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軼事:老常仙

吉林軼事:老常仙

北方民間有崇拜小動物的風俗。其中狐仙(狐狸)、黃仙(黃鼠狼)、白仙(刺蝟)、柳仙(蛇)、灰仙(老鼠)被傳言具有超自然的法力,因而俗稱“狐黃白柳灰”五大仙。關於白和灰,我只有趣聞在耳,卻無神怪逸事存胸,因而作罷。而五大仙中聽聞最多的莫過於柳,只是在吉林地方,柳仙被叫做老常仙(或長仙)。

吉林軼事:老常仙

白蛇和青蛇人間情太多,沒有超脫紅塵


平日裡我們最熟悉的蛇仙莫過《白蛇傳》裡的白娘子和小青,可惜這種具象成人的蛇仙是關內的故事,並非東北人心中的老常仙。東北的老常仙是一種古樸的超自然力量,蛇類只是這種力量的代言人!東北雖地處苦寒,白山松水之間卻有許多種蛇:黃花松、烏松、土球子、柳梢子、野雞脖子等等。土球子一類的毒蛇是成不了仙的,成仙的蛇必須是無毒的,壽命長的,不常見的。如黃花松、烏松(去年在天崗遊玩,我終於親眼看到了一條黃花松,就是下圖學名叫“棕黑錦蛇”)。而我少年時聽聞最多的卻是一種神秘的紅蛇,長輩說那才是她們親眼見到的老常仙真身。

吉林軼事:老常仙

早年間我奶奶的先輩帶領家小,從遙遠的東方遷徙到蛟河天崗的時候。在一個冬天的午後,奶奶的大姑正在炕上描鞋樣兒,忽然看到一條小紅蛇曲曲連連地在炕角爬過,嚇得這位大姑花容失色,驚聲尖叫。外屋裡的跑腿子(打雜的)聽到呼叫,趕緊跑進來,用木棍兒把小蛇挑起來扔到當院的雪堆裡。傍晚,奶奶的父親和賬房先生回來,聽到敘述,賬房先生大驚失色,連聲大喝:“快把它請回來,那哪裡是什麼小紅蛇,那就是條串錢繩兒啊!”跑腿子們蜂擁跑出去,把凍僵的小蛇拿進屋子,放在炕頭……

吉林軼事:老常仙

農村常見的秸稈垛,就是老常仙住的所在,前面應該有塊石頭,供著牌位

後來,奶奶的父親,在院子裡用秸稈搭起一個很大的垛,把小蛇放進垛裡供養,每年不斷向垛上添加秸稈,並在逢年過節或者做重大決策時,在秸稈垛前擺香案上供祈禱。蛇也就多了起來——時常有一盤一盤的蛇在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時候盤在秸稈垛上曬太陽,那些蛇多是黃花松、烏松。而真的不是野雞脖子、土球子。當年奶奶家在老常仙的關照下,日子也越過越富足。

吉林軼事:老常仙

這天德道應該是一貫道的分支,不是道教正統

接下來,奶奶家的故事有了些波折,這波折,也預示著古老的動物圖騰慘淡的未來。有一年,大概是偽滿後期,大夥棚溝一帶農村興起了“天德道”這個道門,奶奶的父親入了道門,道門裡的老道說,那些動物都不入流,只有三清、玉帝是正道!必須把供奉老常仙的秸稈垛刨了,破除邪靈,才能獲得道家護佑。奶奶的父親心動了,奶奶卻說:老常仙保佑我們家好多年了,現在你把它的家給刨了,那也太對不住人家了。奶奶的父親有點猶豫,可老道性急,斜了奶奶一眼,放了句:女孩子家家,懂得啥!遂手持木鍁,一下撅掉了秸稈垛的頂。

突然,一陣黑色的旋風突然從秸稈垛裡升起,徑直朝西飛去,眾人大驚失色,還是老道反應快,口中唸唸有詞,慌亂著把秸稈垛點著了火。火光過後,只見灰燼中盤盤白骨。是夜,奶奶的父親牙齒劇痛,後來牙床爛穿;奶奶的母親在炕上、牆上像蛇一般扭曲、翻滾、遊走(我很納悶人是怎麼懸浮在牆上和頂棚的,可很多人都對我說親眼見過),嘴裡發出陌生而尖利的叫聲:可憐我那孩子們啊,可憐我那孩子們啊……

這個情節我聽了好多年,好多遍了。小時候只是覺得道士殘忍,長大後才知道,這屬於典型的宗教勢力鬥爭。人類在宗教的蠱惑下對待異己、異教的狂熱摧殘和決絕無情,往往讓後來者只能懷著不寒而慄的心態去默默審視。

吉林軼事:老常仙

時代進步了,現在有印刷品了

80年代初期,農村的親戚來到吉林,神秘地告訴奶奶,家裡又供起“滿堂仙”仙譜了,他儘量壓低聲音,卻壓抑不住興奮和激動:那個仙譜我一直沒扔,藏在西大砬子那裡了……這兩天我老伴兒總說夢話,哆哆嗦嗦說要回家,我就知道是該把神請回來了……

當時我很小,以為神譜是象畫像那種文物呢,奶奶告訴我,其實神譜就是一塊紅布,上面寫著神靈的名字,如刁翠花(貂)、胡**(狐)……,由於時間太久我記不清了。當然我親戚的那張是老常仙為主的,後來在農村親戚家的倉房裡,見過那個供奉老常仙的供案,簡陋得讓我驚訝異常,一問,才知道,這些神靈屬於神靈中的草根階級,一般不登堂入室,只在某處享受香火。

吉林軼事:老常仙

玉米錦蛇,產自美洲

歷史地前行註定要淘瀝一些舊日光彩,動物圖騰亦然,面對儒道佛基督諸般外來宗教對東北土著圖騰的擠壓,以及商品經濟對自然的肆無忌憚索取。老常仙雖然被請回來了,但是誰又知道哪天它不會被再次送出去呢?幸喜去年的天崗之行,多年未去的山區,所見所聞還是讓我對老常仙的命運略生慰藉。天崗一帶的居民無論年長年幼,仍對以老常仙為代表的野生動物有著很強的保護意識;很多信仰佛教、基督教的人也沒有排斥萬物有靈的圖騰崇拜。看來千百年留存的對自然力量的信仰和敬畏,還未蕩然無存。老常仙似乎還能在山區長期地存在,受它護佑的人們也能更好地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