命令將營門大開,弓弩手隱蔽在城樓敵臺上,把營內所有勝旗全部放倒,要求人不許出聲,馬不許嘶鳴。只有他獨身一人單槍匹馬,肅立於營門之外。

他單槍匹馬守城門,率兵以少勝多,“渾身是膽”原來說的就是他!

曹兵追到營前,看見營門大開,營中偃旗息鼓,只有趙雲一人立於門外,都感到納悶,想一擁而上,破城立功,又擔心有伏兵,於是止步不前,不知如何是好。曹操自幼飽覽兵書,有勇有謀,可此時也被趙雲的膽氣所震懾,進兵恐怕中計,退兵又捨不得就要到手的便宜。正當曹操猶豫不決時,趙雲突然發出進攻的命令,城內戰鼓齊鳴,吶喊聲震天,弓弩手發出的硬箭像雨點般地飛向曹軍。曹操以為營中伏兵殺出,急令退兵。無奈人多路窄,人馬混雜在一處,自相踐踏,死傷累累。在爭渡漢水時,又淹死許多人馬。趙雲乘勢掩殺過去,救出黃忠,奪了糧草和大量物資。趙雲無一傷亡,獲勝而歸。

他單槍匹馬守城門,率兵以少勝多,“渾身是膽”原來說的就是他!

劉備聞訊大喜,親自到趙雲營中慰問將士,並讓趙雲陪同他到現場介紹作戰經過。原來趙雲見曹操大軍追來,自已兵少寨小,若是閉門堅守,肯定堅持不了多久。不如憑他在長板坡單槍匹馬七進七出敵陣的聲威,大膽設個空營,假裝出伏擊的態勢,迷惑對方,果然大敗曹軍。劉備用十分欽佩的口吻讚揚道:“子龍(趙雲字子龍)一身都是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