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蒙古國:抱著金山卻要飯,淪為最貧窮的內陸國之一!


我們稱為外蒙古的、人人都知道的蒙古國,實際上過得比較慘:蒙古國是世界經濟排名相當落後的貧困內陸國,國家經濟面臨隨時崩潰的邊緣,更是比相鄰的同為蒙古族的我國內蒙古的幸福富裕相差甚遠。

夾在中俄兩個大國之間的蒙古國被認為是地理位置極差的國家,與海岸線有著極為遙遠的距離,其海軍還被戲稱為“七武海”,國家經濟嚴重滯後。蒙古國人口僅有300萬人,還不及深圳的一個區,但面積卻高達156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僅次於哈薩克斯坦的第二大內陸國。

蒙古國是典型的地廣人稀的資源型國家,卻是典型的“抱著金山卻要飯”:這幾年的蒙古國經濟陷入崩潰,人民生活掙扎在生死邊緣線上。外蒙古的經濟總量僅有我國內蒙的1/26,不及內蒙古的一個縣多。更可悲可嘆的是,這個單一蒙古族的國家,竟然連老祖宗的蒙古語都給放棄了,改成了俄語。


外蒙古的經濟尚處於原始狀態,結構極度不合理,單一且很不合理。採礦業佔比高達23.4%,農業佔比高達14.8%,但這兩個行業的容納就業人口都極度有限。因此造成了嚴重的貧富分化,極少數的人佔用鉅額財富,大部分的人舉日維艱。

近年來,蒙古政治體制、法律體制弊端日益成為制約國家發展的瓶頸,政局是越來越不穩,政府更迭頻繁,政策朝令夕改,各黨派陷入相互攻訐和內鬥之中。身處中俄包夾,蒙古國卻想走親美日遠中俄的所謂第三鄰國外交路線,結果是爹不親孃不愛,兩頭沒落著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