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越來越少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了?

我越來越少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想法。無論是微信朋友圈還是QQ ,我很少發表關於自己生活的狀態。以至於有的朋友隔段時間就會打電話問我是不是還活看。我不是一個自閉的人,只是經歷的多了 心也變得疲累。

為什麼我們越來越少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了?

有時 ,刷朋友圈看到一些煽情的句子也會感動 ,但如果自己轉發又會覺得太矯情了 ,想想便罷了。我顏值不高,很少拍照,更別說分享:我單身,沒有恩愛照,也就無法虐狗, 我的生活兩點一線 ,沒有多麼波瀾壯闊 ,找不到可以曬的點:我不愛吃,更加沒有半夜曬美食的怪癖。生活,是自己的。分享出去也不會有任何變化 好與不好 ,開心亦或是難過都是自己的 ,不會因為分享就少些或多此 真正關心自己的入會主動問候,不關心自己的也不會對我的一兩句抱怨有感覺。

以秀恩愛為例 ,曬照片的人想昭吉天下自己結束單身生活,然後在朋友圈秀各種甜蜜。秀的人開心,但看的人卻難受滋味了。單身受到一萬盧傷害 心中多無不抱怨甚至還有飽含醋意的咒罵。

為什麼我們越來越少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了?

幸福的生活是自己的 ,不幸的生活也是自己的。分享,大多時候只是為了一點存在感,一段文字配上一個圖片 ,人緣好的話會得到幾個贊,然後生活還得繼續,不會肓任何改變。

”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在社交平臺分享心情和生活渴望得到更多人的關心 ,本身就是孤獨的表現。看似熱鬧的朋友圈,其實都是一個個孤獨的靈魂。手機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但拖遠了靈魂的陪伴。與其在社交平臺告知一大群人自己的境況 ,不如約兩三知己喝喝茶、聊聊天、出門走走來的實際。

為什麼我們越來越少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