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地震時,你需要知道這些知識,關鍵時刻可能救自己命

地震對於我們來說陌生又熟悉,不管了不瞭解讓我們先看看地震各等級是什麼樣的!

地震等級分類

發生地震時,你需要知道這些知識,關鍵時刻可能救自己命

地震震級分為九級,一般小於2.5級的地震人無感覺,2.5級以上人有感覺,5級以上的地震會造成破壞,具體如下:

①一般將小於1級的地震稱為超微震。

② M≥1級,小於3級的稱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

③ M≥3級,小於4.5級的稱為有感地震,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

④ M≥4.5級,小於6級的稱為中強震,屬於可造成破壞的地震,但破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

⑤M≥6級,小於7級的稱為強震

⑥ M≥7級,小於8級的稱為大地震

⑦8級以及8級以上的稱為巨大地震。

地震產生原因

發生地震時,你需要知道這些知識,關鍵時刻可能救自己命

因為地震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象刮風、下雨、閃電、山崩、火山爆發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

地震起因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1.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於地下巖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佈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4.誘發地震

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發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藥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

古人應對地震

發生地震時,你需要知道這些知識,關鍵時刻可能救自己命

東漢時期,中國的預測地震就更厲害了,張衡發明了人類第一臺地震預測報儀器——地動儀。據悉,有一次在京都洛陽城內,地動儀報警西北發生地震,當時大家都沒有感覺到,所以不相信,幾天後甘肅那邊來人報信說發生了地震。

除了地動儀,中國古人很早就發現了自然徵兆都會伴隨有地震發生,如“水動則地震”、“水位變異見震”、“水動則地震”等。另外,聰明的古人還善於利用雞、狗、蛇等動物的反常行為,進行地震預測。

遇見地震怎麼辦

發生地震時,你需要知道這些知識,關鍵時刻可能救自己命

1、如果地震時你在樓房中,應該迅速遠離外牆及門窗,可選擇廚房、浴室、廁所等開間小、不易塌落的空間避震,千萬不要 樓,也不能使用電梯。儘量不要躲在木質桌子底下,或者床底下,而應該躲在堅固傢俱的旁邊,衣櫃牆角邊是比較安全的。

2、如果地震時你正在戶外,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麼的心理。身邊的門柱、牆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對象。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正確的做法是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跑,不要隨便返回室內,避開人多的地方;要避開高大建築物。

3、要離開車輛,發生大地震時,難以大地的晃動,會致使人無法把握方向盤。此時必須充分注意,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躲在在車內避難的人會因路邊墜落的物體砸傷,被壓垮的車輛旁邊都有一個3 英尺高的空間,所以在地震時要離開車輛,靠近車輛坐下,或躺在車邊,不要鑽到車底下。

4、要保持鎮靜,就地擇物躲藏。在車站、劇院、教室、商店、地鐵等場所,要保持鎮靜,就地擇物躲藏,伏而待定,然後聽從指揮,有序撤離,切忌亂逃生。選擇小開間、堅固傢俱旁就地躲藏。

5、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

6、千萬不要走樓梯,樓梯與建築物搖晃的頻率不同。樓梯和大樓的結構物發生不斷地碰撞,直到樓梯發生構造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