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河北保定人,知道保定的‘八景’嗎?

1、市閣凌霄——大慈閣 大慈閣位於保定市裕華路,西與古蓮花池緊鄰,是歷史文化名城保定的古建築代表作和古城保定的象徵,有“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之說。大慈閣由元代蔡國公張柔創建(始建於公元1227-1232年),原名大悲閣,為保定古八景之一,史稱“市閣凌霄”,它的雄偉壯觀可稱“高可數十丈,數十里外,遙望層閣丹碧若霞”。現存的大慈閣是清乾隆年間遭受火災後,多次重修的建築。 現今歸屬於保定市佛教協會。門票處是旅遊局收取的門票費用10元。

身為河北保定人,知道保定的‘八景’嗎?

大慈閣古今對比

2、奎樓應宿——殘牆今尚在,古樓已無存 相關記載為:“古代保定有兩座奎樓,一是建於明代萬曆年,位於南門以東古城牆頂部,為雙重簷八角樓;另一座建於清代初年,位於大慈閣以南,築室六丈結樓於顛,下做四洞,人可往來,俗稱穿心樓,後稱穿行樓,今仍有穿行樓街地名。奎樓又稱奎星閣、文昌閣,是古城悠久文化象徵建築。奎樓應宿,形容奎樓之高似可與天空二十八星宿中之奎星相呼應。”南門以東的古城牆上面坐落著號稱保定八景之一的兩座奎樓。只是,那座殘存在老保定人心中的“穿心樓”,早在40年代就已經不復存在。 據說這個地方市政府要重新建設,不過現在還一直沒有動工。

身為河北保定人,知道保定的‘八景’嗎?

3、橫翠朝暉——朝暉尋遍地,何處是樓臺 橫翠朝暉,顧名思義的說法應該是古樓橫翠與朝霞交相輝映,巍然成景,這在保定上古八景之中應該是大家閨秀一般的景緻。清代內閣學士郭棻在他的詩中有這樣的描寫:“勝蹟孤懸古泰州,樓名橫翠意非浮。晴連海日樓添翠,雨逼朝煙翠擁樓。”試想當年古保定的城市風貌——橫翠樓所在之處大慈閣高聳而立,奎星樓列於其中,總督府威嚴肅穆,蓮花池春光旖旎,城外古寺鐘聲長鳴,行人舉步之間鶯歌燕舞、草青水碧,東城之外更是花紅柳綠、一望無際。且不說登高遠眺朗峰競秀,也不說西城古剎松濤起伏。單就橫翠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來說,生活在如此美麗的城市之中,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據考證,橫翠樓是一座鼓樓,建於元代初年,所處位置應該是在總督府以東,鐘樓以西。橫跨南大街,坐北朝南,高約8米,下有一條寬約5米的通道。樓前左右各有一牌坊,左為金臺俊彥,右為昭代耆英。朝陽東起,重樓浸染,祥雲籠罩,氣度巍峨。加之城中處處蔥翠,紅綠相間,那情景不言而喻了。

身為河北保定人,知道保定的‘八景’嗎?

4、蓮漪夏豔——古蓮花池 古蓮花池初建於770多年前,為張柔所建,原名“香雪園”, 其時,“簾戶疏越,澄瀾盪漾,魚泳鳥翔,雖城市囂囂而得三湘七澤之樂”(《臨漪亭記略》)。元代之後,保定遭遇地震,該園被毀。直到明代嘉靖年間,時任保定知府的張烈出官費加以修復,此園才得以重見天日。池中“蓄鱗藝蓮,環池植柳如檻”,並修建了亭臺和圍牆,闢為“水鑑公署”,意即以水為鑑,鑑身、鑑心,成為達官貴人飲宴享樂的場所。明清兩代,將元時的保定路改為保定府,清雍正二年,又將元直隸巡撫衙門升級為總督部院,從此保定府成為直隸省會。雍正十一年(1733)直隸總督李衛奉旨在蓮池開辦書院,增置賓館,後將賓館擴建為行宮。清代,蓮池曾經過三次大規模的整建和重修,園內假山疊,古木森森,奇花爭豔,山、水、樓、臺、亭、榭參差錯落,形成了著名的蓮池十二景,博得了“幾疑城市若蓬萊”的盛譽。自從擴建為行宮以後,乾隆、嘉慶、光緒三朝帝后均曾來此駐蹕巡幸。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直隸布政使增溫維修後,將蓮花池闢為“蓮花公園”。民國十年直隸省長曹銳、巡使曹錕集資重修,並請大總統徐世昌書寫了“古蓮花池”四字匾額。園中以臨漪亭即水中亭為中心,由君子長生館、觀瀾亭、濯錦亭、寒綠亭、藻詠亭、響琴榭等組成十二景,它們皆環池而設,疏密得當,錯落有致。 這個美景依然在,美景如初。只不過景區歸屬於旅遊局門票收費30元/人次。

身為河北保定人,知道保定的‘八景’嗎?

