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在暴跌的市場現實面前,可能什麼都不是

隨著數字貨幣價格繼續下跌,2018年對全球區塊鏈社區來說是一個極度不愉快的年度。

但,對一些人來說,這正是反思的最佳時刻,是擺脫炒作、真正評估我們在過去幾年取得的成就的時刻。而我們需要反思的重點可能就是“去中心化”的意義,去中心化一直都是區塊鏈最大的亮點,但然後我們發現,區塊鏈可能在某些方面是集中式的,在另一些方面又可能是去中心化的。

「情懷」在暴跌的市場現實面前,可能什麼都不是

圖片來自visualhunt

挖礦

許多人接觸區塊鏈的第一站就是挖礦,可以肯定地說,大多數加密貨幣的挖礦方式並不像人們最初設想的那樣。

礦工和礦機從未被設想為區塊鏈技術的核心組成部分。相反,採礦更多時候純粹只是控制數字貨幣發行與分發的手段而已。

事實上,對於分佈式系統而言,採礦實際上是一個多餘的過程。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中本聰當年的想法,挖礦應該是平民化的,人人都可以用自己的電腦挖礦,但隨著比特大陸等企業的崛起,挖礦也已經出現了中心化的趨勢,這與中本聰的初衷背道而馳。

挖礦的中心化正越來越大地影響著行業進步。

代碼

對於去中心化公有鏈而言,最大的挑戰仍然是誰來控制代碼的升級。

比特幣區塊鏈由比特幣核心團隊維護。但事實上,比特幣在升級之前,團隊內部也會發生激烈的談判和辯論。只有最終達成了共識升級才能實施。而比特幣現金等分裂幣的產生則可以被看作是這類談判破裂的結果。

然而,這只是一個例子,說明區塊鏈開發過程可以是分散式的(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和編寫代碼) ,但同時又是非常集中和具有階級性的,因為只有擁有超強專業知識的人(和大量的社會資本的人)才能參與這樣的辯論。

另一個例子是 Ethereum,它採取了一種不同的共識機制,但也有批評家認為它更類似於獨裁主義。以 DAO 的失敗為例,當時,成千上萬ether幣被盜,一小群 Ethereum 開發者為了彌補損失,迫使用戶強制回滾其區塊鏈歷史。雖然用戶挽回了損失,但這也對“區塊鏈不可篡改”的原則造成了巨大挑戰——區塊鏈也能夠被中心化控制。

在這兩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去中心化只是在應用程序級別上發生。在開發層面,無論是開放源代碼還是區塊鏈,似乎也有著一定程度上的中心化。

權力成分

但是,如果說採礦和技術中心化是我們可以隨著時間克服的問題,那麼在上面的兩個例子中,其實可以看到一個更基本的問題——區塊鏈引入了權術成分。

儘管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政治,但監管機構進入區塊鏈被很多人認為只會使區塊鏈的發展越來越糟。事實上,這可能是該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人類首先是分散的生物——我們以小範圍、獨立且自主的單位(家庭結構、公司或團隊)生活。然而,隨著城市化和人類歷史進程的推進,社會不可避免地向中心化傾斜,因為中心化具有諸多得天獨厚的優勢。

換句話說,去中心化並不比集中化有更絕對的優勢。同樣這也適用於比特幣ーー比特幣在追求與集中式貨幣系統相同安全性的同時,不會自然地節省交易成本。

「情懷」在暴跌的市場現實面前,可能什麼都不是

圖片來自https://visualhunt

意識形態

除了政治體系,就是意識形態的問題在驅使他們。

比如比特幣可以說是創造了一種意識形態。在比特幣誕生之初,受到了許多人的參與和追捧,因為這些人渴望絕對的自由。他們缺乏對政府的信任,並堅信任何中心化都會導致腐敗。

從技術角度來看,人們總是痴迷於分佈式的系統。但需要注意的是,想要以一種有效的、“分佈式”的方式創建這樣一個系統,可能超過了目前這一代軟件工程師團隊的能力。

儘管傳統機構和組織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區塊鏈的原則和設計假定也很難讓人相信,一個大規模的分佈式系統將比一個集中的機構更可靠。

未來,我們認為區塊鏈有希望成為為某些特定領域創造真正價值的工具,但一個成功的系統將是多個設計維度之間妥協的結果。

期望

這對於區塊鏈真正的信徒意味著什麼?

首先,這意味著那些認為區塊鏈會改變一切的想法太理想主義了。如果一個區塊鏈項目說他們正在努力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可以安全和可靠地處理每秒100,000次交易,請記住: 許多人曾經都有過這個目標,沒有人真正成功。

有一句俗語可以準確地表達上述想法: “如果一件事情表面上好得讓人難以置信,那麼你就會認為它很可能就是真的。”

簡而言之,你最好將區塊鏈視為一場社會學革命,而非技術革命。這項技術並不是全新出爐的。就像史蒂夫喬布斯也是集思廣益將很多點子集中在了iphone上,中本聰利用現有的技術“組裝”了比特幣。

在未來的歲月裡,企業家和開發者需要牢記這一點。我們需要了解商業現實,也要了解人的天性,但同時我們也需要一劑現實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