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收購 螞蟻金服掏2億分手費

金融時報報道,中國電商集團阿里巴巴(Alibaba)的關聯企業、數字支付公司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已放棄併購總部位於美國達拉斯的速匯金國際(MoneyGram International),原因是未能讓美國政府相信該交易不會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將近一年前,螞蟻金服宣佈了一項以約8.8億美元現金收購速匯金的交易,並表示將啟動其全球增長戰略。接著,這家總部位於杭州的公司把報價提高至12億美元,擊敗了總部位於堪薩斯州作轉賬業務的對手Euronet的競爭性報價。

但在週二,螞蟻金服和速匯金表示,它們的這筆交易未能獲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放行。該委員會隸屬於美國財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負責審查外資收購是否影響國家安全。

這兩家公司將轉而進入一種“戰略合作”,共同探索為美國和亞洲顧客提供廉價快速轉賬服務的舉措。

速匯金首席執行官表示,儘管公司“盡了最大努力去配合”美國政府,但已然變得明朗的是,美國政府依然不會批准這筆交易。

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收購 螞蟻金服掏2億分手費

速匯金的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一度下跌10%(股市收盤時,速匯金的市值為7.22億美元)。

速匯金首席執行官亞歷克斯•霍姆斯(Alex Holmes)表示,儘管公司“盡了最大努力去配合”美國政府,但已然變得明朗的是,CFIUS不會為該交易開綠燈。

“自我們最初宣佈這筆擬議的交易以來,地緣政治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他說,“我們對終止這一極具吸引力的交易感到失望,它本來會為我們的利益相關者創造巨大價值。”

在雙方退出這筆交易之際,中國有多項對美國企業的投資碰壁。律師們將此歸因於美中之間貿易緊張加劇、以及主要由人手不足導致的CFIUS審查流程放緩。

去年11月下旬,紐約精品投行Cowen以延誤和取得CFIUS批准的“不確定性”為由,放棄了來自中國華信能源(CEFC China Energy)的2.75億美元投資。中國泛海(China Oceanwide)在2016年12月宣佈的以27億美元收購Genworth Financial的交易,仍然懸而未決。

“我們對這屆政府接觸得越深,就越清晰地感覺到,對涉華交易的疑慮已顯著加劇,”華盛頓達維律師事務所(Davis Polk)合夥人約翰•雷諾茲(John Reynolds)說。

作為電商集團阿里巴巴的關聯企業,螞蟻金服如今在中國快速增長的、規模達5.5萬億美元的移動支付市場中佔據大半江山。2004年推出的支付寶(Alipay)是一種類似於PayPal的服務,旨在為阿里巴巴電商平臺上的支付提供便利。支付寶目前有5.2億用戶。

收購速匯金是螞蟻金服在美髮起的首筆重大收購,儘管它在過去兩三年裡已相繼收購了印度、泰國和韓國移動支付公司的股份。在更遠的地區,螞蟻金服已跟數十家銀行和支付公司簽約,使其用戶能用支付寶為他們的購物付款。在美國,也有約17.5萬個地點接受支付寶,支付寶已與First Data和Verifone等支付提供商建立了合作關係。

收購速匯金失敗對螞蟻金服而言是一次重大打擊,對道格•費金(Doug Feagin)個人而言也是一次挫折。費金曾為高盛(Goldman Sachs)合夥人,他於2016年6月加入螞蟻金服,負責該公司的國際發展努力。

在宣佈併購的聲明中,螞蟻金服異常明確地提出要保護速匯金的工作崗位,其措辭似乎對美國政府所承諾的把美國工人利益放在首位表示了認同。熟悉CFIUS審查程序的人士表示,螞蟻金服可能還提出了保護速匯金用戶個人數據的幾項舉措。

但Euronet很快挑起了麻煩,它辯稱由於許多使用速匯金的商戶距離美國軍事基地較近,因此不應批准螞蟻金服的這筆收購。在去年4月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Euronet首席執行官邁克•布朗(Mike Brown)表示,在中國經常對美國政府實施黑客攻擊之際,把軍官們的數據交給一家股東包括中國國資企業的公司是危險的。

根據週二的聲明,螞蟻金服向速匯金支付了3000萬美元分手費。

美國阻撓中國企業 意在何為?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美國開展業務或投資併購遇到難題。

華為、中興就先後以國家安全為由,被美國中情局、投資委員會告上法院。勝訴敗訴且說,訴訟流程大大消耗了時間和精力,往往就耽誤了商業時機。

海航、福耀玻璃、中車集團在美國項目先後受到美方的阻撓,其中有關於國家安全、關於核心產業、關於企業工會等等,甚至有很多共和黨議員追隨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高舉反全球化大旗,開展美國本土保護主義,給中國、歐洲、日韓等企業設置層層阻撓,甚至揚言啟動各種審查程序,目的——清除國際力量的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