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令妃比《延禧攻略》魏瓔珞更厲害,堪比女版朱元璋

這個暑假,熱的不止鬼天氣,還有“清廷宮鬥劇”。前有《延禧攻略》霸屏,後有《如懿傳》剛開播收看次數就破2億,講得還都是同一屆皇帝乾隆和後宮的事兒。

不過,兩部劇同一個女主的人設卻完全相反:

歷史上的令妃比《延禧攻略》魏瓔珞更厲害,堪比女版朱元璋

同樣都是令妃,她在《延禧攻略》裡是手撕賤人的正派女一號魏瓔珞,在《如懿傳》裡卻是妖豔心機反派女一號魏嬿婉。

嗯,對了,還有一位令妃我們印象深刻,就是《還珠格格》裡溫柔善良的那一位,不過後來再回味下劇情的種種細節,令妃絕對是心計深手段強的宮鬥贏家:借小燕子一波人之手,除掉皇后和香妃,最後五阿哥還跟小燕子離開皇宮,自己的兒子繼承大統,一石N鳥。

歷史上的令妃比《延禧攻略》魏瓔珞更厲害,堪比女版朱元璋

那歷史上真實的令妃是怎樣的?和“魏瓔珞”有幾分相像?

歷史上的令妃比《延禧攻略》魏瓔珞更厲害,堪比女版朱元璋

答:有過之而無不及,是位生前從“奴才”奮鬥到“皇后”,死後還屍身不腐的傳奇之人。

“宮鬥劇”為了可看性,加入了情情愛愛給我們代入感,讓人容易有“後宮之爭就是幾個女人爭寵吃醋”的錯覺,但事實卻是:

在中央皇權集權的封建帝國,一切都是圍繞權力制度展開的,而不是圍繞一兩個瑪麗蘇愛情展開,所以宮斗的背後其實是不同的家族、政治勢力的相爭。

因此,想要成為宮鬥贏家,必須要有很高的政治手腕,比如本文主角令妃的上位之路,完全可以用朱元璋贏得天下的九字戰略方針概括:“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一、出身

清史冊中清晰地記載著令妃原姓魏,且是漢人而非滿人,所以為包衣旗人,可以理解為皇帝的“家奴”,政治地位低於正旗滿人。因此出身包衣旗人家庭的女孩子,參加的選秀也為低等的宮女選秀,而非正旗滿人的皇室妃嬪選秀。

雖然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令妃做過宮女,但以令妃卑微的出身,剛進宮時很可能是宮女,和《延禧攻略》中魏瓔珞的身份設定相近。

二、性格

魏瓔珞敢於正面剛的性格是《延禧攻略》最大的看點:人若犯我,我必奉還!而且絕不遲疑!甚至連皇上她也敢惹怒。

歷史上的令妃比《延禧攻略》魏瓔珞更厲害,堪比女版朱元璋

這點大家看得的確很爽,但鋒芒畢露易招黑,以魏瓔珞平均每集樹敵一個的速度,放在現實中怕是活不過片頭曲。

而歷史上的令妃,行為秉性跟《還珠》中的令妃更相近,最起碼,她在乾隆面前表現的永遠是溫柔端莊的一面,在她多次晉封冊文中,都有“柔嘉”二字評語。

歷史上的令妃比《延禧攻略》魏瓔珞更厲害,堪比女版朱元璋

歷史上的令妃比《延禧攻略》魏瓔珞更厲害,堪比女版朱元璋

這種性格,跟她最後能爬上“皇后”之位有莫大的關係。不過說到了令妃及其討乾隆喜歡的性格,就必須先提到一個重要的人物:孝賢純皇后,也就是《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的原型。

