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上看,通過長期大量發行新股擠泡沫,能讓A股重新擁有價值投資嗎?

資深韭菜根


通過長期大量發行新股擠泡沫,結果會導致更多更大的泡沫。

A股的泡沫,不在於股票的數量,而在於股票的質量,更在於制度的建設。

所有資本市場都是有泡沫的,沒有泡沫就不成為資本市場,這是一個基礎。

美國股市就沒有泡沫嗎?谷歌股價1092美元,市盈率34倍,你能說它沒有泡沫嗎?或者谷歌已經無法再像原來一樣的高增長,進入低增長,那麼它就是有泡沫。但這種泡沫,依舊是健康的合理的泡沫,因為市場會自發進行調整。而且,美國有完善的做空機制,如果上市企業財務造假,那麼很快就被做空機構瞄準,然後給予重擊;之後,美國有完善的索賠制度,如果上市企業造假,被做空機構發現,或者是監管機構發展,而導致投資者損失慘重,那麼投資者可以通過集體訴訟,得到合理的賠償。

A股市場,不在於股票數量不足,而在於上市公司質量不高、制度建設的不完善。

美國股市經過100多年的發展,現在三家交易所總的上市公司也就七八千家。而中國A股價上新三板,都一萬多家了。(納斯達克相當於國內的新三板)。

上市公司質量優劣,是市場自發淘汰的。有價值的上市公司,投資者當然願意長期持有,伴隨企業的快速發展,投資者分享增長紅利。但如果是沒有價值的上市公司,在海外很快被投資者摒棄,最終退市了之,這樣“剩者為王”,能夠留在資本市場上的,絕大多數都是優秀的企業,所以國外股市能夠成為一個國家經濟的“晴雨表”,因為基本上都是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代表著一個行業發展的最新趨勢。

俗話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資本市場也是這樣。沒有價值的企業不退市,不但佔據了有限的資源,還遏制了新的優秀企業的進入。

更關鍵的是,上市不能僅僅是衝著圈錢去。不僅僅融資很重要,上市之後對投資者的回報更重要。

因為整個市場不太健康,讓投資者也只能在不太健康中大家抱團炒小、炒差、炒新。只要是新IPO企業,股價在短期之內必然暴漲,這種投資模式本來就是不健康的。因為相對於已經上市的同行業,新上市企業的市盈率很快被炒到天際,這樣又為A股製造了新的泡沫。然後新IPO企業,在上市初期股價暴漲之後,必定進入下行通道:長期下跌,這是對炒新者的最佳警示。但其實沒有幾個人會關注這種現象,他們總認為有新的“接盤俠”在等著。其實每一次新股上市,都在製造一次新的泡沫。

所以通過長期大量發行新股,不但不能擠壓泡沫,反而會製造了更多的泡沫。

泡沫總是合理存在的,要擠壓A股東泡沫,還是在制度建設上做文章。


波士財經


發行新股擠泡沫的思路沒有錯,前提是,有進就有出,如果只進不出,不僅起不到擠泡沫的作用,反而會泡沫越來越多,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股市的情況,最核心的不是增加多少新的企業,而是垃圾企業怎麼離開市場的問題。因為,垃圾企業過多,不僅會讓股市的肌體長期處於發黴狀態,讓股市的肌體整天吸收垃圾發出的臭味和毒素,而且,會讓新進入股市的優質公司,也會在垃圾公司的影響下,“近墨者黑”,最終也變成垃圾公司。

所以,必須用一段時間,集中整治一下垃圾公司,讓垃圾公司能夠儘快退出市場。在此基礎上,再通過新股發行,讓更多優質公司進入到市場,發揮良幣驅趕劣幣的作用。在退出機制沒有真正建立,垃圾公司仍在市場興風作浪的情況下,大量發行新股,風險是相當大的,傷害也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形成良好的退出機制,發行新股才會真正起到淨化市場、改善市場生態、提高投資者回報率的效果。


譚浩俊


你這個問題真要從兩個不同角度分析,一個是經濟角度;另外一個就是股市角度;下面跟大家逐步分析。

第一:從經濟角度分析;

中國經濟是直接跟全國企業收入有關,各大企業營業收入高納稅高,提高中國經濟GDP收入,經濟數據走好;所以國家為了幫助各大企業更好的發展,擴大發展創新,為了幫助各大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成立了股市;如果各大企業都向銀行借錢,銀行哪裡有這麼多錢,利用股市向全國老百姓投資者借錢。

從經濟角度來看長期大量發行新股是好事,每上市一家公司也就是幫助了一家企業解決融資困難的問題,越多上市越好,這樣給上市公司給以更好的發展空間,讓這些上市公司資金充足自主創新做大做強,從而可以提高中國經濟。但長期大量發行新股對於股市不是擠泡沫,還是造泡沫!

