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社會風氣下滑,最奢侈莫過忠孝仁義,叔叔竟攆八十歲老父出門

中國曆來是禮儀之邦,幾千年來以儒學治國,對孔孟之道嚴格遵守。從道家創始人老子編撰《道德經》、西周初年周公旦編撰《禮記》,後人稱之為《周禮》,這兩位聖人都是因為當時社會所需編寫此書。老子寫作《道德經》是受秦國函谷關關令所請;周公旦著作《周禮》是因為政治需要,周初有諸侯國八百,沒有禮法章程肯定不行。於是,道德一說由此產生。

金錢社會風氣下滑,最奢侈莫過忠孝仁義,叔叔竟攆八十歲老父出門

道德思想的核心體現在兩個極端,即所謂的“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當先”。古人認為,百善莫過於孝順父母,萬惡莫過於亂搞男女關係。但是對於今天這樣的社會,這兩條道德底線都被現代人觸碰了。很多年輕人沒有道德底線,婚前、婚後與多人發生性關係,殊不知,婚前性行為對婚後的幸福生活和家庭造成極大的破壞和影響。婚姻關係和男女交往的關係赤裸裸的金錢和利益的交易,根本將道德和信仰拋之腦後。

金錢社會風氣下滑,最奢侈莫過忠孝仁義,叔叔竟攆八十歲老父出門

百善孝當先,我採訪了很多老人,他們跟我說後悔生孩子,後悔生幾個孩子,他們說養大一個孩子需要花費大量的經濟、精力還有時間成本,最終孩子長大還不孝順,讓很多老人寒心。我又採訪了很多新婚小夫妻,他們也都不願意生孩子,儘管經濟條件好,他們認為生孩子是累贅。可見,現在金錢至上的世界觀造成父不慈子不孝的尷尬局面,社會風氣極差。

金錢社會風氣下滑,最奢侈莫過忠孝仁義,叔叔竟攆八十歲老父出門

中國有二十四孝行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晉代的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家喻戶曉。有一天,王祥的繼母生病,突然想吃魚,但是大冬天河床已經被冰雪凍住,沒有打魚船,更加不能垂釣,王祥為了給自己的繼母吃魚,他將衣服脫了,用自己的體溫融化冰塊,給繼母捉魚,這就是臥冰求鯉。而且,王祥繼母此前對他並不好,但是王祥以德報怨,像生母一樣孝敬她,王祥繼母終於被他感動,王祥的孝行感天動地,一千多年來成為佳話。

現實中,很多不孝順老人的子孫,但是他們往往在老人的生活上苛刻,或者虐待老人,這種事情屢見不鮮。但是我的叔叔竟然公然不贍養我的爺爺,他的父親。房子是我爺爺年輕時候修的,現在老人八十歲了,他要趕走他的老父,這樣的人天理不容!90後作家、二月河學生呼籲社會風清氣正,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