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這本書,你們看了有什麼感受?

葉芳鑾


“他的痛苦,在於他用心看著漆黑的世界”

太宰治,一個飽受爭議的作家,一個“膽小鬼”,他的作品無不充斥著對世界的批判,《人間失格》是其較為晚期的一部作品,且更像是其一生的寫照。小說的主人公葉藏,就如同是他眼中的自己。第一次讀過這本書,給我留下印象的,是其中那一個黑色的世界。是這樣的絕望才會使他描寫了一個這樣的世界?再重新讀過一遍,才知道是他的精神世界。

“回首往昔,我的人生充斥著恥辱”,葉藏的恥辱,在於家人的無情,朋友的欺詐,世人另類的眼光,這是世界的責任嗎?是,但不全是,更多的是出於他心靈的純粹與脆弱,他內心憧憬的,是一個至善至美的世界,容不下半點瑕疵,這才使得“我一直對人類畏葸不已”。他想打破什麼,卻無能為力,只能用愚蠢的搞笑來偽裝自己,迎合這個世界。為了讓父親高興換掉了禮物單,為了讓老師高興在作文裡編笑話,無力的學著虛偽,當作自己生存的法則,給自己的心靈加上了一層薄薄的屏障,直到真實的世界將其打破。

“以神的懲罰,作為鞭撻自己的喜悅”

高中後,堀木像這個罪惡世界的使者踏入葉藏的生活。 他的無賴、虛偽、陰險,葉藏內心戰慄不已,臉上卻仍然強顏歡笑。直到家人與他斷絕關係,妻子被侵犯,朋友只想從他身上佔便宜。內心最後一道防線被攻破,自己被世界逼入絕境,心靈中的不和諧被眾人發覺,終於,葉藏被當作了瘋子。在“黑暗的世界”中,葉藏沉迷於酒與嗎啡,以作踐自己當做一種解放,不斷試著自殺,“罪的反義詞是罰”,葉藏靠著他內心的一小片淨土,苟且生存著。

世界對於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桃花源。而葉藏內心的潔癖,讓他感到與世界格格不入,他是善良的,也是膽小的,會被幸福刺傷,習慣去用技巧討好他人,藉以來摸一摸自己真正存在的溫度。在我們看來,他是頹廢的,是消極的,但他的內心,卻是美麗與純粹,就像文章結尾寫到“我們所認識的阿葉,又誠實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即使是喝酒……也是一個神一樣的好孩子。”

所謂的世間,不就是個人嗎?

所謂人生,就是有意義的活著。每一個人的世界,都不一樣。死亡,很容易,活著,卻是最大的難題。若像葉藏一樣,膽小的面對世界,希望保持著內心的純粹,就會不堪一擊,變得消極負面。

所謂世間,不只是個人,面對世間的不和諧,我們要做的,不是逃避,不是沉淪,大庭葉藏不止是那個沉淪於厭世之中的大庭葉藏,同樣也是那個神一樣的好孩子。我們應該從他的灰暗中看到他的美麗,學會這種美麗,而不是他的弱者精神,世界是美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人間失格》帶我們體會到了人心中最不願被人觸及的陰暗面,但這種陰暗面,卻是我們內心真正的純粹,喜歡《人間失格》,不過是因為他像自己,像每個人最初的模樣。





契可可


我讀《人間失格》最大的收穫,是書中的兩句話。

第一句:這輩子丟人的事實在太多。

這是放在小說開頭的第一句話。

太宰治寫完這本書後自殺成功,此前曾經自殺5次(4次?)。

蕭伯納說:知道害羞的事越多的人越高尚。

在我看來,按照太宰治的邏輯,很多人早該無地自容,可他們居然洋洋得意!

