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奖博士生,这所颜值与实力并存的高校不一般!

岁末年初,全国很多地方都迎来了瑞雪。

在簌簌飘雪中,许多大学校园被妆点得银装素裹、诗情画意,形成美不胜收的冬日美景,其中就包括有“最美校园”之称的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到底有多美?在校学生说它像一座花园,一路文化一路诗;中学校长说它像5A级景区;健康学院院长说“这是一个可以让人寿命延长十年的地方”。

重奖博士生,这所颜值与实力并存的高校不一般!

除了颜值爆表外,有60年办学历史的浙江农林大学实力也非常强劲。

2017年3月,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成为浙江省属高校首个;2017年8月,列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5月10日,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一举获得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列数位居新增博士单位全国第一。2018年11月14日,学校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和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8年12月,由学校黄坚钦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特色经济林重要性状形成与调控”正式获科技部立项,该项目中央财政经费高达4781万元。此外,“亚热带森林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2018年度地方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国家“111计划”)。

短短两年内,在多个重量级指标上实现突破,这是很多部属高校都难以取得的成绩。作为一所省属高校,浙江农林大学实力之强大、发展势头之迅猛,可见一斑。

历史悠久,特色鲜明

重奖博士生,这所颜值与实力并存的高校不一般!

浙江农林大学位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更名为浙江林学院,1970年7月与浙江农业大学合并,1979年2月恢复独立办学。2010年更名浙江农林大学。

经过60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

学科建设,势头强劲

重奖博士生,这所颜值与实力并存的高校不一般!

学校现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3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9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与重点培育学科5个;拥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新一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林学学科进入全国B+档;拥有一级学科学术型博士点5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项,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16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8个。

学校今年新增的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填补省内高校3个博士授权点的空白。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两个学科除浙江大学具有相应博士授权外,省属高校唯一。5个博士点都是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高度吻合的学科专业,其科研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将在浙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打造美丽乡村“浙江样板”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奖博士生,这所颜值与实力并存的高校不一般!

群贤毕至,师资雄厚

重奖博士生,这所颜值与实力并存的高校不一般!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84人,硕士生导师554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4人, “长江青年学者”1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全国林业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

此外,还有浙江省“万人计划”3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省教学名师4人、省“151人才”重点和第一层次1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6人,省级创新团队13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2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3人。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重奖博士生,这所颜值与实力并存的高校不一般!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文化传播基地、亚热带森林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平台5个,省部级创新平台28个。

重奖博士生,这所颜值与实力并存的高校不一般!

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71项,其中国家级7项,主持的“刨切微薄竹生产技术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竹林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与增汇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南方特色干果良种选育及高效培育关键技术”与“竹炭生产关键技术、应用机理及系列产品开发”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持的“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格局、碳循环及管理技术”等11项成果分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奖成果层次和数量位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在森林碳汇研究方面走在国际前沿。9月10日,新华社以《浙江农林大学:为非洲国家竹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为题,报道了学校森林碳汇研究团队发挥科技优势,积极为非洲各国提供竹林碳汇的科技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在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开花结实,为非洲国家竹产业发展贡献出了更多的“中国智慧”。

2013-2018年,实施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期间,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成效显著。5名毕业博士研究生发表一级以上期刊论文34篇,生均SCI论文6.2篇,均篇影响因子2.57,授权发明专利7项。

奖助丰厚,学业无忧

重奖博士生,这所颜值与实力并存的高校不一般!

为激励和扶植博士研究生努力学习、潜心科研,浙江农林大学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博士研究生奖助服务政策。在读博士研究生除正常享受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三助”岗位工作津贴外,还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3万元/人·年,按比例评选)、国家助学金(1.5万元/人·年)、学业奖学金(1.5万元/人·年)、校外助学基金、校外奖学金等多项国家级和校级奖励政策。

此外,各学院还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资助优秀博士生出国交流、进修,发表学术论文奖励,优秀博士毕业后优先考虑留校。

重奖博士生,这所颜值与实力并存的高校不一般!

环境优美,潜力无限

重奖博士生,这所颜值与实力并存的高校不一般!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非常宜学宜居。学校现有东湖、衣锦、诸暨3个校区,占地面积3200余亩。东湖校区山环水抱,大气开放,公园、植物园、校园“三园合一”,被誉为“最美校园”、“是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

重奖博士生,这所颜值与实力并存的高校不一般!

学校所在地杭州市临安区,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现在浙江省政府正大力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未来科技城、杭州铁路西站、青山湖科技城等重大项目和医院、教育等主要资源都在向城西集聚,向临安延伸,为学校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另外,杭州-临安的轻轨5号线已开工建设,预计19年建成通车,这将使学校的区位优势和与杭州主城区的同城效应更加明显。近年来,杭州加大对高端人才的重视,对硕士博士学历毕业生在落户、租房、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是理想的就业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