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從“半路出家”到“家喻戶曉”(五)

连载|从“半路出家”到“家喻户晓”(五)

连载|从“半路出家”到“家喻户晓”(五)
连载|从“半路出家”到“家喻户晓”(五)

庫玉祥

60後,曾做過6年搬運工人。通過自學考試獲得大學中文專業文憑。1990年加入公安隊伍,作過刑警,當過獄警,現為牡丹江公安文聯主席。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公安部全國公安文聯理事、牡丹江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已發表、出版各種體裁文學作品300餘萬字;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險象環生》《隱形罪惡》等五部,部分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

连载|从“半路出家”到“家喻户晓”(五)

04

我在劉竹林負責的社區走訪中,發現一戶土坯房的山牆竟是紅磚的。

我隨口問土坯房出來的老者:“你家的西面的山牆怎麼是紅磚的?”

老者說:“這是劉戶籍幫我砌的山牆……”

不曾想,一堵山牆記載著劉竹林做的一樁好事。老者姓孫,家裡無兒無女就老兩口,生活過得非常艱難。兩年前,一場雨水將老孫家土坯房的西山牆沖塌,從外面就能看見屋裡的炕頭。

劉竹林得知後,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很快整理好老孫家中的情況材料,拍攝了房屋的照片和視頻,在村裡、鎮裡、區裡各部門間跑了十幾趟,終於在上秋的時候爭取到了五千元資金,又組織村民把將老孫家西房山牆補修一新。

由此,老孫家的土坯房配上紅磚山牆,成為了村裡一景。

劉竹林的所為讓我感動,我問劉竹林:“是什麼動力使你如此地投入工作?”

“我是磨刀石鎮土生土長的人,這塊土地養育了我,我對這裡的群眾充滿了感情。”劉竹林感懷地說,“在我人生的節點上,我感受到了公平和正義,我以我自己的努力當上了警察,沒有四處託人找門路。當我和妻子得病,社區警務隊的同事為我捐款;市局領導來看望我,陽明分局黨委幾次為我申請專項救助基金,組織上為減輕我的負擔,想為我調換崗位。各級組織對我如此關愛,我豈能就此避重就輕?我豈能不努力把工作做好?”

聽著他對我提的問題回答,我讚許地點頭。看著他消瘦的臂膀,我默默地祝福他:平安、快樂!

劉竹林以“竹”一樣“千磨萬擊還堅勁”的堅韌品格,“疑是民間疾苦聲”的悲憫情懷,忠誠的守望著這一方生他、養他的熱土,努力伸展著枝葉庇護著轄區的父老鄉親,“劉戶籍”的名號在磨刀石鎮不脛而走,越叫越響。

劉竹林先後榮獲第二屆黑龍江省派出所“雙十佳”推選活動優秀社區民警和牡丹江市全市公安機關“六個十佳”之“十佳群眾工作能手”等諸多榮譽稱號。

二十多年來,單位領導換了一任又一任,同事換了一批又一批,而劉竹林故土難離,放棄了多次工作調轉甚至晉升的機會,他是把一份平凡的工作,當成終身事業去追求。

连载|从“半路出家”到“家喻户晓”(五)

審核:李吉南 魏麗霞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连载|从“半路出家”到“家喻户晓”(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