恥感文化對於日本,是民族精神支柱之一。

無恥的民族沒有未來。

第二句:搞笑是對人類最後的求愛。

這句話居然讓我瞬間加深了對周星馳的認識。

單親家庭、死跑龍套、完美主義者、無厘頭、以喜劇演悲劇,喜劇之王,這一切是周星馳的人生軌跡,也是他藝術追求的孤獨道路,直到內地大學生看懂了他的《大話西遊》。

真正深刻的喜劇的內核是哭笑不得甚至哭不出來。

至於某些小品沒話找話屎尿屁瘋傻低幼是因為創作表演者太順利太幸福太不缺愛。

藝術絕不是醉生夢死的產物,絕不是飽醉之餘的哼哼,絕不是沒話找話的無聊。




大悔憶智冰


看完《人間失格》這本書,我以為我會很喪很喪很喪,出乎意料的是,平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靜,

起初微笑君還對我說,他不敢看太宰治的書,太悲了,也不建議我看下去,

卻不想我是如此平靜且沉默。

我一度懷疑,

我與書中的阿葉沒什麼兩樣,都是自憐自哀的扮演著活著的樣子,為了與大眾一樣,為了讓自己顯得不那麼獨特,小心翼翼又敏感的存在,我也同樣對此感到悲哀,

那個真實的我們從不敢刨開在外人面前,哪怕是與你最為親近的人,也不曾瞭解你半分,

那份真實總是描寫不出,講不出來,就算有人聆聽,

道非道,怎麼能相同。

人與動物不同的是,

人會思考,而三六九等的人的思考境地不同,決定了人生而不同,想太多的人,總是活不好的,他把自己困在自己的一番世界裡,外面的人進不來,裡面的人害怕著出去,

活的太苦了,

其實又何嘗不是多人愛著他,家人是有親情在的,他做了那麼多事家人並沒有責備他,寄的金錢儘管杯水車薪,可依舊存在,

情人是愛他的,妻子是愛他的,他有朋友,那些接濟他生活的人,如果不是關心,誰願意去看一個陌生人過的好不好,

世人太冷漠,唯情難得,

可他不懂啊,他天生,不會去愛,也害怕被愛,所以悲哀,

他多可憐啊,別人永遠不會理解他,因為他病了,卑微敏感的病,來到這人世一遭,用酒精麻痺自己的每一天,

這樣他才能感到真實的活著,

他們總會問我為什麼會喜歡喝酒,

喜歡就是喜歡,哪有那麼多的為什麼,每天光是和這形形色色的世界打招呼已經足夠疲憊,喝酒啊,能讓人,更清醒,更真實,

所以我喜歡喝酒,

差一點,差一點,

我也是如此可憐的人,慶幸的是,我擁有我的救贖,生命裡唯一的陽光,我開始一點一點去感受愛,儘管這是件難以理解的事,

弱小敏感的我,也被所有人喜愛,儘管,他們永遠不知道我在想什麼,儘管他們永遠不會理解我,可只要有一點點的對我好,陪伴我,我就知道,他們愛著我,

憑藉著這份愛,我就能努力的過好自己的生活,

多難過啊,世人萬千,沒人會懂你,

你活在和別人不同的世界裡,偶爾也想逃離,可更害怕面對,生活,那麼多漫長,出現的那些人,過客也好,失去也好,

人間總歸,不要白來一趟,

人間不值得,

人間不值得,難過啊。







拋線木偶


最近正在讀這本書,在此之前,我其實有想過到底要不要讀這本書,畢竟,在網上搜了一下書評,感覺很沉重,它跟以往我所讀的那些書都有不小的區別,最後,還是沒能抵住誘惑,買了它,當我把它拿在手上的時候,有一種特別激動的情緒,比初戀的悸動還要更加強烈,這在以往幾乎是不存在,我有理由相信,我跟這本書是有緣的。


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這是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封面上的一句話,其實我是不陌生的,畢竟在書評中也見過不少,但那時候總覺得它只是一句經典語錄,僅此而已。但是,隨著我慢慢的看這本書,序言、第一手札、第二手札,漸漸的似乎能夠明白這句話中所蘊含的一些情感:渴望幸福,而又害怕幸福;渴望得到幸福,害怕失去曾經擁有過的幸福。比起,從未得到,得到再失去似乎更令人難以接受。


其實,讀這本書的速度真的很慢,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讀著讀著就讀不下去了,心有有一種壓抑感,急需被釋放。

如果說前面那句話是害怕失去幸福,那麼“

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這句話其中所蘊含的情感更是讓人難以釋懷,這是一種對自我的否定,對身為人的自己的否定,也讓我不禁思考,我憑什麼成為現在的自己,如果當初是其他的精子與卵子結合的話,我還是現在的我嗎?

