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远不懂


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远不懂


在秦汉时期,没有桌椅,人们进食吃饭时还是席地而坐,将盛有食物的餐具,放在面前的食案上。

食案的形状一般都是长方形,下面有四个短脚,案面上四旁有一道突起的周边,以防止食器滑出。在汉代,还有一种圆形的食案,下部为三足。

案在汉代十分普及,《汉书·外戚传下》记载:宣帝许皇后朝见皇太后时,“亲奉案上食”。

《后汉书·梁鸿列传》亦记载:梁鸿之妻“为具食,不敢为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远不懂


另外,[zhù]也是那时人们必备的饮食餐具,也就是筷子

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矮足漆案,出土时案上就放置着漆杯、漆盘、漆卮和竹箸。

在先秦时期,箸是用来夹取羹汤中的食物

《礼记·曲礼》:“羹之有菜者用,其无菜者不用。

到了西汉,箸就什么都能夹了。

我们常说,多个人多双筷。筷子在中华饮食文化中是绝对的主角,如果你请人吃饭,却不给筷子,那基本就是赶人走的意思了。

《汉书·周勃传附子亚夫》记载,汉景帝赐周亚夫饮食,结果没有提供箸,“亚夫心不平,顾渭尚席取箸。

此外,箸的材质。在出土的汉墓中,就有铁箸、铜箸、竹箸。而自商纣以来,皇宫中还使用过象牙箸和玉箸。

所以,箸是非常便于制作的餐具。身在野外,要是忘了带筷子,找两根木枝洗吧洗吧就成了“箸”。不像某些只会用刀叉的地方,要是忘了带餐具,就只能用手抓着吃了。

用于从羹汤中挑取食物的器具是

匕的叶端略呈尖形,以便于切割和挑取食物。

后来,为了从食器中舀取羹汤,匕的叶面凹度逐渐加深,成为匙状

用于取食米饭的叫[sì]。

《说文解字》中说:“匕部”解释取饭之匕“一曰柶。”

郑玄解释为:

“柶,状如匕,以角为之,欲滑也。”

用光滑的角柶来取饭,饭粒就不会粘在柶上,非常方便。


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远不懂


舀取酒水的器具是勺,汉代称为[dǒu]。

《说文解字》“木部”中记载:“枓,勺也。”“杓,斜柄也。”

后来也被称为“斗”。安徽阜阳汝阴侯墓出土的铜勺,其铭文径称就是“斗”。

由此可知,汉代的进食方式是以柶取饭以箸夹菜以匕匙取羹汤中食物以勺舀取汤汁而以斗来舀取酒水


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远不懂


先秦时的饮食器具的材质,多数还是青铜为主。篮、簋、敦、豆等食器都非常流行。到了汉朝,漆器开始出现,主要的食具就变成了鼎、壶、锺、钫、盒、盆、盘等。

在先秦时期是烹调食物的器具,在青铜鼎的下部烧火,可以煮熟或加热鼎中的食物。

到了汉代,鼎则主要是用于盛装食物,因为那时出现精美的漆鼎,根本不能用来烹煮食物。


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远不懂


都是盛装酒浆的容器

郑玄在注释《周礼·秋官·掌客》时说:“壶,酒器也。

《说文解字》“金部”说:“锺,酒器也。

壶与锺器形大致相同,但锺的腹部比一般的壶腹要圆鼓些。

则是方形的壶

《说文解字》“金部”:“钫,方锺也。

汉墓中常有方形的铜壶、陶壶或滑石壶出土,就是《说文解字》中的“钫”。


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远不懂


在汉代亦称为“合”,是一种有盖的圆形盒。盒有盖,可以防止食物热量的散失,所以它盛装的菜肴应与一般的菜肴有别。但东汉中期以后,盒就逐渐减少。

盘在汉代叫作槃。《说文解字》“木部”:“

槃,承槃也。”是放一般食物的器具,为浅底的圆盘。

用来喝酒的,主要有等。

卮是带有小把的圆形饮酒器,多用木片卷曲制成,所以也被称为“圈”。

《礼记·玉藻》郑玄注:“圈,屈木为之,谓卮、堎之属。

除木制的卮外,还有用铜、银、陶制成的卮,容积也因大小不同而有差别。

《史记·项羽本纪》就有项羽赐樊哙“斗卮酒”的记载。

汉画像石和壁画墓的宴饮图中也常有持卮饮酒的画面。


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远不懂


樽比卮小一点有个盖子,用于减少热量的散发,是饮温酒的饮器。


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远不懂


杯是椭圆形,两侧口沿端部有附耳,故也称为耳杯。多为漆器,也有陶制。

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精美耳杯中,书有“君幸酒”文字,可证耳杯确是用来饮酒的。当然也可以盛装如羹汤之类的食物,即用匙将鼎中的羹汤舀到耳杯中再食用。


筷子的方便,用刀叉的人永远不懂


现在,我们很多餐具都已经简化了,多讲求批量生产,鲜少重设计巧心。

以至我们在逛博物馆时,总会惊叹,以前的人心思怎么这么巧妙,做工怎么这么精湛。吃个饭都像看了一场艺术口展览会。

其实,餐具的讲究,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对食物的珍惜与尊重。若那时的人们,进入当今的餐厅,看到那一桌桌吃剩下的,甚至是没吃过的食物,估计是真要捶胸顿足,大骂“食肉者鄙”了。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有两夏子,一个有情、有趣、有用、有品的公众号,每天让你意想不到。(ID:douyouliangxiazi)

RECOMMEND

想看更多热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有两夏子(ID douyouliangxiaz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