第二:從股市角度分析;

從股市角度分析,長期大量發行新股是製造泡沫而不是擠泡沫,所以長期大量發行新股就是對股市最大的利空。

第一就是大幅抽血,大量發行新股最直接影響就是從股市投資者們口袋拿錢,股市的資金都被大量上市公司抽走了,股市緊缺資金你覺得股市能好起來嗎?資金就是股市的血液,假如一個人完全就是靠血液支撐著人體,股市也是一樣的。

第二就是大量新股一上市就是泡沫,在發行新股定價市盈率在30倍左右,隨後一旦上市後得到爆炒,拉個幾倍後漲幅在開板,一開板就是上100多倍的市盈率,嚴重好破,等投資者一進去就開始殺跌,馬上又讓股票價值迴歸出現持續殺跌,這就是股市泡沫形成者,發行新股就是泡沫製造者。


通過以上從兩個不同角度分析,長期大量發行新股對於經濟體是好的,這也是經濟體希望更多公司上市;長期大量發行新股對於股市是最大利空,是泡沫製造者,而不是擠泡沫,不但不能是A股實現價值投資,我覺得對導致A股推向萬丈深淵,推到從來的邊沿;所以長期大量新股發行對於股市是最致命的東西,想要股市走好,必須控制新股發行速度。不然一切都是免談,始終改變不可A股跌跌不休的現象。


老金財經


問題提的有點奇怪?應該是投資價值吧?

個人認為現行體制的A股,對散戶是沒有投資價值的,可能只是利用價值?對有產階層、能參與風投並最終上市的投資者來說,或許有那麼一些所謂的投資價值?但與廣大散戶無關?比較典型的例子,上市公司的定投是否利益輸送呢?為什麼現存的散戶股東沒有參與權呢?

機構大戶公私募基金或許有投機價值,因為持有者的最終目的是套現,贏取利潤,但只有引誘接盤者才能兌現?

二級市場接盤的散戶股民,其股票持有成本是所有股東中最高的,暴跌來了第一個被套的就是高成本持有者的股民。現在竟然要拼命擠泡沫?什麼起點論、什麼藍籌績優、長期持有……,全都可以不認賬?因為股市有風險?

IPO不能停,因為參與、相關各方,好人壞人都盯著股民的錢袋子呢?擠泡沫把股民擠死了、擠跑了怎麼辦?好像所有的錢,都是股民基民買單的吧?

或許有人想推倒重來?直至兩年期限到來,屆時那個什麼什麼的就水到渠成了?


nfsshtwfhczsfhhfdxx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整明白,發行新股的本質是什麼。對股市而言,這就是抽血,從股民的口袋裡掏錢,送給上市公司。對上市公司而言,這其實就是向股民借錢,來發展生產。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可A股的上市公司有多少規規矩矩還錢的?有償還能力的不還,沒償還能力的就更不還了。欠錢的是大爺,借錢的股民反倒成了孫子,成了被反覆收割的韭菜。難道這就是保護股民利益?

專家的觀點是,抽血是新陳代謝,別人信不信我管不著,反正我堅決不信。就算是新陳代謝,那你自身也得有造血功能啊,不然就這樣不停的抽下去,早晚還不抽乾、抽死。

抽血是不是擠泡沫,我不懂,但我依然頑固的認為,癌症病人去化療,那就是花錢買罪受,最終錢沒了,人也沒了。


博陸山人


不能,我認為通過長期大量發行新股就能擠泡沫這個根本就是一個假命題。A股推行的審核制,不是信息披露充分即可的註冊制,在目前A股這種審核制下,企業業績不達到一定的標準根本過不了會,也因此造就了相當部分的企業為了上市,拼命往自己身上擠業績,甚至透支未能幾年能看到的訂單,先把臉打腫瞭然後成功上市,但是上市後卻頻現“次新股業績魔咒”——上市前業績高增長、上市後當年或次年業績就開始變臉告別高增長,陷入衰退,乃至虧損。