太宰治多次尋求自殺死亡,你說他的人生到底幸不幸福呢?如果幸福,又何必自殺以求解脫;如果不幸,最後他也確實成功自殺了,並與自己的愛人一起走向了生命的終結,這樣看來,他也許是幸福的。他一直需求死亡,可能只是想要得到救贖,最後,我固執的相信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和愛。


互聯新風暴


生而為人,對不起

生來就失去了作為人的資格,不是因為做了什麼大奸大惡的事情,只是無法理解其他人的價值,無法看穿世人的面具,無法忍受虛假和卑劣,只是無法明白這個世界運行的法則和意義。所以,對不起。可憐的是,這樣一個人,卻偏偏想要融入這樣一個在他眼中扭曲怪誕的社會。因為從來不曾明白過,所以唯一剩下的方式,就是去討好別人。

像個小丑一樣惹得別人哈哈大笑,於是以為自己存在了,有了意義。至於是否真的融入了他們,別人,其他人,卻連去想一想,看一看的勇氣都沒有 。

太宰治的文字平實卻擁有讓人無法直視的力量。時時刻刻彷彿有觸手,試圖將你拖入無盡的黑暗的漩渦之中。觸手的名字,一名絕望,一名悲慼。

等看到良子被商人強姦,抑或與商人通姦一幕,彷彿撕碎了最後的帷幕,悲傷和惶恐如浪潮鋪面襲來,打溼面孔。那動物行為的一幕,卻擁有了無可比擬阻礙的力量。對於無法理解的人來說,或許那只是怪誕和戲謔。但對於同樣生命中沒有太陽,依靠著某個人作為生命的光活下去的我,卻對那種彷彿一瞬間失去世界所帶來的恐懼和絕望感同身受。

在經歷了漫長而痛苦的一生之後,才發現無論如何努力,也過不好這一生。生存,還是死亡,似乎死亡更加快樂。至少,死亡是平靜的。

大約是去年二月,我看完《人間失格》,蜷縮在椅子上,如小獸緊緊抱著自己。腦海中浮現的,一幕幕全是虛無的幻影,連一絲真實的影子也不存在。我的心裡悲傷地低聲迴響著一個聲音:

誰來救救我,救救我。

“你是我生命的一束光啊!”這句話真的不是說說而已的。


丶LiuChy


遲鈍而健康 敏感而脆弱 你會怎麼選

有句書評是這樣的 這本書是唯一一本如果你看了之後沒看懂我卻很羨慕你的書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它能喚醒你內心的那一點黑暗和那一絲敏感 甚至會引起你的共鳴 也會讓你特別心疼主人公 讀完這本書 壓抑是正常的 尤其是書的最後一句 更加傷感

他說過 生而為人 他很抱歉 但是 總覺得錯不在他 他也是一個可憐的孩子 一個從20歲就開始自殺的人 敏感 偽裝 無賴 逃避 吸毒 到39歲時用自己的第五次自殺結束了他的一生 這算是自我救贖吧 也許對他而言活著要比死去更累 但死亡 又何嘗不需要勇氣

雖然這本書寫的很消極他的一生過得很頹廢 但自始至終他都是一個清醒的人 他知道這樣不好但他膽怯 他只能一味的逃避 “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也會被幸福所傷” 不知為何我很喜歡他 並不是喜歡他的頹廢 消極 而是喜歡他的勇敢 一個帶了39年面具的人 終於摘下了面具 然後毫無顧慮地把這麼黑暗 噁心 自私的自己撕開給大家看 此時 已經沒有任何一個東西可以代替他所帶來的積極意義

