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感”氾濫,是審美的偷懶與匱乏

你好,這裡是

小田和她的男朋友

朵夫寫字的地方

喜歡我們,記得設置星標哦~

最近,我經常聽到“少女感”這個詞。

什麼是“少女感”呢?

在我的印象中,它大概是指一個人已經過了少女的年紀,但依然給人一種少女的感覺。

因為如果一個人本來就是少女,也就無所謂少女感了。

所以,說一個人有少女感,就和以前稱讚別人“真年輕”,“一點都不顯老”,或者“凍齡”是差不多的意思吧。

只不過少女感,除了外貌上、打扮上的年輕,還多了一種心態上的年輕,像少女一樣,單純、簡單、活潑、快樂……

娛樂圈中,像陳意涵、林依晨、Angelababy、楊冪,這些女明星,經常都被稱為有少女感的女生。

本來少女感只是一句稱讚女人外表和心態都很年輕的詞,沒什麼不好的。

但當這個詞越來越經常出現在媒體和網友的口中,成為衡量一個女人好不好看最主流,甚至是最高的標準時,就讓人覺得我們對少女感的推崇有點過分了。

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感覺呢,前段時間周迅主演了《如懿傳》。

很多網友吐槽周迅太老,“毫無少女感”。

“少女感”泛滥,是审美的偷懒与匮乏

之前在演《明月幾時有》時,周迅就已經被吐槽過一次太老。

這次《你好,之華》中,周迅演一個孩子的媽媽,也被網友說老。

這就讓人很無奈了,周迅也已經44歲了,沒有少女感,不是很正常嗎?

為什麼我們會要求所有的女人都必須有少女感呢?

除了對演員的評價,日常生活中,我發現也有越來越多女生,開始用少女感要求自己。

這就讓人懷疑我們是不是中了少女感的毒了。

對什麼是好看這件事,審美本來應該是多元的,不應該是隻有少女感這一個標準。

當然像陳意涵這種36歲依然有一張少女臉,一顆少女心,挺好的,也有很多人會喜歡。

但是如果要求千篇一律,只有有少女感的女生才是好看的,那就太單一、太無趣了。

每個人的長相、性格,很多時候都是老天賦予的。

有的人長著一張娃娃臉,天生不顯老,這是老天爺的禮物,也是她獨特的美。

但也有的女人,即使少女時,就不太有少女感,隨著年齡變大,反而越來越有味道,這樣的女人,不一樣也很美嗎?

例如袁泉,在我看來就是不太有少女感,但擁有讓人過目不忘的美。

“少女感”泛滥,是审美的偷懒与匮乏

還有舒淇,有少女感嗎?似乎沒有,但美嗎,真美。

“少女感”泛滥,是审美的偷懒与匮乏

更別說還有很多女人,少女時候很美,隨著年齡的增大,即使長出皺紋,沒有了膠原蛋白,沒有了少女感,也依然很美。

例如鈴木保奈美

“少女感”泛滥,是审美的偷懒与匮乏

朱莉婭·羅伯茨

“少女感”泛滥,是审美的偷懒与匮乏

安吉麗娜·朱莉

“少女感”泛滥,是审美的偷懒与匮乏

我知道的美女不多,舉不出太多例子。

但是我想說的,我們現在把“少女感”當作衡量一個女生美不美的標準,真的是一種審美上的偷懶。

一方面是我們的詞彙太匱乏了,那些媒體人、自媒體人,想不出太多高級的詞,來誇一個女人漂亮,所以就把“少女感”套在所有美女身上。

另一方面,也是我們審美的從眾、趨同、偷懶,大家都知道少女是最美的時期,所以把這個標準,套到所有女人身上,不符合的,就說她不美。

還有一點,就是在社交媒體使用年齡日趨年輕化的今天,年紀越小的人,越有話語權,所以大家開始討好年輕人,向年輕人看齊,只要“年輕”的就是好的。

不論是小鮮肉,還是少女感,都是這種向年輕人媚俗的表現。

今天,像滄桑、成熟、經典、深刻,這些和“老”字沾邊的詞,都已經越來越不不受歡迎了。

對年輕、對流行的崇拜,讓我們越來越沒耐心花時間欣賞不一樣的美,只要流行的就是好的,只要年輕人喜歡的,就是好的。

這些原因,都造成了少女感霸佔了我們的審美標準。

這對於女生來說,是一種束縛,讓人不敢老,不敢成熟,不敢深刻。

為了讓人覺得有少女感,你必須打扮得很青春,心態上也很年輕,不能有太複雜的思考,對這世界不能有太深刻的見解。

這樣,還真是挺無趣的。若能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那該多好。

我始終覺得,美,不只是外表而已,當然外貌是天生的,有的人好看,有的人不那麼好看。

但一個人的性格與心靈,也絕對會影響他的長相,這就是氣質這種東西。

決定一個人生下來美不美的,是老天,決定一個人能不能一輩子都美的,是自己。

哎瑪,咋越說越勵志了,不說了。

反正祝你越來越美,不受束縛的美~

最後放一張我覺得沒什麼少女感,還已經長出皺紋,但越來越美的艾瑪·沃特森。

“少女感”泛滥,是审美的偷懒与匮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