試問,就這樣的市場格局,怎麼能讓市場泡沫降下來呢?相反,伴隨這些業績變臉的次新股越來越多,並且以A股特色的新上市就先來一波44%+N個漲停板的炒作模式,只會讓市場的泡沫加劇。要讓A股重新擁有價值投資,首先要從源頭的IPO和借殼上市的企業身上嚴抓,而且這只是第一步。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近幾年來,新股發行數量和速度已經很大了。這也就是為什麼股指一直在低位的原因之一。問題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新股的加入對股市的擠泡沫,另一方面是,既有的老股票本身還存在泡沫化繼續的情況。

很多人說,中國的股市不能正確反應經濟,實際上它很正確的反應了我們在原地踏步,和偶爾抽風的客觀情況。

當兩天前,上證重回熔斷底的時候,其實已經對2016熔斷底之後發行的新股市值對既有的市值進行了擠泡沫。

這個市場的情況,遠不是市值有沒有泡沫的問題。就算6倍市盈率的股票一樣存在著你持有6年是不會有市值翻番的可能。這才是泡沫中最重要的部分。這也構成了股市只能靠新股的市值不斷去填充也不會有較為合適的股指的上漲。當然了,從開始的滬8股到現在的滬市近兩千個股票,要說市值沒擴大吧,總是一直在擴大。但,要是新股發行速度低一些,恐怕股指形態還會更難看些。也就是十年前媽媽30,十年後,媽媽要能像上證綜指那樣就好了。

每一個上市公司缺少增值的能力,和分享這種增值,那麼,股指也就那麼個情況了。還能咋的。偶爾的抽風,不過是人來瘋。其實就2005年以前的形態和2005年後來說,我們很方便的看到了人性當中最為瘋狂的一面。就是說,要是把2007年和2015年的兩個波峰砍掉,上證的運行情況看起來會更為成熟。


大舟財經觀


泡沫會越來越多。新股發行伴隨著的是沒完沒了的解禁股。現在的新股,發行的時候本來就是溢價20多倍發行,由於特殊的規則與投資習慣,新股上市後無一例外的猛炒一波,10幾個一字板的是常有的事,基本上,新股到開板的時候市盈餘都是好幾十倍!


即便到了一年後首批原始股解禁,也是遠遠高於發行價!什麼概念呢?原始股東的成本相對於眼前的股價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你說說這些飢渴的原始股東會怎麼幹?減持套現啊!老婆還在還在太平洋對岸等著享受呢。可不得拼命割股民的韭菜嗎?

有這麼一批空手套白狼的爺拼命的往外運錢,安股不跌才怪呢。看看這幾年的減持套現規模,多的不計其數了。換個角度看,這不正好說明a股泡沫越來越大了嗎?如果低估的話,他們作為最瞭解公司內情的人,怎麼會捨得把便宜籌碼給散戶呢?


用戶5766054324


長期大量發行新股來擠泡沫有點可笑,這裡面的邏輯就是公司批量上市,然後任由市場野蠻發展,最後劣質公司退市。

這裡面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企業大量上市的話市場根本承受不住,投資者的錢不是大風颳來的。上市之後殺估值,股民的利益誰來保護。況且,現在股票的退市手段並沒有多樣化,上市的遠多於退市的。

長期這樣的操作,大量壞公司還是就在了市場。如果新股發行速度一加快,很多公司會進行財務造假來創造條件去上市。

股市有投資價值不是靠數量,A股發展了不到30年的歷史,已經上市三千多家企業,這速度已經傲視全球。但是,目前A股上市公司有投資價值的還是比較稀缺。

外國股市對新股發行的要求較低,只要他們申報企業的真實情況,好壞由市場來決定,所以不乏公司一上市就破發。不過,不同的股市機制和文化都不同,如果我們生硬照搬是不可取的。

當然了,現在有個矛盾是監管層想盡辦法去保護投資者,但正是這種保護干擾了市場,最後是出力不討好。


小兵一枚


讓股市從投機市場迴歸投資市場本無可厚非,但通過大量超發ipo來揮發市場財富,剝削中產階層的做法值得商榷。

自打劉主席高舉清除IPO堰塞湖大旗,創造了一個個世界IPO奇蹟和記錄,雖然創造了一大批億萬富翁,但是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卻付出了數不盡的血與淚,付出幾年或幾十年積累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