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遠不懂


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遠不懂


在秦漢時期,沒有桌椅,人們進食吃飯時還是席地而坐,將盛有食物的餐具,放在面前的食案上。

食案的形狀一般都是長方形,下面有四個短腳,案面上四旁有一道突起的周邊,以防止食器滑出。在漢代,還有一種圓形的食案,下部為三足。

案在漢代十分普及,《漢書·外戚傳下》記載:宣帝許皇后朝見皇太后時,“親奉案上食”。

《後漢書·梁鴻列傳》亦記載:梁鴻之妻“為具食,不敢為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遠不懂


另外,[zhù]也是那時人們必備的飲食餐具,也就是筷子

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矮足漆案,出土時案上就放置著漆杯、漆盤、漆卮和竹箸。

在先秦時期,箸是用來夾取羹湯中的食物

《禮記·曲禮》:“羹之有菜者用,其無菜者不用。

到了西漢,箸就什麼都能夾了。

我們常說,多個人多雙筷。筷子在中華飲食文化中是絕對的主角,如果你請人吃飯,卻不給筷子,那基本就是趕人走的意思了。

《漢書·周勃傳附子亞夫》記載,漢景帝賜周亞夫飲食,結果沒有提供箸,“亞夫心不平,顧渭尚席取箸。

此外,箸的材質。在出土的漢墓中,就有鐵箸、銅箸、竹箸。而自商紂以來,皇宮中還使用過象牙箸和玉箸。

所以,箸是非常便於製作的餐具。身在野外,要是忘了帶筷子,找兩根木枝洗吧洗吧就成了“箸”。不像某些只會用刀叉的地方,要是忘了帶餐具,就只能用手抓著吃了。

用於從羹湯中挑取食物的器具是

匕的葉端略呈尖形,以便於切割和挑取食物。

後來,為了從食器中舀取羹湯,匕的葉面凹度逐漸加深,成為匙狀

用於取食米飯的叫[sì]。

《說文解字》中說:“匕部”解釋取飯之匕“一曰柶。”

鄭玄解釋為:

“柶,狀如匕,以角為之,欲滑也。”

用光滑的角柶來取飯,飯粒就不會粘在柶上,非常方便。


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遠不懂


舀取酒水的器具是勺,漢代稱為[dǒu]。

《說文解字》“木部”中記載:“枓,勺也。”“杓,斜柄也。”

後來也被稱為“鬥”。安徽阜陽汝陰侯墓出土的銅勺,其銘文徑稱就是“鬥”。

由此可知,漢代的進食方式是以柶取飯以箸夾菜以匕匙取羹湯中食物以勺舀取湯汁而以鬥來舀取酒水


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遠不懂


先秦時的飲食器具的材質,多數還是青銅為主。籃、簋、敦、豆等食器都非常流行。到了漢朝,漆器開始出現,主要的食具就變成了鼎、壺、鍾、鈁、盒、盆、盤等。

在先秦時期是烹調食物的器具,在青銅鼎的下部燒火,可以煮熟或加熱鼎中的食物。

到了漢代,鼎則主要是用於盛裝食物,因為那時出現精美的漆鼎,根本不能用來烹煮食物。


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遠不懂


都是盛裝酒漿的容器

鄭玄在註釋《周禮·秋官·掌客》時說:“壺,酒器也。

《說文解字》“金部”說:“鍾,酒器也。

壺與鍾器形大致相同,但鍾的腹部比一般的壺腹要圓鼓些。

則是方形的壺

《說文解字》“金部”:“鈁,方鍾也。

漢墓中常有方形的銅壺、陶壺或滑石壺出土,就是《說文解字》中的“鈁”。


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遠不懂


在漢代亦稱為“合”,是一種有蓋的圓形盒。盒有蓋,可以防止食物熱量的散失,所以它盛裝的菜餚應與一般的菜餚有別。但東漢中期以後,盒就逐漸減少。

盤在漢代叫作槃。《說文解字》“木部”:“

槃,承槃也。”是放一般食物的器具,為淺底的圓盤。

用來喝酒的,主要有等。

卮是帶有小把的圓形飲酒器,多用木片捲曲製成,所以也被稱為“圈”。

《禮記·玉藻》鄭玄注:“圈,屈木為之,謂卮、堎之屬。

除木製的卮外,還有用銅、銀、陶製成的卮,容積也因大小不同而有差別。

《史記·項羽本紀》就有項羽賜樊噲“鬥卮酒”的記載。

漢畫像石和壁畫墓的宴飲圖中也常有持卮飲酒的畫面。


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遠不懂


樽比卮小一點有個蓋子,用於減少熱量的散發,是飲溫酒的飲器。


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遠不懂


杯是橢圓形,兩側口沿端部有附耳,故也稱為耳杯。多為漆器,也有陶製。

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精美耳杯中,書有“君幸酒”文字,可證耳杯確是用來飲酒的。當然也可以盛裝如羹湯之類的食物,即用匙將鼎中的羹湯舀到耳杯中再食用。


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遠不懂


現在,我們很多餐具都已經簡化了,多講求批量生產,鮮少重設計巧心。

以至我們在逛博物館時,總會驚歎,以前的人心思怎麼這麼巧妙,做工怎麼這麼精湛。吃個飯都像看了一場藝術口展覽會。

其實,餐具的講究,很大程度上表現了對食物的珍惜與尊重。若那時的人們,進入當今的餐廳,看到那一桌桌吃剩下的,甚至是沒吃過的食物,估計是真要捶胸頓足,大罵“食肉者鄙”了。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有兩夏子,一個有情、有趣、有用、有品的公眾號,每天讓你意想不到。(ID:douyouliangxiazi)

RECOMMEND

想看更多熱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有兩夏子(ID douyouliangxiaz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