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故地——二十世紀初的外蒙古


外蒙古原本是中國領土。1911年辛亥革命之際,外蒙古在沙俄的支持下宣佈獨立。1915年,中俄蒙三方簽訂《中俄蒙協約》,外蒙取消“獨立”,實行“自治”,實際上成為沙俄的殖民地。圖為20世紀初的外蒙古。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外蒙從中國分離的外部因素消失,北洋政府開始著手收回外蒙利權。圖為20世紀初的外蒙古。

1919年徐樹錚出兵外蒙,強令外蒙自治政府撤治迴歸。但不久直皖戰爭爆發,皖系戰敗,徐樹錚下野。圖為20世紀初的外蒙古。

1920年秋,號稱“血腥男爵”的白俄恩琴匪幫率軍進攻庫倫。10月26日,爆發第一次庫倫之戰,中國守軍奮力抵抗,擊退恩琴。1921年2月1日,恩琴率眾五千捲土重來,中國守軍孤立無援,最終城破。圖為外蒙古婦女。

此後陳毅率眾北遁恰克圖,蘇俄軍隊趁機進攻恰克圖。蘇俄積極扶植以喬巴山為首的蒙古人民黨。

恩琴佔領庫倫後逼迫外蒙再次“獨立”。中國政府在外蒙古的駐軍多次求援,奉直兩系軍閥相互推諉。北洋政府授予張作霖蒙疆經略使之職,但張作霖不想為直系賣命,按兵不動。外蒙局勢就此糜爛。

1921年5月25日,蘇聯紅軍“應邀”進入外蒙古,7月6日攻佔庫倫,抓獲恩琴。

1922年蘇蒙簽定協約,蘇聯承認外蒙“獨立”。1924年6月,喬巴山推出所謂的“蒙古人民共和國”,最高權利屬於大呼拉爾,不設總統,平時由政府處理國務。11月第一屆大呼拉爾會議在庫倫召開,允許蘇聯駐軍,制定仿蘇“憲法”,改庫倫為烏蘭巴托。

1924年,八世哲布尊丹巴博克多格根於庫倫突然圓寂,人民革命黨政府宣佈不再尋找轉世靈童,11月24日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國,開始限制和控制藏傳佛教信仰。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蘇聯要求國民政府承認外蒙古的獨立,蔣介石回電拒絕,並責令外蒙古執政者放棄“獨立”,迴歸中國。1932年外蒙古爆發了喇嘛王公主導的反蘇反人民黨運動,國民黨地方軍隊和蘇蒙軍在邊界發生小規模衝突,此後由於內部戰亂不斷,南京政府沒有精力顧及外蒙古之事,一再失去收復外蒙古的機會。

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上,羅斯福以讓中國承認外蒙獨立來換取斯大林對日出兵。蔣介石面對斯大林的重壓,在萬般無奈之中,於1945年8月14日與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根據條約允許依公正的公民投票的結果決定外蒙古是否獨立。


1945年10月,外蒙舉行獨立公投,國民政府派出內務部次長雷法章前去觀摩。最終,外蒙古用實名制投票來威脅選民,投票結果顯示97.8%的公民贊成外蒙古從中國獨立出去。圖為外蒙貴族。

1946年1月5日,中華民國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外蒙古最終在法理上取得獨立地位。

外蒙古活佛。





外蒙古小夥。

外蒙古婦女。

外蒙古老百姓。



圖為外蒙古的中式建築。

圖為外蒙古活佛。



外蒙古老百姓。



自蒙古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始,蘇聯就在外蒙保持大量的軍事存在。一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蘇軍才最終撤離外蒙。圖為蘇聯軍人在外蒙。











由蘇俄扶植起來的蒙古人民軍。



















圖為外蒙犯人。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蘇聯軍人在外蒙。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蘇聯軍人在外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