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人物」屠红燕:母亲相信丝绸在未来一定有出路,她穿丝绸,她爱丝绸(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当代浙商史。

40年来,浙商英雄辈出、灿若星河,他们用水滴石穿的韧劲和敢为人先的胆识,不断突破边界、创造奇迹,推动和参与了这个国家经济崛起和社会变革的历史,留下了浙江特色的特殊印记。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浙江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省广电集团等单位共同推出“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电视访谈,充分展示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和巨大成就,引领广大民营企业传承民营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发扬传统、继往开来,在“推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征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系列专题片《40年40人》通过对当下40位活跃度高、代表性强的浙商展示,体现新时代浙商精神的同时,呈现浙商群体在追逐新时代“中国梦”使命征途中的坚定信念和理想抱负。

今天,浙商头条推出《40年40人》专题片及采访实录第15篇,由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讲述母亲沈爱琴的创业故事,致敬传奇浙商万事利集团创始人沈爱琴。

专题片总策划 | 庄克伟

她是一代“丝绸女”

半生心血引领丝绸行业的复兴

她是一代女浙商

丝路跋涉 用行动书写浙商传奇

斯人已逝 薪火相传

「统战人物」屠红燕:母亲相信丝绸在未来一定有出路,她穿丝绸,她爱丝绸(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

嘉宾:屠红燕(沈爱琴女儿) 主持人:王津津

精彩看点

八十年代,母亲当厂长。被面卖不掉,然后她自己就背着麻袋,就坐火车就到北京王府井大街去。

母亲她有一种追求,她觉得丝绸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一定是有出路的,一定是中国的奢侈品,这是她无论在最困难的时候、无论在什么时候,她一直认定的。所以她自己从来就是穿丝绸,她爱丝绸。

无论对国家、对这份事业、对这个产业,永远充满一颗感恩的心,面对过去和未来。我想母亲一定会希望我说这个话,而且真正地从心底里,我也认同母亲所做的一切。

——屠红燕

「统战人物」屠红燕:母亲相信丝绸在未来一定有出路,她穿丝绸,她爱丝绸(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

访谈实录

「统战人物」屠红燕:母亲相信丝绸在未来一定有出路,她穿丝绸,她爱丝绸(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

2016年8月2日,万事利集团创始人沈爱琴因病逝世,享年71岁。这一年,改革开放三十八载,万事利匠心四十一年,一丝一缕,春蚕心血,至此方尽。1975年,30岁的沈爱琴带领22位“洗脚上岸”的农民创办杭州笕桥绸厂,踏上创业之路,她既是厂长,又是销售员。

沈爱琴:当时我办厂的时候,一分钱都没有的,我是3600块钱换了预制板、换了流板、换来了破织机,这样起家的。我就要解决农民致富,要过上幸福的日子。

屠红燕:我在五岁的时候,我记得母亲就带着我到那个车间去,只听到耳边就隆隆的那种机器声,特别响,现在我都能回忆起来。那个梭子一放进去,它就左右来回、经纬交织,这就叫梭织机,所以那个声音非常的响。

「统战人物」屠红燕:母亲相信丝绸在未来一定有出路,她穿丝绸,她爱丝绸(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

这张照片应该是我母亲八十年代(当)厂长的照片。我们那个时候织的是被面,有五彩被面,有七彩被面。被面卖不掉,然后她自己就背着麻袋,就坐火车就到北京王府井大街去。

沈爱琴:我们坐火车出去,我们坐在人家的屁股底下的,我去睡他们的地下室的。

屠红燕:什么人都不认识,但是她(母亲)就拿着一张(产品)的一个证书,说我这个被面、我这个生产是达到我们的国家标准的。人家看了她的产品这么好,然后(母亲)说你们就卖了才给我钱好了,不卖不要钱。就母亲她有这种意识,所以才打开了北京市场。

「统战人物」屠红燕:母亲相信丝绸在未来一定有出路,她穿丝绸,她爱丝绸(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

王府井的第一桶金,也是万事利迈向全国的第一步。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忙着扩大生产,但沈爱琴却敏锐地意识到了潜在危机,下决心大胆进行技术改革。1991年,她举债5000万,从日本引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喷水织机。

「统战人物」屠红燕:母亲相信丝绸在未来一定有出路,她穿丝绸,她爱丝绸(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统战人物」屠红燕:母亲相信丝绸在未来一定有出路,她穿丝绸,她爱丝绸(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

凭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不断的技术改革大获成功,笕桥绸厂完成了第一次产业升级,成为综合性丝绸服装制造商。1993年3月,万事利轻纺工贸集团公司成立。

「统战人物」屠红燕:母亲相信丝绸在未来一定有出路,她穿丝绸,她爱丝绸(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统战人物」屠红燕:母亲相信丝绸在未来一定有出路,她穿丝绸,她爱丝绸(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

美好的愿望背后,是不断开拓创新,万事利从产品制造开始走向文化创造,时刻寻找向世界展示中国丝绸的机会。2000年,万事利成为中国丝绸行业唯一赴美大使,参加中国文化美国行系列活动。

沈爱琴:我们不止在做丝绸,也是在做丝绸文化,因为我们是丝绸之府,所以我把丝绸做好做大,用心在做、用感情在做、用五千年的历史在做。

「统战人物」屠红燕:母亲相信丝绸在未来一定有出路,她穿丝绸,她爱丝绸(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统战人物」屠红燕:母亲相信丝绸在未来一定有出路,她穿丝绸,她爱丝绸(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
「统战人物」屠红燕:母亲相信丝绸在未来一定有出路,她穿丝绸,她爱丝绸(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

所以就像这张照片,2008年,万事利的青花瓷,我们的颁奖礼服就入驻了北京奥运会,确实也火了一把,从此青花瓷就是礼服的代名词了。

「统战人物」屠红燕:母亲相信丝绸在未来一定有出路,她穿丝绸,她爱丝绸(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

从产品、文化到品牌,沈爱琴和女儿屠红燕联手,一次次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国丝绸魅力。她深谋远虑,更懂得适时放手。她早早把女儿送去日本纺织厂做一线工人,回国后,让女儿从基层业务员、营销代表干起,历经十八年磨砺。2012年,正式将万事利的接力棒交给屠红燕。

沈爱琴:我专门在想,我18岁在当干部了,我是很跳了。我妈妈18岁生我就35岁,35岁我看到我妈妈什么都不行,都老太太了。我现在70岁65岁都到了,我为什么还不放权。女儿45了,我先示弱、跌倒再征求女儿意见,放心、放权、放手、放开,所以我女儿超过我了。所以我相信我们国家也是这样,一代超过一代,一直有希望的。

屠红燕:沉甸甸的责任。

王津津:怎么理解?

屠红燕:因为(万事利)三十六周年,我们正好那个时候,母亲也想着要把接力棒交到我手上,我们集团那个时候也正好面临着拆迁那一年。我也经过执行主席这五六年的历练,她也觉得应该把这个权力交给我,也放心交给我。

「统战人物」屠红燕:母亲相信丝绸在未来一定有出路,她穿丝绸,她爱丝绸(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统战人物」屠红燕:母亲相信丝绸在未来一定有出路,她穿丝绸,她爱丝绸(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

四十年来,一路走过来,万事利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万事利更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所以我们两代人,对这个时代都一样充满感恩。所以无论对国家、对这份事业、对这个产业,永远充满一颗感恩的心,面对过去和未来。我想母亲一定会希望我说这个话,而且真正地从心底里,我也认同母亲所做的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