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讀一分:這句話很好的解釋了馬太效應和墨菲定律對生活的影響

閱讀充實生活,知識愉悅身心。

今天跟朋友們分享的一句話屬於民間諺語: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意思就是說:美好的事情不會同時發生,而倒黴的事情從來不止一件。

這句話有版本說是出自王羲之的對聯,另一版本說是出自《水滸傳》。

古人的“福禍觀”總是帶著一些命運的色彩,跟前篇中《太上感應篇》的“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有些類似,但是意味又有些不同,似乎帶了一些“預防”的智慧。

這句話也很好的解釋了一部分馬太效應和墨菲定律。

多讀一分:這句話很好的解釋了馬太效應和墨菲定律對生活的影響

馬太效應簡單說來,就是某個領域中,強者會變得更強,弱者會越來越弱,另一種民間的說法就是富有的人更富有,窮人會更貧窮。我們今天分享的這句諺語卻只符合一部分,就是“倒黴的”那一部分。

畢竟我們中國人的哲學和西方不太一樣,也更符合我們自己的生活,這裡說的”福“不會變更多,甚至會轉化,而”禍“卻不會減少,甚至可能會接二連三發生。

屋漏偏逢連夜雨,喝口涼水都塞牙的日子可能許多過來人都經歷過。

這個理念又符合墨菲定律的一部分:好的事情可能會變壞;如果壞的事情會發生,它就大概率會發生。

用在“倒黴”這件事上非常合適。

我們不能斷章取義,尤其要注意三個字“有可能”,這是概率,並不是一定會發生。

多讀一分:這句話很好的解釋了馬太效應和墨菲定律對生活的影響

​繼續講我們中國古人的哲學。

許多古諺語都是用對比的語句形式組成,比如”陰陽“、”天地“、”乾坤“、”福禍“,這個世界就是二進制的世界,事物都有正反兩面,對立又統一,古人早已經深刻的認識到了這一點。

這裡對”福禍“的論斷,就是古人一分為二的觀點,也是提醒人們保持對生活的一種平常心態。

為什麼平常心態這麼重要呢?

“好事”發生的時候,人們容易得意忘形,驕傲自大,從而犯錯。

​舉例說明,許多朝代的開國功臣,被封賞王侯之後,位極人臣,家財名譽等等都有了,但是後來卻沒有幾個好下場的,比如韓信叛變,這就是福轉禍。

而“倒黴事”來的時候都是一連串,人們又容易在這種人生的低谷中喪失自信,變得自卑與頹廢,跟我們現在的“喪”文化類似。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幾個例子就很貼合,幾個主角得病之後的際遇,整個家庭的經濟幾乎都崩塌了。

多讀一分:這句話很好的解釋了馬太效應和墨菲定律對生活的影響

(網絡圖片)

​最後說回平常心。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隻是普通人,平凡人,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也都是以平淡為主。

但是平淡中也有各種“福禍相隨”,雖然沒有大波瀾,想要掌握生活的智慧也不容易,心態很重要。

平常心面對人生的起伏,在高處時把別人當人,會躲過明槍暗箭;在低谷時把自己當人,也會慢慢走出困境。

就像開篇講的謹慎小心,謙卑生活,這是“預防”的智慧。

今天就分享這些,下期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