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一點,小一點”的草根開店策略|開店筆記

無論是跟線下學員還是線上社群成員交流的時候,我都會反覆強調一點,開店要慢點,不著急。準備好了再開,沒準備好就不開。

為什麼要慢?有兩個原因:

  • 開店前很多東西要準備,比如項目的選擇,產品的打磨,各個商圈的熟悉,目標消費者的更深入瞭解,競爭對手的瞭解。。。這些事情需要有意識有目的的去了解,不是一兩天可以完成的,需要時間。


  • 開店後也要慢,要給自己成長的時間和空間。人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這個結論我覺得不用討論了。學習到的東西未必是自己的東西,要經過實操一遍,才能真正變成自己的;實踐過程中總不會一次做對的,那就需要試錯,這個方法不行,試試其他方法,一遍一遍嘗試,糾正,再嘗試。你看,這些都是一個個過程,都需要時間。


既然如此,假如你的店開了,也不要急著放棄,過早放棄了,就真的失敗了,因為損失的不僅僅是開店的金錢投入,更是老闆自身的能力成長。

成長,不是你知道一件事情不能做,而是要知道為什麼不能做,理解背後的底層原因,更要知道如何做才能夠做起來,一正一反折騰兩遍才能悟透成功或者失敗的關鍵因素。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第一個店在及其艱難的情況下依然維持了一年是很值得的一件事情:

  • 從高成本低盈利的困境中,知道了開店的成本在開店後是很難降的,降成本應該是開店前要做的事情;
  • 從與廚師鬥智鬥勇的過程中,懂得了自己把控產品的重要性,所以才有了後來不遺餘力的產品研發;
  • 從落後的運營模式不斷調整中,瞭解了一個店產品很重要,但是模式更重要,因為模式決定了規模擴張的可能性;
  • 從虧本到盈利的折騰中,知道了自己原來可以改變很多東西,命運可以自己控制,而不是一個平臺或者一個領導。



“慢一點,小一點”的草根開店策略|開店筆記



但是,慢一點是有條件的,假如下一月房租都付不出去了,人員工資發不出來了,原材料也買不起了,那堅持是很痛苦的。

所以,不僅要慢,而且要小。

“小”的意思是開店的投入要在自己的風險承受範圍內,生意不好,心態上依然可以不緊不慢,找原因,想辦法,用時間換空間。很多老闆之所以過早放棄並不是找不到解決辦法,而是有辦法卻沒有時間實施了。

開店,無非就是顧客,產品,價格,宣傳,活動,資金,資源等要素的重新組合,或者曝光,進店,轉化,留存的重新梳理,問題一個個排除,流程一個個梳理,總會找到問題所在,找到問題了,解決辦法也會跟隨著出來,營業額提高也很快。

前段時間我說過的我那朋友的烤紅薯板栗的店,我11月初去的時候平均一天四五百,經過一個月的調整和努力做到了1000左右,前兩天他告訴我,那天營業額突破1500了,前後也就兩個月時間。


“慢一點,小一點”的草根開店策略|開店筆記



他能堅持兩個多月下來就因為房租不貴啊,4000一個月,他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現在做起來,說話聲音都大了很多,發過來的句子都感覺到是渾身在“得瑟”。

不過,這時候不得瑟,啥時候得瑟?!

我忍了,祝賀也不動聲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