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FDA同意中國PD-1開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挑戰在哪?

恆瑞醫藥近日發佈公告稱,其自主研發的PD-1抗體——卡瑞利珠單抗聯合甲磺酸阿帕替尼一線治療肝癌的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進行了溝通,FDA同意該試驗在美國、歐洲和中國同步開展,這也是

國內首個開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的PD-1抗體

<<

據悉,FDA腫瘤部門所帶領的評審組與恆瑞醫藥醫學負責人通過溝通,就Ⅲ期臨床試驗方案的總體設計、病人的選擇、主要終點、次要終點、療效評價、統計分析方法及相關細節的設定達成了一致意見,FDA同意即將開展的Ⅲ期臨床試驗,並在無進展生存期期中分析結果達到預設的統計學標準時提前申報生產,這意味著本次申請如果最終通過,將獲得FDA加速審評

有報道分析顯示,按照美國藥品註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美國FDA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未下發“暫停臨床試驗”或“暫停部分臨床試驗”通知的,可獲准進行臨床試驗。由於臨床試驗檢驗、審評和審批週期長、環節多,容易受到一些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後續開展的Ⅲ期臨床試驗的無進展生存期期中分析結果如果未達到預設的統計學標準將無法提前申報生產。

目前,用於癌症免疫治療的多個PD-1抗體在全球已上市,在中國,進口PD-1已有兩家獲批,分別為美國百時美施貴寶的Opdivo(納武利尤單抗)和德國默沙東的Keytruda(帕博利珠單抗)。國內君實生物開發的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也於近期剛剛獲批上市。百濟神州、信達生物等企業的相關藥品正處於上市申請審批階段。卡瑞利珠單抗是恆瑞醫藥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PD-1抗體,可用於血液惡性腫瘤和實體瘤的治療,目前在國內已經申報生產。截至目前,該公司在相關項目上已投入研發費用約為3.45億元人民幣。

<<

臨床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與其他藥物聯合用藥可擴大適應症及解決單抗耐藥。資料顯示,國內百濟神州、江蘇恆瑞、康寧傑瑞、君實生物、信達生物等在進行PD-(L)1的聯合用藥探索。國內PD-1聯合用藥不少是聯合化療和放療,另有一些企業則選擇與公司其他抗腫瘤產品進行聯合佈局。

去年,康方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宣佈,公司自主研發的治療廣譜惡性腫瘤的抗CTLA-4和PD-1雙特異性抗體新藥AK104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啟動。用於廣譜惡性腫瘤治療的抗雙特異單克隆抗體新藥AK104由康方自主開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國際上首個(first-in-class)進入臨床試驗的同時針對CTLA-4和PD-1這兩個重要免疫治療靶點的雙特異性抗體。目前已發現,CTLA-4和PD-1聯合用藥效果比抗體單藥效果更好

<<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一些技術、資本雄厚的企業開始通過開發特色的PD-1/PD-L1抗體,走向全球市場。火石研究院梳理指出,恆瑞醫藥的SHR-1316、康寧傑瑞/思路迪的KN035、百濟神州的BGB-A317、復宏漢霖的HLX-10、麗珠單抗的LZM-009、君實生物的JS001和邁博斯的MSB2311等已先後向FDA遞交新藥臨床試驗。其中百濟神州在國內開展了針對肝細胞癌(III期)、霍奇金淋巴瘤(II期)、膀胱尿路上皮癌(II期)、食管鱗狀細胞癌(III期)、T細胞和NK細胞腫瘤(II期)等的6項國際多中心臨床,而君實生物也有一項針對複發性或轉移性鼻咽癌III期國際多中心臨床正在開展中。

業內認為,近年來,我國不斷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推動藥品審評、檢查、審批體系與國際接軌,認可境外臨床數據,促進國內製藥行業朝創新和高品質方向發展,有力激發了國內製藥企業在全球開展新藥臨床研究的熱情,也有利於加速民族製藥國際化進程。

<<

隨著新藥開發趨於全球化,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Multi-regionalclinicaltrual,MRCT)已經被廣泛應用,併成為新藥註冊臨床試驗數據的主要來源,用於不同國家的新藥申請。

《醫藥經濟報》此前的報道指出,作為新藥全球研發過程中臨床試驗的一種組織形式,MRCT在設計、實施、分析、管理等方面比一般的臨床試驗更為複雜。在MRCT中,藥物治療效果在不同地區的差異,往往是解釋MRCT結果最大的困難之一,也是藥品審評決策的難點。隨著監管部門面對的新藥申請MRCT數據增多,設計、實施和評價MRCT仍具有高度挑戰性。

為此專家建議,MRCT計劃越早、越全面,MRCT的優勢越有機會得到體現,但難度也較大。可以著重在計劃設計階段事先確定,並強調鼓勵開展早期探索性研究,加強與相關地區藥品監管部門的溝通與諮詢。其次,MRCT臨床研究者和相關地區的專家要參與試驗計劃和設計,使MRCT的設計符合相關地區的具體情況和醫療實踐,滿足監管部門的要求,保證GCP合規和臨床試驗的可靠性及數據質量。

此外,從監管角度看,應用MRCT數據支持註冊需要從3個方面進行審評:一是可接受性,試驗設計方案不僅要合理,數據質量也要較高,並符合倫理原則及GCP要求;二是適用性,得到結果的療效和安全性可用於本地區的患者;三是一致性,藥物效果各地區間的一致性。

專家指出,MRCT試驗最理想的情形是所有地區及其監管部門就單一終點指標或指標群達成共識,這樣就可對該臨床試驗的成功與否有明確無誤的判斷。對於在不同地區可能有不同理解或測量方法的終點指標要給予特別關注,如住院、量表。在無法達成共識時,不同地區可以評估不同的主要終點指標,同時在統計學分析時無須進行多樣性調整

首個!FDA同意中國PD-1開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挑戰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