歷史上的令妃比《延禧攻略》魏瓔珞更厲害,堪比女版朱元璋

三、乾隆的最愛

雖說《延禧攻略》讓很多人都覺得乾隆最愛令妃,但歷史上的乾隆最愛的其實是這位富察髮妻。歷史上的富察皇后姿容窈窕、性格恭儉,乾隆對其“每加敬服,鍾愛異常”。

歷史上的令妃比《延禧攻略》魏瓔珞更厲害,堪比女版朱元璋

可惜乾隆十三年時,富察在陪帝東巡時病逝,乾隆悲痛至極(史載:“上深慟”),以至於性情都大變:

以前乾隆有富察陪著的時候心情蠻好,待下也寬鬆,但富察早逝後,他不僅大罵幾個庶出皇子“不夠悲痛”,剝奪他們的立儲資格,還殺了幾個在皇后葬禮百天內理髮打扮的大臣……

而且,乾隆終生追念富察,寫下數百首悼亡之詩,其中最有名的一首為《述悲賦》,有兩句翻譯成白話就是:“失去了你,即使擁有三宮六院也枉然,我真心所愛的女人也只有你一個。”

不過富察之逝,卻為令妃的前途鋪墊了重大轉折,因為乾隆在一首懷念富察的詩作上批註說,令妃當年是富察親自教養的,《延禧攻略》裡這點跟史實也相近。

歷史上的令妃比《延禧攻略》魏瓔珞更厲害,堪比女版朱元璋

所以,雖說令妃雖出身卑微,但由於一直伴富察皇后左右且被其調教,在皇后去世前3年,也就是乾隆十年時,18歲的令妃已被封為“令嬪”。

富察皇后死後,令妃更是乾隆心目中最完美的富察“替代品”。由富察親手教出來的令妃,言行舉止都能學到其精髓,對乾隆的脾氣喜好也有著最透徹的瞭解,所以令妃的“投其所好”能讓乾隆甚是滿意。

歷史上的令妃比《延禧攻略》魏瓔珞更厲害,堪比女版朱元璋

四、令妃的上位之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1、高築牆

前面有說,因為有“前人”富察皇后鋪路,讓令妃很快得到乾隆青睞,以至於她只用了3年就從“令嬪”晉封到“令妃”,速度之快遠超他人兩倍以上,屬乾隆後宮之最。

但在後宮,對於出身卑微、失去靠山(富察皇后)的令妃來說,得到如此恩寵必然不是好事。這樣會使她很容易成為後宮嬪妃的眾矢之的,尤其是第二任皇后繼後(即《延禧》嫻妃&《還珠》皇后)的眼中釘。

歷史上的令妃比《延禧攻略》魏瓔珞更厲害,堪比女版朱元璋

那令妃是怎麼自保?她“斷了自己一條大臂”以示弱,得恩寵而絕不生育。在以子為貴的後宮,令妃入宮十多年,未生一子,會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一個沒有後代的寵妃,也就止步於此了。

在《延禧》中,魏瓔珞是因為不愛乾隆所以一直服用“避子湯”,但在那個“皇權吃人、命比紙薄”的後宮,“避子湯”卻是令妃羽翼豐滿前的自保手段。

畢竟,就連身份尊貴、最受恩寵的富察皇后所生的四個孩子(兩男兩女)中有三個都已早年夭折,包括乾隆已秘密立儲/有立儲意願的兩個皇子,史書記載三個孩子都是病逝,富察也是由於接連喪子而鬱郁早逝。

雖說沒有正史記錄清廷“墮胎”“殺子”的宮鬥手段,但其他朝代、甚至其他國家的王位爭鬥記錄中,從來少不了這些戲份,再加上皇子們極低的存活率,很難讓人不去多想。

所以,在富察皇后身邊耳濡目染的令妃,選擇十多年都不生育,的確是聰明的做法。不過,那在這些年裡,令妃除了貼心服侍乾隆、不露鋒芒外,還做了什麼?

