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幾代人眼裡的“金地”……

改革开放40年,几代人眼里的“金地”……

改革开放40年,几代人眼里的“金地”……

賽罕區金地廣場前身為原呼和浩特市郊區政府廣場,關於“金地”的由來,附近的老住戶也不清楚,只知道地下商城是防空洞改建而成的;廣場是舉辦大型活動和居民休閒健身的熱鬧場所。

改革开放40年,几代人眼里的“金地”……

今年81歲的遊志梅老人,家住金地廣場西北角的華宇小區,她告訴記者:“在這裡生活了50多年,每天就圍著這個廣場轉。最初這裡就是一塊空地,都是土,還有些做買賣的,下雨這裡就是一片水窪,孩子們來這裡玩耍,鬧一身泥呀、水呀的。2000年的時候,廣場硬化了,老年人漸漸多起來。如今,廣場更漂亮了啦,來這兒乘涼、玩耍的人也更多了。如果沒了這個廣場,真不知道該去哪兒啦!”廣場上每天都有好多像遊志梅這樣的老人。79歲的趙亞新老人每天在遊廊裡乘涼,自從2016年這裡改造後,他和老伴就經常來這裡遛彎兒、打撲克牌,金地廣場成了他們老兩口的休閒地。

改革开放40年,几代人眼里的“金地”……改革开放40年,几代人眼里的“金地”……

的確,從2016年10月起,賽罕區對金地廣場進行提升改造。廣場用火燒板重新鋪裝,面積約2700平米,景牆為幹掛大理石,消防通道用鋁板重新裝修改造升級。新增的廊架、樹池、廣場舞臺等,使金地廣場變得更加整潔美觀。鋼結構腐蝕、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金地商城門樓也換成了具有蒙元文化的現代特色門樓。同時,根據人流密集程度和周邊居民需求,賽罕區投資56萬元,在金地廣場西北角建了一處青城驛站綜合體,方便入廁的同時,也配備了環衛工人休息室、便利店和免費手紙、無線WIFI、熱水等。

改革开放40年,几代人眼里的“金地”……改革开放40年,几代人眼里的“金地”……

“廣場周邊都是老舊小區,學校、單位、商鋪集中,人流密集,以前廣場的西北角就是“公認”的“方便區”,我們每次路過都非常尷尬。後來有了孩子我們就繞道走啦,”說起廣場西北角設立的青城驛站綜合體,附近居民張玉琦連連點贊,“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就帶我來廣場玩兒、買小零食。後來,發現人們隨意在牆根兒下大小便,我就不喜歡這兒啦。現在,西北角的青城驛站綜合體環境整潔,且功能分區明確,除解決市民基本的如廁問題,還有手機“加油站”、小件寄存、失物招領、郵件包裹代收、環衛工休息、志願者服務站等,並提供免費WIFI。現在,我經常帶著孩子來廣場溜達。”

改革开放40年,几代人眼里的“金地”……
改革开放40年,几代人眼里的“金地”……

嶄新的長廊、兩用的花盆、木質的舞臺、功能齊全的城市驛站、蒙元文化的景觀牆和商場門樓……為廣場增添了不少“靚色”,也吸引了不少“坐客”。自從廣場改造後,50多歲的李文琴阿姨,每天來廣場哄孫子,“以前這裡沒有舞臺,每次搞活動都是現搭架子,嚇得我們都不敢過來,生怕把孩子碰著。現在好了,不但我們有坐處,孩子們也可以盡情地跑跳、騎車子,下午還能欣賞水筆字。”

廣場環境整治好了,晚上出來跳廣場舞的居民也越來越多。伴著輕快的音樂,襯著明亮的燈光,老人們坐在長廊裡哄著孫子,年輕人邁著愉悅的舞步,孩子們肆意地奔跑……

一個廣場的變化既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又給幾代人留下“美”的印象,這就是一塊兒“金地”!內容來源:新賽罕V(新媒體中心 胡海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