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奖博士生,这所特色鲜明的百年学府不一般!

在中国高等教育版图中,除了综合性高校外,还有一批特色鲜明且实力比较突出的省属高校。这些学校大多底蕴深厚,部分学科在行业内有很高的认可度,深受广大学子的认同,以丝绸立校的浙江理工大学就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高校之一。

千百年来,无论是驼铃声串起的深沉的大地之歌,还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都在向人们述说着“丝绸之路”上的故事。

千百年后,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之间打开了一条交流合作的新通路。

丝绸产业,再一次焕发出新的生机。

钱塘江畔,丝绸之府。杭州,有一所文脉深厚的百年学府——浙江理工大学。作为最早培养丝绸人才的摇篮,学校的发展沿革一直与丝绸紧密相连,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丝绸领域的杰出人才。

近年来,浙江理工大学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在教学与科研上均取得不俗成绩,目前已成为一所不容忽视的地方重点高校。

历史悠久,百年溯源

重奖博士生,这所特色鲜明的百年学府不一般!

浙江蚕业学校

1897年,时任杭州知府林启在西子湖金沙港畔,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官办蚕丝学校——蚕学馆。这是我国最早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也拉开了我国近代纺织教育和农业教育的帷幕。

林启秉承“振兴浙江实业,就以蚕丝业为重”的思路,创办新学,不仅拯救了当时的浙江蚕丝危机,也为中国蚕丝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诞生于清末的“蚕学馆”,虽数迁校址,筚路蓝缕,却始终坚持办学。

重奖博士生,这所特色鲜明的百年学府不一般!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世纪中叶,从蚕学馆一路绵延而来的“浙江丝绸工学院”,开始在浙江乃至全国声名鹊起。2004年,学校适应新时期发展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2006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如今,浙江理工大学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学校下设17个学院(教研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6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800余人。学校拥有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并可授予专业学位类别10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

重奖博士生,这所特色鲜明的百年学府不一般!

学科优势明显,科研基础扎实

“厚德致远,博学敦行”作为浙江理工大学的校训,一直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理工人求索前行,扎实做学问,踏实搞科研。学校目前已拥有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1个、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3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学科11个,省一流学科A类6个、一流学科B类7个,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重奖博士生,这所特色鲜明的百年学府不一般!

“先进纺织加工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成员合影

学校拥有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学校拥有3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拥有机械工程和纺织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人才济济,各领风骚

重奖博士生,这所特色鲜明的百年学府不一般!

陈文兴教授带领其团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优质的教育离不开优秀的教师。浙江理工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880余人,正高职称270余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7个,省重点文化创新团队1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青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省特级专家3人,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含重点资助)2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1人。此外,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和金沙学者。

近年来,在一批批杰出人才的带领下,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在众多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鲁迅文学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项,近五年获得省部级奖励170余项。科技工作综合指标一直稳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重奖博士生,这所特色鲜明的百年学府不一般!

教育部组织调研浙江理工大学新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同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如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本永,国家杰青获得者李秦川,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陈文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李超荣,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郭玉海,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李加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姚菊明、梁宗锁、朱祖超、金光日等,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奖助丰厚,学业无忧

重奖博士生,这所特色鲜明的百年学府不一般!

为激励和扶植博士研究生努力学习、潜心科研,浙江理工大学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博士研究生奖助服务政策,包括国家奖学金(3万元/人·年,按比例评选)、国家助学金(1.5万元/人·年)、学业奖学金(1--1.8万元/人·年)、纺织之光奖学金(0.8万元/人·年,按比例评选)、鹭涛励志奖学金(1万元/人·年,按比例评选)等多项国家级和校级奖励政策,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在校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学习待遇。

此外,博士研究生除了能正常享受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三助”岗位工作津贴外,还可享受出国(境)参加学术活动和长短期交流学习方面的资助。针对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学校鼓励其出国(境)交流学习6-12个月,并给予6-10余万不等的资助;同时,学校的博士研究生还可享受出国(境)参加短期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的资助,资助标准为1-2万元不等,数量不限。

重奖博士生,这所特色鲜明的百年学府不一般!

浙江理工大学学生参加剑桥大学短期课程项目

风景秀丽,生活丰富

重奖博士生,这所特色鲜明的百年学府不一般!

浙江理工大学下沙校区三号教学楼

“西子湖,美天下,金沙港,诵风雅。”浙江理工大学位于丝绸之府——杭州,毗邻钱塘江,占地面积2100余亩。校园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环境优雅舒适,食宿条件好,体育场、篮球场、游泳馆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带给学生极佳的学习生活体验。浙江理工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以“小舞台、大文化”为思路,以“文、雅、序、活”为特色,突出学术交流、素质拓展、文化建设,百余个社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丰富多彩的社团和文化活动传递着多彩的校园文化内涵,为“浙理”的学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广大在校研究生不仅在导师和团队的引领下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踊跃参加学术文化和学术论坛活动,而且还会适时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文体活动和社会工作,为严谨单一的学习科研增添了丰富的生活色彩,积极展现出了年轻一代的朝气与活力。

重奖博士生,这所特色鲜明的百年学府不一般!

浙江理工大学下沙校区万人体育场

重奖博士生,这所特色鲜明的百年学府不一般!

浙江理工大学姚琛团队设计的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志愿者服装

浙江理工大学地处杭州市,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通信、交通条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越来越受到高校学子的青睐。近年来,杭州还加大对高端人才的重视,对硕士博士学历毕业生在落户、租房、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是理想的就业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