每個人心裡都會有不敢漏出的陰暗面 即使你是一個整天笑的沒心沒肺的人 也不例外 這並不可恥 誰又不是這樣 請不要被它腐蝕你的內心 即使你看透了這個世界 厭惡它 厭惡那些虛偽的人 甚至厭惡自己 也不要忘了保持清醒 更不要一味地逃避 你要熱愛生活 享受它帶給你的一切美好 同時也要消化掉它帶給你的不好的東西 有那麼多人愛著你 就憑這個你也要好好的生活 慢慢的長大



翊珂


提起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總是帶著一絲沉重。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悲傷的不止是太宰治本人,還有帶著作者影子的大庭葉藏。

很多人會覺得,主人公大庭葉藏不過是一箇中二青年,生活在尚且富裕的沒落貴族家庭,有一個地方議員的老爸,怎麼也算是小地方里有權有勢的家族了。但是人們恰恰忽略了一點,天使,從來不在意物質上的多少。對葉藏來說那不過是帶來了更多的羞恥。

所以,開篇第一句:一直以來,我過著羞恥的生活。

為自己無憂的物質生活感到羞恥,這似乎是常人無法理解的情緒。而對於你,這個出身就體弱多病,常年由乳母和傭人帶大的孩子來說,母親的關懷也許比一切都來得重要。而恰恰是因為,身邊有許多傭人,葉藏看到了人心裡住著的魔鬼。下人們的淫亂,姐妹們在自己面前虛偽的討好,都讓葉藏反感,讓葉藏無所適從。我想說,因為生來,你就是墮落人間的天使。

葉藏希望,在這個人類軀殼裡,注入作為人該有的靈魂。努力學習應該怎樣作為一個人活下去,怎樣跟內心的恐懼做鬥爭。最終主人公選擇用拙劣的表演,來喧譁取寵,以博得周圍人的笑聲。這種搞笑除了掩飾自己內心的焦慮恐懼外也似乎很好的拉近了與外人之間的距離。

但是,父親對於葉藏來說,是絕對的威嚴。這也使得葉藏在往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一直在想法設法的逃離父親。尤其是,在聽說到父親離世後,竟然流露出從未有過的愉悅。

在女人堆里長大的葉藏,總覺得女人是世上最難以置信的生物。她們前一刻可以在你面前痛哭流涕扮作極其可憐的樣子,後一秒卻依舊能笑魘如花彷彿剛剛哀傷的別有人在。女性比起男性要更加堅強的活著,是讓葉藏更加不可思議的地方。因此,葉藏試圖在女人裡尋找歸屬,尋找踏實可以安心的地方。只是,天使本不屬於人類,即使是女人溫暖的懷抱和柔軟的嘴唇。

葉藏,要的不過是最真的、最純粹的東西而已,但這恰恰不在人間。

太宰治開頭用三張照片的描述,勾勒出葉藏的一生形象,也許照片看起來醜陋不堪極具違和感,但真正的天使,在心裡。


沙中客


《人間失格》:一個神經症人格的內心獨白

圖片來自網絡。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的松子在自己的住屋牆上寫了一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我的心裡非常訝異:這個人,把做人的資格看得非常的莊重,同時又多麼地憎恨自己。很快,我就知道這句話的原作者是日本作家太宰治。

1948年,太宰治的遺書裡寫道:“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然後太宰治自殺身亡了。這已經是太宰治第五次自殺了,他終於成功地殺死自己了。在他死前,他的自傳體小說《人間失格》發表了。

《人間失格》目前在市場上有多個版本,我看的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在2017年新出的版本,有意思的是這個版本同時收錄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的自傳體小說《背德者》。《人間失格》是擁有健康的身體,病態的靈魂,葉藏最終自我毀滅。《背德者》是擁有病態的身體,雄健的靈魂,米歇爾在妻子過世後,他的生活猶如重生一般的喜悅。很明顯,編輯把兩篇文章放在一起,目的讓讀者對兩者的比較後明白:比起病態的肉身,健康的靈魂才是生存的價值。

