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齡童凌晨發文:百花齊放,獨樹一幟,疑似迴應“六學”

六小齡童老師大概是老戲骨界最奇怪的一位,一方面榮譽滿懷,是無數人的青春和情懷;一方面又受盡詆譭,被說是“西霸”,壟斷西遊。其他像李雪健陳道明李保田這種藝術家就基本沒有被網友詆譭過。

六小齡童凌晨發文:百花齊放,獨樹一幟,疑似回應“六學”

因為長期和網友互懟,網絡甚至催生了一門學科:“六學”,所謂“四書五經六學”。“六學”的發起地是B站,B站的uper對此非常自豪,稱這是B站建站以來第二大文化輸出(第一大是鬼畜),但六學真正形成規模上升到理論高度卻是在知乎上,知乎er用理論研究的態度研究六學的淵源和影響甚至寫出不少論文,為六學的發展壯大提供了理論依據。

當然這兩個網站早就被六小齡童注意了,在全國文藝座談會上六小齡童不點名批評了B站知乎:“最近有兩個網站一直在黑我,我在這裡就不點名了

六小齡童凌晨發文:百花齊放,獨樹一幟,疑似回應“六學”

有人對“六學”現象十分不滿,稱這是赤裸裸的詆譭老藝術家,但“六學”門人也很委屈:我只是把他說過的話再放一遍,怎麼成了黑他了。不過有一點值得稱讚,即六學在不斷拿六小齡童調侃的情況下,始終堅持一個原則,即肯定六小齡童的藝術成就,這也是“六學”的基本要義之一。所以網絡看起來“六學”研究員挺多,實際進了門檻的就很少。

六小齡童批評這兩個網站,說明他很早就注意到了“六學”。12月24日凌晨他忽然發文,寫了8個字:百花齊放,獨樹一幟。疑似是對這種現象的回應。

六小齡童凌晨發文:百花齊放,獨樹一幟,疑似回應“六學”

該微博轉自書與畫收藏微博,該微博在推廣2018微博藝術文化傳播大使六小齡童和姚增林老師的猴戲作品,六小齡童一方面宣傳西遊文化,一方面又用“百花齊放”4個字再次回應“西霸”傳聞。

惡搞就像嗑瓜子,一旦嗨起來就停不下來。六小齡童這篇微博下面又有“六學”門人串門,說“獨樹一幟”4個字是重點,劃下來要考的。

六小齡童凌晨發文:百花齊放,獨樹一幟,疑似回應“六學”

“六學”什麼時候會沉寂下來呢?以小編的經驗來看沒個兩三年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東西一旦成形就很難消失,除非這個話題都玩濫了,大家才會自覺的退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