5、東皋春雨——幾度春風幾度雨,百花散盡暗香來 清代陳正有詩讚東皋雲:“細雨東郊潤落花,田夫攜手話桑麻。高原已足春三澤,雞水新添兩岸沙。嫩草如煙滋灌溉,長虹弄色隱雲霞。載歌喜雨因誰賜,笑指飛鳧入酒家。”由此可見,所謂東皋春雨不過是描述古城東關之外自然天成的田園景色。 據記載,古時保定城有四門四關,北關是京師孔道 ,街長三里;西關是江南通途,街長二里;南關是漕運碼頭, 街長一里。唯獨東關 ,地勢低窪,村落稀疏,一望田野無際,小橋流水人家。晉代偉大的田園詩人陶淵明《歸去來辭》中有膾炙人口的名句——“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上古八景之一的“東皋春雨”便由此而來。“ 一夜東風起,萬山春色歸”。崇尚自然也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古來有之啊。 東皋春雨的具體景點,就在如今東風公園裡大石橋東邊往北的土坡上。傳說它是北宋時期的烽火臺遺址。解放前,它曾變成了亂葬岡和刑場。解放後,改建成東風公園。

身為河北保定人,知道保定的‘八景’嗎?

6、西剎秋濤——尋覓古城的小橋流水 在保定“上谷八景”之中,有兩處景緻都是與府河相關的。古時的府河上游既叫一畝泉河,也叫雞距河。泉水彙集,日夜流淌,流到靈雨寺(今八中) 附近,又一分為二。一股經大閘南流入府河,水聲轟鳴,便是“西剎秋濤”。一股向東北繞城一週,在今南關天水橋北側匯入府河,再流入城中。河水清澈見底,游魚歷歷,就是“雞水環清”。府河,那條曾經流淌著清清碧水的母親一般的河流,從純潔親切到汙穢不堪,我一直不明白保定人怎會如此對待這條曾經養育自己的母親河。幾年以前,聽說要“府河還清”的,可如今也沒有了音信。此時,府河正在掩面哭泣中苦苦等待吧。

身為河北保定人,知道保定的‘八景’嗎?

7、雞水環清——汲水耳聞鳥飛鳴 欲問滿城清幾許 在古城保定,一畝泉,府河成就了古城昔日的輝煌。在保定濱河公園有一處壁畫,上述“雞水環清”的字樣是這樣的:“元代初年張柔在重建清苑郡城時曾作新渠,引雞距泉一畝泉水入城。明代建文年,改保定之土城為磚城時,修築護城河,引雞距泉一畝泉水環繞古城。清澈河水與雄偉之保定古城構成雞水環清勝景。”足見老保定的水色之美。一畝泉也因玫瑰芙蕖,香聞十里,飛鳥游魚,各自鳴躍的動人景緻,博得“小江南”的美名。上世紀五十年代,依靠一畝泉水的“八大廠”曾為保定工業騰飛奠定了基礎,但由於後期大量開採地下水,不僅形成“漏斗區”,還讓保定的母親河斷流,乾涸,“珠璣萬斛湧泉根”成為老人們的記憶。

身為河北保定人,知道保定的‘八景’嗎?

8、狼峰競秀——狼牙山 狼牙山是一座雄險奇偉、景色秀麗的名山,早在兩千年前的戰國時期,“狼牙競秀”就是當時燕國十景之一。如今,這裡既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又是一座省級森林公園。新落成的“狼牙山五勇士陳列館”佔地816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館內有圖片、歷史資料、抗戰文物、戰鬥場景雕塑等,生動地再現了我抗日軍民在黨的領導下,抗擊日寇、保家衛國的英雄業績和悲壯歷史。

身為河北保定人,知道保定的‘八景’嗎?

狼牙山位於保定境內易縣西南45公里處太行山東麓,距保定市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崢嶸險峻,狀若狼牙而得名,主峰蓮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兩面峭壁千仞,東、南兩面略為低緩,各有一條羊腸小道通往主峰。登高遠眺,可見千峰萬嶺如大海中的波濤,起伏跌宕。近望西側,石林聳立,自然天成,大小蓮花峰如出水芙蓉,傲然怒放,鐧峽雲霧縹緲,神奇莫測。

大家如果有時間可以來看看我們講到的這些美景,除了這些還有一個白洋淀景區、地道戰景區、白石山景區、野三坡景區等等。保定不僅是歷史文化名城還有好多抗日戰爭紀念地。在想一下到了保定不得不想到的美食“驢肉火燒”,還有出名的“醬菜”,等等等等,來了保定絕對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