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像應該如何布光?來看看這篇文章

當客戶把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交到攝影師的手上,他們無疑都希望能拍到一張讓自己顯得更好看的照片。為了完成這一任務,光線肯定是最重要的。那麼,攝影師如何選擇不同的光線呢?

幸運的是,已經有很多的前輩通過他們的實踐總結出了經典的布光方式。那麼在這些布光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影響布光選擇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僅從一個角度來分析,那就是根據不同客戶不同的面部特徵,選擇相應的布光讓他們的面部特徵揚長避短。

沒有兩張臉是完全一樣的,每個人的五官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組合。寬顴骨、長著疙瘩的鼻子、空洞的眼窩、厚嘴唇、紋理明顯的皮膚、柔軟的下巴、傷疤、廡子……面部特徵和皮膚情況的組合是無窮盡的。理解光線對這些特徵如何起作用,對於攝影師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不同的人像應該如何布光?來看看這篇文章


陰影是製造形狀的法寶,大到整個身體,小到一個毛孔,這一點都成立。方向性強的光線 = 陰影 = 形狀。陰影在哪裡,有多麼明顯,會對被攝者面部的呈現起很大的作用。

在討論具體的布光類型之前,我們先來看光線的兩大分類:寬光和窄光。後面講到的環形光、倫勃朗光和分割光都可以分別使用寬光和窄光來實現。

寬光

寬光照亮相機一側的臉部,在另一側留下陰影。


不同的人像應該如何布光?來看看這篇文章


適合對象

臉部較瘦、顴骨較低、皮膚粗糙的客戶適合用這種光線,因為寬光填充了陰影。

窄光

窄光照亮正對相機一側的臉部,在相機一側的臉部留下陰影。


不同的人像應該如何布光?來看看這篇文章


適合對象

臉部較寬的客戶使用窄光能顯得更苗條。

平光

平光的一個常見例子是使用機頂閃光燈拍攝的照片,或者象攝影師 Terry Richardson 拍攝的時裝照。這種光線的光源來自相機的角度,高度大概跟人物面部一致。


不同的人像應該如何布光?來看看這篇文章


適合對象

這種光線讓照片少了層次,因為陰影通常不會很突出。臉比較寬的客戶不適合使用平光,因為顴骨、鼻子、下巴會顯得更寬。而對那些皮膚不是很好、有眼袋或皺紋的客戶卻是不錯的選擇,因為陰影很少,這些缺陷會不那麼明顯。在人物的兩側加上黑色的減光布,可以增加反差,讓照片更好看。

蝴蝶光(派拉蒙光)

在好萊塢電影的黃金時代,這種為女明星們拍照時使用的布光名噪一時。它的特點是有戲劇性、讓顴骨和眉骨有形狀,鼻子的形狀則淡化,同時在下巴下方製造了陰影以突出下巴的線條。此時的光源在模特的正上方靠前的位置。如果在模特下巴下方再加一盞燈或者一個反光板,就可以得到所謂的蚌殼光,減少下方的陰影。


不同的人像應該如何布光?來看看這篇文章


適合對象

適合雙下巴或者塌鼻樑的人,可以讓下巴的輪廓更加明顯,同時鼻樑的形狀也不會很突出。

環形光

將蝴蝶光的主光源稍向一側移動,你就可以得到環形光。其標誌是主光在一側面頰上投射出的向下弧線形鼻陰影。在具備蝴蝶光的眾多優點之外,一側的臉部因為陰影而有了更多的形狀,另一側的臉部則因接受更多的光線而顯得更寬一些。


不同的人像應該如何布光?來看看這篇文章


適合對象

在眾多布光類型中,環形光的適用範圍最廣,原因在於我們經常在身邊看到這種光線。大多數的人臉都可以使用環形光,它給了人物一側臉部更多的陰影,從而增強了立體感。值得一提的是,環形光既可使用寬光,也可使用窄光,二者得到的臉部形狀有較大區別。

倫勃朗光

以荷蘭繪畫大師名字命名的這種布光,會在人物臉部陰影一側的眼睛下方的臉頰上形成一個較亮的三角。主光通常在一側的 45 度方向,要足夠高,才能讓鼻子下方的弧形陰影和下巴上的陰影連成一片。


不同的人像應該如何布光?來看看這篇文章


適合對象

倫勃朗光為主體增加一種神秘的氣氛,因為它讓一側的臉部大部分被陰影覆蓋。跟環形光類似,倫勃朗光能讓面部更具層次和立體感。但是由於光線的方向性很強,陰影較濃,對於那些不希望表現面部紋理細節的人,這種布光不適合。疲憊的眼睛、皺紋疤痕這樣的皮膚瑕疵會在這種光線下表現尤其明顯,除非配合填充光使用來減輕陰影。但是如果讓光源在臉部的另一側,則可以隱藏缺陷,成就一張非常有情緒的戲劇性照片。

分割光

當光源放在九十度臉部正側面的方向,光線只會照亮一側的臉部,另外一側則完全在陰影中。


不同的人像應該如何布光?來看看這篇文章


適合對象

這種布光的光線對人們面部特徵表現非常強,在臉上會形成不好看的陰影,讓皮膚紋理非常明顯。如果是為了讓人物更好看,這種布光非常少用。除非主光十分柔和,並且陰影一側有填充光。一般用這種布光來表現神秘感,得到非常引人注目的人像。

硬光

當光源面積相對於人物非常小的時候,會產生我們所說的硬光。太陽是一個典型的硬光源。硬光帶來非常硬的邊緣,從高光到陰影之間的過渡十分明顯。由於中間調的缺失,反差會很大,這種質地的光線會讓紋理更加明顯。


不同的人像應該如何布光?來看看這篇文章


柔光

當光源面積相對於人物非常大的時候,會產生我們所說的柔光。陰天的天空是理想的柔光光源。此時照片中高光到陰影之間的過渡十分柔和,邊緣柔和。照片中有大量的中間調,反差較小。這種質地的光線下的紋理不那麼明顯,因此會讓皮膚顯得更好看。


不同的人像應該如何布光?來看看這篇文章


結語

這裡談到的所有布光,都可以有無窮的變化,比如添加填充光、輪廓光、使用塑光工具來讓光線更柔和或者更集中。不管如何變化,始終記住陰影是塑造形狀的關鍵,同樣一種布光可能適合一類人卻不適合另外一類人。始終注意觀察你的拍攝對象,研究他們的臉部形狀和麵部特徵,結合客戶自己的偏好,分析哪些是你想強調的、哪些是需要隱藏的。根據你的分析結果,來選擇一種布光來實現你想要的效果。

在任何一種布光中,都需要注意面部的所謂“熱點”,尤其是在皮膚紋理被強調的照片中。熱點是那種被過分突出的高光,會分散人們的注意力,削弱皮膚的質感。解決此問題有兩種思路,一種是使用更大面積的光源並且柔化光線,另一種是使用羽化的光線,讓光源的邊緣照亮人物面部。

無論使用何種布光,都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在最初學習的階段,多觀察多嘗試,注意不同布光的不同效果,然後再一步一步調整,直到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