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讀杜牧詩《清明》,談改成五絕後看法

清明時節,讀杜牧詩《清明》,談改成五絕後看法​ 清明時節,讀杜牧詩: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時節,讀杜牧詩《清明》,談改成五絕後看法​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但有人認為原詩囉嗦,完全可以在保持意思不變的條件下改成五絕:

《清明》

清明時節雨,

行人慾斷魂。

酒家何處有,

遙指杏花村。
清明時節,讀杜牧詩《清明》,談改成五絕後看法

你認為原詩好還是改詩好?在我看來,談兩點看法

一、改後的詩韻律為: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顯然不符合五絕韻律。
清明時節,讀杜牧詩《清明》,談改成五絕後看法

二、改後的詩意景大不一樣:古人講“惜墨如金”,但這是在不損害內容的前提下。“紛紛”一詞,形象具體,給讀者以畫意美;“借問”與“牧童”兩句,一問一答,有人情味,若去掉就顯得生硬、冷漠,且不知答問者的身份了。


清明時節,讀杜牧詩《清明》,談改成五絕後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