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先生對於大學生的幾點希望(一)

蔡元培先生對於大學生的幾點希望(一)

俗世間一莘莘學子

有一少年曾在紹興古越藏書樓校書,得以博覽群書。17歲時考取秀才,18歲時設館教書,連續中舉人、取進士、點翰林、授編修。光緒甲午二十年授編修時的他剛剛27歲, 這一年,甲午戰爭爆發,開始接觸西學。他數度赴德國和法國留學,為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論基礎。

回顧72年的人生歷程,身處割裂的社會,先後經歷了清政府時代、南京臨時政府時代、北洋政府時代和國民黨政府時代,卻始終堅守愛國民主和思想自由的理念。

樸實的一位教育工作者

蔡元培先生任職期間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幷包之義”,並銳意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思想提出後,一批具有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例如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劉半農等人進入北大,僅僅幾年時間北大就成為中國思想最活躍、學術最興盛的最高學府,成為無數青年學子嚮往的聖地。蔡先生擔任北大校長的這十年,是北大校史上不可磨滅的輝煌歲月,奠定了北大民主科學之傳統。(出任時間1916年12月至1927年)

1917年1月9日學校的開學典禮上,蔡元培先生髮表演說,對學生提出三點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礪德行,三曰敬愛師長,將“抱定宗旨”置於首位。下面為大家用通俗語言編輯了要點:

蔡元培先生對於大學生的幾點希望(一)

1 我希望大家抱定宗旨。

各位來北大求學,肯定有一定的宗旨。大學是研究高深學問的地方,外人常常指責咱們北大的腐敗,因為在北大讀書的人,都是有著當官發財的夢。因為一心想做官,所以不問老師的學問深淺,而是問官職大小。官階大的人,特別受歡迎,大概是為了方便畢業生有人提攜啊。真是有做官發財的目的話,北京有很多專科學校,進入法律系可以在法律學校學習,進入經濟系可以在商業學校報考,又何必要來北大呢?

所以各位要抱定宗旨,為了尋求知識而來。宗旨定下來,事情就都進入軌道了。各位在這裡學習,或者三年,或者四年,時間不是不少,如果能珍惜時間,努力學習,那麼會有很大的成就。如果只是為了發財做官,宗旨就是錯誤的,那麼就會出現問題。平時不努力學習,臨考試時再熟讀講義,不考慮有沒有獲得知識,只掙分數的高低。

考試一完,就把書都扔在一邊,混個三四年,有了文憑,藉著這個在社會上走動,這豈不是與進入大學的初衷背離了嗎?虛度光陰,毫無學問,是耽誤自己啊。現在各位如果不在這個時候打好基礎,勤奮學習,則如果將來為生計所迫,擔任講師,則一定會耽誤學生的啊。進入官場,則會耽誤國家,這是貽誤別人啊。誤人誤己,誰又願意這樣呢?所以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2 我希望大家砥礪德行

現今的風氣越來越苟且敷衍,只顧眼前,道德淪喪,北京社會尤其是這樣,敗壞德行的事情,比比皆是。不是德行根基牢固的人,少有不被這種風氣汙染的。各位在大學學習學業,應當能約束自己,愛惜自己。國家的興衰,要看社會風氣是高尚還是低劣。如果都流於這種風氣,前途不堪設想。所以必須有卓越的人士,以身作則,盡力矯正頹廢的社會風氣。各位作為大學學生,地位是很高的,理應承擔這份責任,不能推卸,所以各位不光要思考如何提升自己,更必須要成為他人的榜樣。假設不修德,不講學,和頹廢的社會風氣同流合汙,已是侮辱自己,更何談成為他人的榜樣。

3 我希望大家敬愛師友

教員教授知識,職員服務大家,都是為了大家學習的便利,大家總不可能無動於衷?所以應該以誠相待,尊敬有禮。至於同學住在一起,尤其是應該互相關愛,這樣才會有互相交流學習的效果。不光要開誠佈公,更要互相勉勵

,都在北大,則要榮辱與共。如果有同學道德有問題,舉止有不當,社會上遭到批評,即使你自己德行合體,也難以辯解,所以大家更要互相勉勵。

蔡元培先生對於大學生的幾點希望(一)

寫在後面的話:一個人的成長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影響,而自我教育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求關注,愛你麼麼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