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說《人間失格》有什麼偉大之處,我想大約是太宰治將一個神經症人格的內心獨白描寫得如此的細膩、真實,就像手裡捧著一顆受傷後鮮淋淋的心臟在你面前,無聲地控訴人類的陰暗面。


卡倫.霍妮將神經症描述為:神經症是一種由恐懼和對抗這些恐懼的防禦措施,以及為了緩和內心衝突努力尋求妥協時導致的心理紊亂。並且,通地外在觀察可以看出,只有當這種心理紊亂與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共有行為模式發生極大偏離時,我們才能稱之為神經症。而葉藏恰恰是屬於這類人,我們往下看。


《人間失格》裡的主人公叫做葉藏,出生於日本鄉下的富有家庭,父親是一名議員,家裡兄弟姐妹眾多,還有傭人。


葉藏從小就對人類的生活懵懵懂懂,經過他的觀察,他發現人類相互地瞞騙地生活,他得出的結論:最終被”只有我自己是異端“的不安和恐懼緊緊扼住了咽喉。這一句話概括了葉藏的神經症人格的特徵:對人類莫名的恐懼,防禦恐懼的方法是扮小丑,因為這樣他就不用欺騙別人,希望不用自我欺騙和被別人欺騙吧。可這個,只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


童年,父親問下次要帶什麼禮物回來,父親覺得他會喜歡獅子,葉藏心裡並不想要,可為了討父親歡心,他還是把“獅子”寫在禮物單上面。


當他和堀木正雄一起玩,葉藏從未讓他吃虧過,可是當葉藏和酒吧的服務員常子殉情未盡後,堀木正雄明顯想疏遠他。堀木正雄想從他這裡撈錢,並不是什麼真誠的友誼。更令人氣憤的是,堀木正雄發現書商強姦葉藏的妻子良子,他並沒有上前去阻止或做什麼保護朋友的事,只是“他一邊小聲地說道,一邊指給我看。我屋子上的小窗戶是開著的,從那兒可以看到屋子裡面。電燈開著,裡面有兩隻動物在蠕動。“可以說,葉藏也發現一個殘忍的事實:原來在堀木的心裡,他沒把我當成一個真正的人看待。


還有自己的老爸的朋友“比目魚“,一個慣用了瞞騙的世人。每次葉藏的老家寄來的錢,”比目魚“都說成是自己,是自己對葉藏的愛護等。長輩,就跟做議員的老爸一樣,對葉藏還是當成不經人事的小孩,一直瞞騙。


最讓人絕望,也是促使葉藏真正地走向自我毀滅則是良子被姦汙的事。阿良天生對人有一種信賴,這在葉藏看來是一件非常寶貴的品質。良子的內心如同她的處女身子一樣天真無邪,可以說這是葉藏最後的救贖了。


良子是信賴別人的天才,書商說他什麼都不會做,結果是良子被玷汙了。這個事實,讓葉藏無法下嚥不是妻子的貞潔,而是一個縈繞在他的心頭的疑問:難道信賴也是罪嗎?

《人間失格》作者:太宰治。圖片來自網絡。

葉藏終於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他開始酗酒,注射嗎啡,身體算是徹底地垮了。正在這個時候,老家的哥哥來信,父親死了。葉藏想:那個一刻都未離開我心田的、令人懷念的恐怖存在,已經不在了。有人據此判斷引起葉藏神經症人格是他對父親的恐懼,其實,葉藏是通過他的父親發現一個相互欺騙的陰暗世界,這是構成他莫名恐懼的來源之一。

通過葉藏的經歷,我看到的是他內心的無名恐懼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拖向命運的深淵,一個神經症人格在自我救贖與命運搏鬥之間的痛苦掙扎。雖然,葉藏的結局挺慘的,但卻給我的精神上有種難以形容的震憾。


最後我們還說說《人間失格》的佈局,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後記以及葉藏的三個手札構成。開篇先是從旁人的角度來看葉藏這個人的照片,然後讓讀者去傾聽葉藏的內心獨白,最後又是迴歸旁人的角度。這樣的佈局從外到裡,從裡到外,相當的精巧,重要的是太宰治把葉藏這個人物從外表到內心,從外人看他以及他如何看外人的形成一個閉環,讓我們讀者可以較為客觀地審視一個神經症人格的內心。

多說一句,如果你的內心並不清朗,那麼緩些日子再來閱讀《人間失格》吧!

