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市場涼涼,今年誰還在買房?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到底有多值錢?

一張圖告訴你↓↓

新房市場涼涼,今年誰還在買房?

就這麼一張簡單的圖,沒有來源,沒有發佈機構,最近卻在財經領域傳的沸沸揚揚。

如果假設這張圖上的數據是真的,那麼,中國房地產總市值達65萬億美元,而美國、歐盟和日本房地產總市值只有60萬億美元。

這個數值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已經超過了美國+歐盟+日本三個地方的總數!

由此可以看出,在過去20年間,中國人經歷了一個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造房運動和以房造富運動。

1998年,中國的商品房銷售面積只有1.22億平方米,到了2017年增長為16.9億平方米;1998年的商品房銷售總金額是2513億元,到了2017年增長至13.4萬億元。

過去20年,中國的商品房銷售面積和總額分別增長了14倍和53倍以上。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以價格推動國民經濟持續了20年的增長和繁榮,是我國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

而如今,國家正在拉緊韁繩,試圖讓這隻巨獸緩一緩。

全國樓市調控政策頻發,對新房市場的衝擊首當其衝。在各路媒體的報道中,“涼涼”都是剛剛結束的“金九銀十”的主旋律。

新房市場涼涼,今年誰還在買房?

雖說“買漲不買跌”是購房者普遍的心理,但在市場走低的情況下,仍有購房者持幣入場。2018年,誰還在買新房?

1、59城成交下滑

新房市場的“涼涼”,從成交規模上可以得到直觀的體現。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全樣本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1-9月,全國成交套數同比下滑的城市是59個,佔比高達60%;而同期成交套數上漲的城市,僅有39個。這意味著在重點城市,成交下滑的情況比上漲更為普遍。

新房市場涼涼,今年誰還在買房?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交下滑TOP15城市中,杭州的出現讓人有些意外。數據顯示,剔除保障性住房後,杭州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數同比下滑46.63%,近乎腰斬;成交面積下滑41.91%,跌幅超過4成。

新房市場涼涼,今年誰還在買房?

潮水褪去,才知道誰在裸泳。2018年1-9月,在成交套數上漲TOP15的城市中,絕大多數分佈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

新房市場涼涼,今年誰還在買房?

而上漲名單中的榜首合肥,是一眾城市中的異類。位居14個全國性高鐵樞紐城市之一,以京東方、科大訊飛、晶合等為龍頭的產業加持,2030年千萬人口的預期,都是合肥雖處在調控階段,但成交仍居高不下的籌碼。

2、90後買房最糾結

那麼到底誰還在買房呢?

居理新房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全國9個重點城市當中,購房者男性和女性的佔比基本持平,隨著觀念的轉變、房價的攀升,男性主導購房的傳統正在改變。

以1990年為界,在此前出生的女性,新房成交佔比普遍高於男性;在此後出生的男性,則比同年齡段的女性更熱衷買房。可見在購房人群當中,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通過買房來獲取安全感,依然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不過,在購房決策的過程中,女性普遍表現的要比男性果斷,平均決策週期僅17.7天,比男性要少想3天。

新房市場涼涼,今年誰還在買房?

另外,不同年齡段的購房者,在認購量和決策週期上也會表現出顯著的差異。居理新房成交監測的結果顯示,處在婚育年齡的80後、90後是樓市的絕對主力其次是70後,總體成交佔比接近2成。

從成交週期來看,90後稱得上“買房糾結專業戶”,平均決策週期超20天,在6個年齡段中位列第一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人們的決策週期通常會越來越短。

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購房者,在買房時分別會花多長時間呢?一張雷達圖直觀地展示出了其中的關聯!

新房市場涼涼,今年誰還在買房?

3、修煉內功是當務之急

樓市降溫、銷售疲軟,最恐慌的應該是地產商們。

過去幾年,他們憑藉高槓杆高週期,即使產品堪憂,服務跟不上,房子也會被一搶而空。而如今,樓市從瘋狂狀態迴歸正常,樓市賺快錢的時代註定就要遠去,過去那套顯然行不通了。唯有修煉內功,經營品牌,匠造產品,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