她在暗暗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是漢人的慶妃是她在後宮最好的姐妹,同樣,非滿族的容妃,也就是野史中讓乾隆瘋狂的香妃,也是她團結的目標。待到時機成熟,建立好足夠高的、可以保護自己以及肚中孩子的圍牆時,遠離皇權鬥爭的令妃浮出水面。

2、廣積“糧”

乾隆二十一年,29歲的令妃生下她第一個孩子,而後的時間裡,令妃不是在配乾隆出巡,就是在懷孕,就是在生孩子,懷孕的時候也要出巡,反正乾隆去哪都不忘帶著她。

令妃不僅總是笑臉盈盈,體貼入微,顯得比其他嬪妃懂事大氣:不爭不搶,而且生育能力還特強,乾隆別提多高興了。

歷史上的令妃比《延禧攻略》魏瓔珞更厲害,堪比女版朱元璋

直至乾隆三十一年,令妃噼裡啪啦一共生下六個孩子,乃乾隆後宮最多,其中一位便是後來的嘉慶皇帝。而且在前一年,令妃就把繼後PK掉了。

3、緩稱王

乾隆三十年,乾隆第四次南巡,隨行嬪妃名單很是微妙:皇后、令貴妃、慶妃、容嬪、永常在、寧常在。慶妃和容嬪都跟令妃關係要好,永常也是和令妃一樣的漢人包衣出身,寧常在是回族人。

歷史上的令妃比《延禧攻略》魏瓔珞更厲害,堪比女版朱元璋

也就是說,除了繼後,全都是令妃陣營。緊接著,不知道到在南巡期間發生了什麼,繼後就被廢掉且被單獨送回北京……第二年她便去世了,不僅如此,乾隆還下令薄葬,禁止設牌位、祭奠,下場可謂相當悽慘。

乾隆後透露原因是繼後在南巡途中突然剪去頭髮,而按照滿族習俗,皇后只有皇上或皇太后去世時才剪髮,這不是咒皇上皇太后死嗎……難怪乾隆會如此生氣。

歷史上的令妃比《延禧攻略》魏瓔珞更厲害,堪比女版朱元璋

不過乾隆並未說明繼後剪髮的原因,而民間的猜測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還珠3》演繹的繼後強烈反對乾隆想立一位江南歌姬為妃,另一種是繼後強烈反對乾隆冊封令妃為皇貴妃,但真實情況不可知。

我們僅可知的事實是:此次南巡結束後,令妃立即搬進了原先皇后的寢宮,14天后就被正式冊封為皇貴妃,開始掌管六宮,行“皇后”之實。而這次南巡隨行的、都為令妃陣營的幾位妃嬪,均獲得了晉升。

雖然令妃在去世前,由於漢人出身或其他原因並沒有被冊封為皇后,但她掌管的權利、享受的待遇均和皇后一樣。在她去世後,也被乾隆親自追封為孝儀純皇后,並與乾隆、富察皇后合葬在一個墓室中,百年後其墓被盜,被發現屍身不腐,很是傳奇了。

歷史上的令妃比《延禧攻略》魏瓔珞更厲害,堪比女版朱元璋

這就是歷史上令妃從“家奴”到“皇后”的升級之路,不晚終於寫完了[]~( ̄▽ ̄)~*

怎麼說呢,最近宮鬥劇的熱播讓大家一邊享受“爽劇”的解氣,一邊又在感嘆那個年代的可悲:沒有自由、沒有自我成就感可言,你不吃人,人就吃你,拼盡了全力可能連個“自保”都換不來。

想想我們現在的時代是要幸福得多,不過,每個時代都有它的侷限和要完成的任務,以前他們沒有“自我”,總要跟別人鬥爭;現在我們有了“自我”,就要去完成“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去哪裡”的自我鬥爭。

反正做人嘛,總是難安生。

歷史上的令妃比《延禧攻略》魏瓔珞更厲害,堪比女版朱元璋

作者李不晚:世界太快、要做的太多,我想在不晚時,和你聊聊花花世界的另一面,或是給你安靜地唱首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