靈林玖玖,一個寫過100篇以上書評的閩南人。


靈林玖玖


正在讀《人間失格》,讀了一半,對於生命意義似乎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初讀《人間失格》,感覺書中的葉藏其實與精神病人無異議,與正常人相比,葉藏自小更偏愛成為一個孤獨的人,或者說他只是膽小,就像書中所說“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所以他偽裝自己,製造笑料,讓周圍的人都感到開心,甚至覺得他就是個傻子,他和普通的人相比,或許只是多了對一件事的偏執。而人在這個世界上是再渺小不過的存在,沒有感受過溫暖和愛的人往往有種厭世情懷,覺得生命之於他們的意義如此枯槁蒼白。葉藏從小到大都是一個自我放逐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他自己將自己一步步推向毀滅,他多次表現出對人類的失望與無助,我感覺他內心必定是想要通過極端的方式去獲得關注或者愛的吧。這讓我想起我曾經因病住院,面對關心我的朋友,我選擇說謊告訴他我得了精神病,或真或假,他竟相信了,每日都會發消息開解我,這讓我覺得自己倍受關注,時間長了,我竟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病,依賴於這種作死的謊言去交朋友。就像葉藏選擇以一種自我嘲笑或者說取悅他人的方式去生活一樣。《人間失格》是太宰治生平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被認為是他的自傳,人間失格,意為喪失為人的資格,因為害怕被拋棄,所以選擇主動拋棄世界,聽著淒涼,卻不覺奇怪。


FeLehscia673


一句話:我和葉藏不是一類人。

讀過《人間失格》的小夥伴普遍評價這本書太悲觀,是太宰治自己的人生寫照。他寫完這本書沒多久就自殺了。其實,像太宰治這樣“真性情”的作家還是有很多的,寫完一本書,或者演完一部電影,太入戲,最終在自己構造的世界裡死了。

就好比非常好看的一個小品《呂先生》說的那樣:一個潮汕畫家一輩子畫“牛丸”(潮汕牛丸是特色小吃),畫的那叫一個好,感覺很真的一樣,結果有一天他看著自己畫的牛丸,餓死了。這畫家如此,太宰治及《人間失格》亦如此。讀罷這本書,我有兩個最大的感悟。

第一,人生千萬不要悲觀

最近有一名很火的老中醫,90多歲了,還在醫院給人看病,自己也非常健康,體格硬朗。他說了一句名言太棒了:50歲,人生才剛剛開始。很多人在50歲就以為人生快要過完的時候,老中醫愣是滿懷激情的又活了精彩的40年。

而太宰治卻沒活到50歲,40多歲就自殺了。如果太宰治也能有這種積極地人生觀點,又怎麼會輕易自殺呢。即使是他去世的那年(1948年)日本戰敗,日本全國都陷入了悲觀情緒,也不應對自己如此不負責任。

第二,“不”精彩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人生是自己的,活的精彩與不精彩,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我們每個人,包括太宰治、葉藏,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

20歲前你說離不開父母,還未成年,這可以理解。但20歲以後,你過的怎麼樣,和他人一點關係都沒有,都是自己的選擇。

你獨立、成年、可以行使完全的民事責任和義務,悲觀的人生是你選的,積極的人生也是你選的,浪跡天涯是你選的,孤獨到老也是你選的。

所以,20歲以後就要為自己的人生而負責。而太宰治或許就沒有做到這一點,才有瞭如此壓抑的自殺。

所以,我把《人間失格》當做一種反面教材,有時候我也情緒低落,和葉藏一樣,但每當想起這本書,我都說抽自己一下:你難道想過書裡這樣的人生嗎?我的答案,當然不想。

那,你的回答呢?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

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想法。公眾號:千城撩書。一起打開新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