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在暴跌的市场现实面前,可能什么都不是

随着数字货币价格继续下跌,2018年对全球区块链社区来说是一个极度不愉快的年度。

但,对一些人来说,这正是反思的最佳时刻,是摆脱炒作、真正评估我们在过去几年取得的成就的时刻。而我们需要反思的重点可能就是“去中心化”的意义,去中心化一直都是区块链最大的亮点,但然后我们发现,区块链可能在某些方面是集中式的,在另一些方面又可能是去中心化的。

「情怀」在暴跌的市场现实面前,可能什么都不是

图片来自visualhunt

挖矿

许多人接触区块链的第一站就是挖矿,可以肯定地说,大多数加密货币的挖矿方式并不像人们最初设想的那样。

矿工和矿机从未被设想为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相反,采矿更多时候纯粹只是控制数字货币发行与分发的手段而已。

事实上,对于分布式系统而言,采矿实际上是一个多余的过程。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中本聪当年的想法,挖矿应该是平民化的,人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电脑挖矿,但随着比特大陆等企业的崛起,挖矿也已经出现了中心化的趋势,这与中本聪的初衷背道而驰。

挖矿的中心化正越来越大地影响着行业进步。

代码

对于去中心化公有链而言,最大的挑战仍然是谁来控制代码的升级。

比特币区块链由比特币核心团队维护。但事实上,比特币在升级之前,团队内部也会发生激烈的谈判和辩论。只有最终达成了共识升级才能实施。而比特币现金等分裂币的产生则可以被看作是这类谈判破裂的结果。

然而,这只是一个例子,说明区块链开发过程可以是分散式的(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和编写代码) ,但同时又是非常集中和具有阶级性的,因为只有拥有超强专业知识的人(和大量的社会资本的人)才能参与这样的辩论。

另一个例子是 Ethereum,它采取了一种不同的共识机制,但也有批评家认为它更类似于独裁主义。以 DAO 的失败为例,当时,成千上万ether币被盗,一小群 Ethereum 开发者为了弥补损失,迫使用户强制回滚其区块链历史。虽然用户挽回了损失,但这也对“区块链不可篡改”的原则造成了巨大挑战——区块链也能够被中心化控制。

在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去中心化只是在应用程序级别上发生。在开发层面,无论是开放源代码还是区块链,似乎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中心化。

权力成分

但是,如果说采矿和技术中心化是我们可以随着时间克服的问题,那么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其实可以看到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区块链引入了权术成分。

尽管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政治,但监管机构进入区块链被很多人认为只会使区块链的发展越来越糟。事实上,这可能是该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人类首先是分散的生物——我们以小范围、独立且自主的单位(家庭结构、公司或团队)生活。然而,随着城市化和人类历史进程的推进,社会不可避免地向中心化倾斜,因为中心化具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换句话说,去中心化并不比集中化有更绝对的优势。同样这也适用于比特币ーー比特币在追求与集中式货币系统相同安全性的同时,不会自然地节省交易成本。

「情怀」在暴跌的市场现实面前,可能什么都不是

图片来自https://visualhunt

意识形态

除了政治体系,就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在驱使他们。

比如比特币可以说是创造了一种意识形态。在比特币诞生之初,受到了许多人的参与和追捧,因为这些人渴望绝对的自由。他们缺乏对政府的信任,并坚信任何中心化都会导致腐败。

从技术角度来看,人们总是痴迷于分布式的系统。但需要注意的是,想要以一种有效的、“分布式”的方式创建这样一个系统,可能超过了目前这一代软件工程师团队的能力。

尽管传统机构和组织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区块链的原则和设计假定也很难让人相信,一个大规模的分布式系统将比一个集中的机构更可靠。

未来,我们认为区块链有希望成为为某些特定领域创造真正价值的工具,但一个成功的系统将是多个设计维度之间妥协的结果。

期望

这对于区块链真正的信徒意味着什么?

首先,这意味着那些认为区块链会改变一切的想法太理想主义了。如果一个区块链项目说他们正在努力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可以安全和可靠地处理每秒100,000次交易,请记住: 许多人曾经都有过这个目标,没有人真正成功。

有一句俗语可以准确地表达上述想法: “如果一件事情表面上好得让人难以置信,那么你就会认为它很可能就是真的。”

简而言之,你最好将区块链视为一场社会学革命,而非技术革命。这项技术并不是全新出炉的。就像史蒂夫乔布斯也是集思广益将很多点子集中在了iphone上,中本聪利用现有的技术“组装”了比特币。

在未来的岁月里,企业家和开发者需要牢记这一点。我们需要了解商业现实,也要了解人的天性,但同时我们也需要一剂现实主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