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轶事:老常仙

吉林轶事:老常仙

北方民间有崇拜小动物的风俗。其中狐仙(狐狸)、黄仙(黄鼠狼)、白仙(刺猬)、柳仙(蛇)、灰仙(老鼠)被传言具有超自然的法力,因而俗称“狐黄白柳灰”五大仙。关于白和灰,我只有趣闻在耳,却无神怪逸事存胸,因而作罢。而五大仙中听闻最多的莫过于柳,只是在吉林地方,柳仙被叫做老常仙(或长仙)。

吉林轶事:老常仙

白蛇和青蛇人间情太多,没有超脱红尘


平日里我们最熟悉的蛇仙莫过《白蛇传》里的白娘子和小青,可惜这种具象成人的蛇仙是关内的故事,并非东北人心中的老常仙。东北的老常仙是一种古朴的超自然力量,蛇类只是这种力量的代言人!东北虽地处苦寒,白山松水之间却有许多种蛇:黄花松、乌松、土球子、柳梢子、野鸡脖子等等。土球子一类的毒蛇是成不了仙的,成仙的蛇必须是无毒的,寿命长的,不常见的。如黄花松、乌松(去年在天岗游玩,我终于亲眼看到了一条黄花松,就是下图学名叫“棕黑锦蛇”)。而我少年时听闻最多的却是一种神秘的红蛇,长辈说那才是她们亲眼见到的老常仙真身。

吉林轶事:老常仙

早年间我奶奶的先辈带领家小,从遥远的东方迁徙到蛟河天岗的时候。在一个冬天的午后,奶奶的大姑正在炕上描鞋样儿,忽然看到一条小红蛇曲曲连连地在炕角爬过,吓得这位大姑花容失色,惊声尖叫。外屋里的跑腿子(打杂的)听到呼叫,赶紧跑进来,用木棍儿把小蛇挑起来扔到当院的雪堆里。傍晚,奶奶的父亲和账房先生回来,听到叙述,账房先生大惊失色,连声大喝:“快把它请回来,那哪里是什么小红蛇,那就是条串钱绳儿啊!”跑腿子们蜂拥跑出去,把冻僵的小蛇拿进屋子,放在炕头……

吉林轶事:老常仙

农村常见的秸秆垛,就是老常仙住的所在,前面应该有块石头,供着牌位

后来,奶奶的父亲,在院子里用秸秆搭起一个很大的垛,把小蛇放进垛里供养,每年不断向垛上添加秸秆,并在逢年过节或者做重大决策时,在秸秆垛前摆香案上供祈祷。蛇也就多了起来——时常有一盘一盘的蛇在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时候盘在秸秆垛上晒太阳,那些蛇多是黄花松、乌松。而真的不是野鸡脖子、土球子。当年奶奶家在老常仙的关照下,日子也越过越富足。

吉林轶事:老常仙

这天德道应该是一贯道的分支,不是道教正统

接下来,奶奶家的故事有了些波折,这波折,也预示着古老的动物图腾惨淡的未来。有一年,大概是伪满后期,大伙棚沟一带农村兴起了“天德道”这个道门,奶奶的父亲入了道门,道门里的老道说,那些动物都不入流,只有三清、玉帝是正道!必须把供奉老常仙的秸秆垛刨了,破除邪灵,才能获得道家护佑。奶奶的父亲心动了,奶奶却说:老常仙保佑我们家好多年了,现在你把它的家给刨了,那也太对不住人家了。奶奶的父亲有点犹豫,可老道性急,斜了奶奶一眼,放了句:女孩子家家,懂得啥!遂手持木锨,一下撅掉了秸秆垛的顶。

突然,一阵黑色的旋风突然从秸秆垛里升起,径直朝西飞去,众人大惊失色,还是老道反应快,口中念念有词,慌乱着把秸秆垛点着了火。火光过后,只见灰烬中盘盘白骨。是夜,奶奶的父亲牙齿剧痛,后来牙床烂穿;奶奶的母亲在炕上、墙上像蛇一般扭曲、翻滚、游走(我很纳闷人是怎么悬浮在墙上和顶棚的,可很多人都对我说亲眼见过),嘴里发出陌生而尖利的叫声:可怜我那孩子们啊,可怜我那孩子们啊……

这个情节我听了好多年,好多遍了。小时候只是觉得道士残忍,长大后才知道,这属于典型的宗教势力斗争。人类在宗教的蛊惑下对待异己、异教的狂热摧残和决绝无情,往往让后来者只能怀着不寒而栗的心态去默默审视。

吉林轶事:老常仙

时代进步了,现在有印刷品了

80年代初期,农村的亲戚来到吉林,神秘地告诉奶奶,家里又供起“满堂仙”仙谱了,他尽量压低声音,却压抑不住兴奋和激动:那个仙谱我一直没扔,藏在西大砬子那里了……这两天我老伴儿总说梦话,哆哆嗦嗦说要回家,我就知道是该把神请回来了……

当时我很小,以为神谱是象画像那种文物呢,奶奶告诉我,其实神谱就是一块红布,上面写着神灵的名字,如刁翠花(貂)、胡**(狐)……,由于时间太久我记不清了。当然我亲戚的那张是老常仙为主的,后来在农村亲戚家的仓房里,见过那个供奉老常仙的供案,简陋得让我惊讶异常,一问,才知道,这些神灵属于神灵中的草根阶级,一般不登堂入室,只在某处享受香火。

吉林轶事:老常仙

玉米锦蛇,产自美洲

历史地前行注定要淘沥一些旧日光彩,动物图腾亦然,面对儒道佛基督诸般外来宗教对东北土著图腾的挤压,以及商品经济对自然的肆无忌惮索取。老常仙虽然被请回来了,但是谁又知道哪天它不会被再次送出去呢?幸喜去年的天岗之行,多年未去的山区,所见所闻还是让我对老常仙的命运略生慰藉。天岗一带的居民无论年长年幼,仍对以老常仙为代表的野生动物有着很强的保护意识;很多信仰佛教、基督教的人也没有排斥万物有灵的图腾崇拜。看来千百年留存的对自然力量的信仰和敬畏,还未荡然无存。老常仙似乎还能在山区长期地存在,受它护佑的人们也能更好地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