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從垃圾堆裡撿回來的國之重寶!


一件從垃圾堆裡撿回來的國之重寶!

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有件鎮館之寶《上虞帖》,“上虞”是浙江的一個千年古縣,現在屬於紹興。《上虞帖》是王羲之寫給朋友的一封信,很短,一共就58個字,但卻是現存的少有的王羲之精品摹本。

公認的王羲之作品最高水平的摹本是《喪亂帖》,可惜它現存於日本,在國內,上海博物館的這幅作品已經是最珍貴的了,用來鎮館綽綽有餘,很多人到上海博物館都是直奔這件國寶而去。

一件從垃圾堆裡撿回來的國之重寶!

《上虞帖》

鮮有人知的是,《上虞帖》命運也曾經懸於一線,我們差點就看不到了。

文革時期,全國範圍捕捉牛鬼蛇神,輕者批鬥,重者抄家,很多人家中收藏的珍貴文物都被毀掉,因為它們都是四舊。書畫類的東西最好辦,因為都是紙或者布,燒就完事了。有很多收繳來的書畫都堆在垃圾桶裡,準備付之一炬。

一件從垃圾堆裡撿回來的國之重寶!

當時上海成立了一個文物鑑定小組,對這些準備處理的東西挨個做個鑑定,其中負責書畫鑑定的人,叫萬育仁。

一次,萬育仁在倉庫中清理書畫,偶然在丟廢紙的竹筐中,發現一張硬黃破舊書法帖。卷端有宋徽宗金書“晉王羲之‘上虞帖’ ”的絹籤,在絹籤的下角,有朱文雙龍圓形騎縫印,有“御書”葫蘆騎縫印,有“政和”、“宣和”騎縫印,拖尾中間還押著“內府圖書之印”朱文大印。除宋徽宗的題簽和印外,還有五代南唐“集賢院御書”墨印及“內合同印”朱文大印。

憑多年書畫鑑定的經驗,萬育仁確定此卷非等閒之書卷。再打開內頁,只見58字七行草書歷歷在目:


一件從垃圾堆裡撿回來的國之重寶!

《上虞帖》局部1

第一句話:

得書知問。吾夜來腹痛,不堪見卿,甚恨!想行復來。

意思就是:哎呀我晚上肚子痛,沒能去見你,太遺憾啦!

因為第一句話裡有“吾夜來腹痛”,所以《上虞帖》又名《夜來腹痛帖》。聽起來像個膏藥,其實是一幅書法大作。

一件從垃圾堆裡撿回來的國之重寶!

《上虞帖》局部2

後面三句話分別介紹了三位朋友的近況:

修齡來經日,今在上虞,月末當去。

重熙旦便西,與別,不可言。

不知安所在。未審時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修齡”是王羲之的弟弟王胡之的字,“重熙”是王羲之老婆的弟弟郗曇的字,“安”是指大名鼎鼎的謝安。這三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弟現在在上虞,我妻弟早上剛和我道別,安哥不知道在哪。


一件從垃圾堆裡撿回來的國之重寶!

謝安

最後這句“未審時意云何,甚令人耿耿”,是王羲之對謝安的牽掛,因為當時東晉朝廷風雨飄搖,內憂外患,天下人都盼望著謝安出來拯救蒼生,結果大家都不知道謝安在哪,王羲之才說“令人耿耿”,非常掛懷。

這就是《上虞帖》的全部內容,就這麼四句話。雖然沒有他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那麼長,但這58個字足以冠絕古今了。這是一篇草書,是王羲之晚年所寫,這個時候正是他書法功力集大成的時候,整幅字揮灑自如,不修邊幅,飄逸靈動。


一件從垃圾堆裡撿回來的國之重寶!

王羲之

萬育仁很驚訝,他曾經在明清時期的一些書中看到過《上虞帖》的消息,他知道王羲之寫過《上虞帖》,但從來沒見過。這下在垃圾桶裡發現了一個帖,不僅內容一樣,而且似乎還有宋徽宗的皇家認證,萬老非常激動。他馬上把這幅字撿回來,想帶到上海博物館讓更多專家一起鑑定一下。

但是,讓萬老沒想到的是,博物館的專家們看到這幅字,很快就做了答覆:這不是王羲之真跡,也不是唐朝摹本,是贗品。


一件從垃圾堆裡撿回來的國之重寶!

《上虞帖》拓本

我們無法確定當時的一眾專家為何會做出這樣的否定。或許是怕這些書畫是封資修,明哲保身,或許是真的沒有鑑定出來,我們不得而知。但萬老沒有放棄,他把這幅字偷偷私藏了起來,想等到以後某個時候再拿出來。在當時,私藏四舊類東西是很危險的,萬老敢這麼做,必然付出了巨大的勇氣。

70年代後,混亂的秩序開始有所好轉,之前被打倒的一些知識分子重新被啟用,其中就包括上海博物館的老館長。萬育仁覺得時機可以了,就把這幅字拿給老館長看,館長請來了謝稚柳做鑑定。謝稚柳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畫家、書畫鑑定家,幾年前也被打倒了,那時也是剛從牛棚出來。


一件從垃圾堆裡撿回來的國之重寶!

謝稚柳

經過謝稚柳的鑑定,確定了萬育仁帶來的這幅字就是王羲之《上虞帖》的唐摹本,大家十分激動。後來上海博物館方面又藉助透拍儀器看到了捲上南唐時蓋的收藏印以及“集賢院御書印”,更加確定了這就是唐摹本。並感嘆道:“羲之墨跡久絕於世,唯此唐摹,就足為文物之精英、藝苑之瑰寶了。”

謝老徵諸典籍,認定帖本必鈐有“內合同印”。可是呈於眼前的古帖有兩處黑斑,不見印跡。把他拿給了裝裱名家嚴桂榮。嚴老憑經驗斷定,正是黑斑淹沒了印鑑。便使用了“火燒法”古書畫裝裱與修復方式,使帖色深褐、紙本破碎、有18處損壞的唐摹本重現光彩。


一件從垃圾堆裡撿回來的國之重寶!

《上虞帖》拓本

我們要感謝萬老,正是因為他冒著危險保下了這幅字,我們今天才能在這座中國最大的博物館裡看到這件鎮館之寶。

風波平息後,萬育仁把自己當年私藏字帖的事情公之於眾。萬育仁的兒子在接受採訪時說:“我父親一生最高興的事就是發現了《上虞帖》,否則它很可能毀於一把火炬,或者流落外國。當我站在《上虞帖》前,我會佇立良久,思緒萬千,有時還會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潸然淚下。”


一件從垃圾堆裡撿回來的國之重寶!

《上虞帖》拓本

雖然差點被毀,但《上虞帖》的命運終究是好的,因為它倖存了下來。或許還有很多價值不在《上虞帖》之下的東西,已經在大火裡永遠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