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去標籤化 啟智學校更名“特殊教育學校”|特教資訊

本週新鮮事

1

臺灣:去標籤化 啟智學校更名“特殊教育學校”

臺灣:去標籤化 啟智學校更名“特殊教育學校”|特教資訊

近日,高雄啟智學校、成功啟智學校正式更名為“高雄特殊教育學校”、“成功特殊教育學校”,教育局長範巽綠於開學日主持更名揭牌典禮,她表示,去除“啟智”名稱標籤化,讓社會大眾能以同理心瞭解並接納特教生,讓他們在融合無障礙的多元環境中,快樂學習與成長,展現精彩的生命力。

據當地教育局說明,86年《特殊教育法》修正公佈後,新設立學校專招收不分類重度障礙與多重障礙學生為原則,取消標記方向規劃,校名均稱為“特殊教育學校”。

2

西藏:5所特殊教育學校掛牌“聲音圖書館”

繼7月拉薩市特殊教育學校掛牌首個“聲音圖書館”後,9月17日到21日,五天時間裡,“千聲助盲童,萬心祝西藏”項目組三位志願者驅車3000公里,為山南市特殊教育學校、日喀則市特殊教育學校、那曲市特殊教育學校以及昌都市特殊教育學校掛牌“聲音圖書館”,為盲童送去錄音機,為聾啞兒童送去樂高和陀螺等玩具。至此,西藏5所特殊教育學校近200位在校盲童都擁有了一臺“會讀書的收音機”。

臺灣:去標籤化 啟智學校更名“特殊教育學校”|特教資訊

該項目由來自韓國外國語大學、加拿大約克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全球近80所大學、企業的1000名志願者們為盲童朗讀世界名著、兒童讀物近600本書,累計近上萬條音頻。為西藏所有特殊學校近200名在校盲童每人捐贈一部聽書錄音機。目前,“聲音圖書館”在全國也比較少,希望借鑑西藏的成功模式,為全國盲童都帶去“會讀書的錄音機”,讓我們聲音志願者成為盲童的另一雙眼!讓盲童不因失明而喪失讀書的機會,通過錄音機去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增加他們的自信,同時搭建起與外部世界的廣泛鏈接。

3

山東:特教中心開展做月餅實踐體驗活動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的到來,為了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快樂難忘的節日,同時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近日,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特殊教育中心組織開展了團團圓圓做月餅實踐體驗活動。

老師們邀請了家長志願者參與到活動中,和孩子一起做月餅。活動中,老師現場示範,在家長的指導下,一片皮,一團餡,揉揉捏捏後放入模具中,輕輕一壓,一個個帶著別緻圖案的月餅在孩子們手中誕生了。孩子們真切體驗了“做中學”的樂趣,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孩子們在體驗了活動帶來的樂趣的同時,更好地傳承了中華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也學會了感恩。

臺灣:去標籤化 啟智學校更名“特殊教育學校”|特教資訊

4

內蒙古:共慶61屆國際聾人節 40名聽障人士走進包頭海洋世界

9月23日是第61屆“國際聾人節”,包頭市殘聯聾人協會聯合包頭海洋世界共同舉辦了主題為“促進全面提升 共創美好生活 ”的國際聾人節愛心公益活動。當天,在包頭海洋世界導遊和手語翻譯的陪同下,40位聽障人士免費參觀遊覽了包頭海洋世界。

神秘聖潔的海底風光,難得一見的珍稀的魚類生物以及精彩震撼的美人魚和海豚表演,讓他們的臉上不時露出會心的微笑。儘管不能言語表達,他們還是不斷地用自己的方式交流著。包頭海洋世界客戶部經理宋丕英表示,能在國際聾人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為包頭的聽障人士服務,她們也很開心,同時她也呼籲有更多的企業和人士能夠參與到愛心公益活動中,對需要幫助和關注的群體給予更多的關愛。

臺灣:去標籤化 啟智學校更名“特殊教育學校”|特教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