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印象派大師蒙克,他的畫作令人回味無窮

世界印象派大師蒙克,他的畫作令人回味無窮

​ 丨寒龍

這張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被的名字是《吶喊》,也被譯為《尖叫》,它是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在1893年創作的作品。要說表現主義繪畫的頂尖在哪裡,那必然就是這幅《吶喊》了。這幅作品可以堪稱經典,那麼,它是如何成為經典的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解讀一下。

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這位畫家-愛德華·蒙克,英文名為EdvardMunch,是一名挪威畫家。他的父親是一名醫生,也是一名虔誠的基督教徒。他的童年十分悲慘,愛德華.蒙克他幼年喪母,姐姐被肺病奪去生命,之後妹妹也患了精神病。雖然他的童年悲慘無比,但是這也讓他在創作道路砥礪前行。

世界印象派大師蒙克,他的畫作令人回味無窮

​由於當時已經出現了印象主義畫派,蒙克受它的影響比較深刻。之後他又對後印象主義和納比派產生了興趣。他發現線條和色彩有強烈的表現力,試圖用它們畫出活生生的人們,他們的呼吸、感覺、受苦受難並彼此的相愛。幾乎和所有傑出的畫家都一樣,蒙克希望通過強烈的線條和色彩,將人們五顏六色的情緒表達出來-痛苦,極樂,幸福,哀悼都展示在自己的畫作上。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美學思想和哲學引導,讓他的創作都充滿了現實的悲慘,愛情,孤寂,因此,他也被譽為“心靈的現實主義”。

世界印象派大師蒙克,他的畫作令人回味無窮

​可是在1892年的時候,在德國拍林美術家協會舉辦展覽時,由於受到保守勢力的抨擊,蒙克的畫作引發極大爭議,但是這一行為對德國青年畫家刺激很大,也就順理成章地推動了表現主義運動的產生。愛德華.蒙克的著名藝術畫作有不少,它包括籠罩於大氣中的:《風暴》、《月光》和《星夜》。當然也有揭示愛情陰暗面的,比如《玫瑰與阿美莉》和《吸血鬼》。而《病室裡的死亡》顧名思義,則以死亡為主題,據說是在蒙克對姐姐蘇菲之死的回憶的基礎上創作的。

世界印象派大師蒙克,他的畫作令人回味無窮

​其中最出名的當然是他的《吶喊》,這張畫描繪了什麼呢?從表面上看是一個極具痛苦的人在血紅色的天空下痛苦地吶喊著。其實當時的畫的背景是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發,火山灰把天空染紅了。蒙克自己曾敘述了這幅畫的由來:“一天晚上我沿著小路漫步——路的一邊是城市,另一邊在我的下方是峽灣。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峽灣那一邊眺望——太陽正落山——雲被染得紅紅的,象血一樣。我感到一聲刺耳的尖叫穿過天地間;我彷彿可以聽到這一尖叫的聲音。我畫下了這幅畫——畫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樣的雲。——那些色彩在尖叫——這就是‘生命組畫’中的這幅《吶喊》。”這張畫也是將當時的社會現象赤裸裸地展示在觀者眼前-人類“世紀末”的憂慮與恐懼。畫中的形象令人回味無窮,死亡,愛情,生命,都被蒙克描繪了出來,這是一個瘋子的畫作,也只有瘋子才能畫出來。

世界印象派大師蒙克,他的畫作令人回味無窮

​當然,這幅畫的背後也有兩個版本的故事,美好的背景就像一張恬靜的田園風格明信片一般,這裡還曾經被一名著名的攝影師托馬斯·阿耐斯塔德拍攝了下來,跟《吶喊》一樣,這裡也是太陽即將落下的時刻,而且遠方的美麗的火燒雲和燈火人家卻讓人感覺十分溫暖人心。而另一個版本則是,根據《愛德華·蒙克:吶喊的背後》書中所提到這條路在蒙克經過之時的環境,這裡離當時城裡最大的屠宰場和精神病院都很近,所以蒙克所聽到的那一聲“尖叫”很可能來自於這兩個地方的其中一個。不論故事如何,愛德華.蒙克為我們留下的畫作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黑暗社會,他勇敢的行為,為後世留下了借鑑的意義。

世界印象派大師蒙克,他的畫作令人回味無窮

世界印象派大師蒙克,他的畫作令人回味無窮

世界印象派大師蒙克,他的畫作令人回味無窮

世界印象派大師蒙克,他的畫作令人回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