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價近百倍賣資產 騰信股份“求生心切”遭問詢

為避免連續三年虧損而暫停上市,“狂賣”資產的騰信股份正上演著一出“生死時速”,只是,一連串蹊蹺的交易已引發深交所的注意。1月2日,深交所發出2019年首份問詢函,要求騰信股份就2018年末轉讓雲微星璨35%股權一事予以說明。

從交易細節來看,“求生心切”的騰信股份似乎亂了陣腳——公司在2018年底以超高增值率轉讓參股公司股權,設置了超預期的支付節奏,變更了負責年報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高管團隊亦變動頻繁,這些都被深交所看在眼裡、一一問詢。而能否回答好深交所這份問詢函,將是騰信股份完成這場“生死時速”所需面對的首個關卡。

超高溢價賣資產

2018年12月28日,騰信股份發佈公告稱,將持有的參股公司雲微星璨35%股權轉讓給神州中金,並已收到全部股權轉讓款5200萬元。

雲微星璨近百倍的資產增值率立即引起深交所關注。據公告,雲微星璨截至2018年9月30日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賬面值為151.98萬元,此次交易中,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賬面評估值為1.5億元,評估增值率9795%。

對此,深交所要求公司結合雲微星璨的歷史經營情況、行業特點、業務持續經營能力、經營風險及其他相關因素,說明估值報告中選取的可比對象、 估值方法、參數及指標的合理性和公允性。

2015年,騰信股份以1000萬元取得雲微星璨35%股權。時隔三年,在雲微星璨2017年及2018年1月至9月淨利潤均虧損的情況下,公司仍獲得近百倍增值,並以5200萬元將35%股權出售,不得不令人心生疑惑。

巧合的是,神州中金曾在2018年10月受讓騰信股份參股公司火鉗劉明8.6637%股權,接連兩次承接上市公司出售資產,神州中金為何如此“配合”?

更有意思的是,在上述交易中,神州中金在打款方面還特別積極,火鉗劉明8.6637%股權和雲微星璨35%股權合計交易價款為8200萬元,截至2018年12月28日,神州中金已全部支付。

而按照其協議約定,雲微星璨35%股權轉讓款分兩期支付,第二期股權轉讓款自工商變更登記完成之日後,且不晚於2019年6月30日支付;火鉗劉明8.6637%股權轉讓協議約定,股權轉讓款分三期支付,第三期股權轉讓款自工商變更登記完成之日後,且不晚於2019年3月31日支付。可事實上,上述股權均未進行工商登記變更。

“自救”難題仍待解

如此蹊蹺的交易,或許與騰信股份迫切扭虧的現狀有關。資料顯示,騰信股份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虧損,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繼續虧損6550.76萬元。根據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若公司2018年度審計報告最終確定為虧損,深交所或暫停公司股票上市。

據瞭解,騰信股份主營業務是為客戶在互聯網上提供廣告和公關服務。公司於2014年9月登陸創業板,上市不到一年,最高股價曾漲至73.16元/股(前復權)。此後一路跌跌不休,截至昨日收盤,騰信股份最新股價為8.23元/股,總市值31.6億元。

受公司及實控人單位行賄罪的負面影響,在此期間,騰信股份曾三次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均以失敗告終。不過,2018年6月,公司股東特思爾引來國資戰投助陣似乎送來一線生機。據公告,特思爾向青島浩基協議轉讓所持公司股份576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5%,每股轉讓價格為8.15元),青島浩基由此成為騰信股份第二大股東。青島浩基的控股股東為青島全球財富中心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青島市嶗山區財政局。

隨著國資戰投加盟,騰信股份自2018年10月開始陸續轉讓參股公司股權及債權,進入扭虧衝刺期。可過於激進的交易手法已引來監管關注。

深交所在上述問詢函中進一步關注公司2018年業績情況。據公告,上述三次股權或債券交易,預計對2018年利潤帶來積極影響。對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出售股權債權的會計處理,預計對公司2018年度淨利潤產生的影響,以及是否存在通過出售資產調節利潤規避退市風險的情形。

在退市風險加劇的情況下,2018年12月以來,騰信股份董事、獨立董事、副總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變動頻繁。其間,公司還更換了負責2018年年報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對此,深交所也進一步追問背後原因,以及是否對公司日常經營構成重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