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舒服的年,永遠,是和父母一起過。

最舒服的年,永遠,是和父母一起過。

鏡頭1 大年二十九,超市。

一個三十多歲的婦人帶著老爹買青菜(老爹穿著簇新的中山裝,應該是從外地趕來)。

老爹拿著菜看來看去,女兒一把薅過來扔在購物車裡:

“問什麼價啊?要不咋說,就不愛帶你出來買東西呢!?”

“老問多少錢,多少錢,問它幹嘛?”

語氣有點“嚴厲”,引得它人側目。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寧卻突然想流淚。

同樣在北京打工的我,也知道這種心情。

費了一年的勁,每天堅持擠地鐵,工作12小時。

掙了點錢,把父母接到北京,恨不得給他們買最好吃的,穿最好的,玩最好的。

一旦他們“不聽話”,就怒從中來,“恨”老人不領情,也恐怕自己的情寄不出去。

那老爹大庭廣眾被女兒說搡,也不生氣,精神頭還在那菜上:趁著女兒轉身的功夫,把有機菜調了個包……

最舒服的年,永遠,是和父母一起過。

鏡頭2 大年三十上午,還是超市。

一個93歲的老太太,在收銀口附近鑽來鑽去,找短尾的隊。

後面有個像女兒的大媽推個助力車緊跟,有點吃力,因為母親的腳比她的車靈活。

終於跟上了,老太太許是累了,也不亂竄了,乖乖坐在女兒推車上。

但還揮著小臂,指手劃腳地:“前面快點啊,著急!趕不上飛機啦!”

旁邊的人看著好玩,又有點關切。

“是去接機?”

“老太太是不是餓了?”

“老太太今年高壽了?”

老太太:“93!”

寧寧就站在老太太前面,老太太的助力車撞到了小腿肚。

一點沒氣,被一個說謊玩的93的老太太撞到還感覺挺逗的……

抬頭和“老太太的女兒”對視了下,我們會心一笑。那一瞬間,感覺到“女兒”也是幸福的。

旁邊的大媽們又說:“人一過90了就跟小孩似的啊。”

“比小孩不好哄,哈哈!”

眾人一邊排隊,一邊看著老太太的女兒(或兒媳婦)打趣。

她一直溫和地笑。

最舒服的年,永遠,是和父母一起過。

鏡頭3 大年初一,村子。

濤好長時間沒有回老家,水泥路已經修到了家門口,老屋旁的橘子樹還掛著紅彤彤的果子。

鄉下的冬夜很冷,但卻助眠,昨晚昏天黑地睡了一晚。

濤一大早就被老媽叫起床了。

和小時候一模一樣,壓根別想懶覺。

起床就吃了兩個橘子,經過霜凍的,特別甜。

看著太陽出來,趕緊幫老媽把臘肉香腸拎出來曬著。

老媽說,今天濤的任務就是守著臘肉香腸,不被鳥兒偷食。

濤欣然領命,一邊看書,一邊防鳥。太巴適了!

最舒服的年,永遠,是和父母一起過。

順便做了首小詩:

寒霜、青草、土雞,

石橋、白牆、人家。

冬陽初升,

燻肉人在鄉壩壩

煙之大

淚直下

老媽訓聲又起

不能明火,只能濃煙。

罷,罷,罷!

做完詩,濤給女朋友發個短信,問她:什麼時候來學老媽的臘肉飯?

最舒服的年,永遠,是和父母一起過。

鏡頭4 小城,大年初二。

娜和老公、女兒擠在自己未嫁時的閨房裡

那是一間斜房頂的小閣樓。

醒得早了,一睡到這個床上,就有點興奮。

旁邊睡著自己的愛的人,樓下是最愛自己的爸媽。

媽媽早就起來了,應該在煮她最喜歡的海鮮粥。

最舒服的年,永遠,是和父母一起過。

十年前也是這樣:

娜從來不會像別家的女孩那麼懂事,

一起床就下樓幫媽媽忙早飯,

非得“偷摸”賴會兒床。

享受一下被媽媽寵愛的時光。

突然聽見媽媽兩聲咳,娜趕緊穿好衣服下樓。

“媽,你感冒了?”

她用臉帖在媽媽臉額上,感覺不怎麼熱,改從後面抱住媽媽,一邊抱一邊輕輕晃悠。

“沒有,有點咽炎……昨天睡得好嗎?”媽媽笑著,從側面看那麼慈美,她在享受著女兒的擁抱。

“當然好啦!”其實並不好,三口人擠在寬1.5米的小床上,半夜老公還被擠掉過一回。

粥好了,除了粥,大早上的,媽媽還做了一推肉菜,給姑爺的。

但實際上,兩年前娜兩口子就改吃素食了。

睡得不好,吃的不合口,也不自在。

不過這樣的年,娜真的想永遠過下去。

最舒服的年,永遠,是和父母一起過。

結尾

不知什麼時候起,開始在意和父母一起的年了。

  • 或許,是社會給的焦慮,只有過年才能安心理得地還鄉,享受父母膝下時光。

  • 或許,是年紀和身份變遷使然,攸忽之間,我們意識到自己當下做的,父母做過。於是,想穿越一下。

  • 或許,什麼都不因為,只是在父母面前,我們開始對時間有感覺了。感受到它真的有起點和終點,有行進和棲止,有盛旺和凋零,以至於我們感懷傷逝了。

最舒服的年,永遠,是和父母一起過。

和父母一起的年,就像燃一爐香,講一個故事。

其實,父母年輕的時候,和我們一樣遠離故土,我們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他們卻是為了戰亂離散或者飢餓。

他們在異地暫時安頓好簡陋的居處,稍稍歇息了恐懼不安,每當過年時,他們最在意的就是兒女們的幸福感。

於是,三分之一的錢用於買食物,三分之一的錢用於訪親友,三分之一的錢就用來買孩子的鞭炮和玩物。

他們對於過年的慎重、許多看來迷信的禁忌、對食物刻意豐盛的儲備,今天看來,似乎都是一種意志。

最舒服的年,永遠,是和父母一起過。

和父母一起的年,就像一個流浪過的小狗,在溫暖的壁爐前,回憶著過去的安全和憂傷。

其實,我們都知道父母不太可能瞭解我們在外面的狀態。

  • 比如,雖然錢賺得很多,但卻根本沒時間享受生活。

  • 比如,朋友很多,但想放鬆的時候還是一個人待著。

  • 比如,每天都穿得很光鮮,笑得很優雅,但內心卻時常狂燥和錯亂。

  • 比如,每年都似乎有個光明前景,但結果卻詭譎多變,以至於每一年都要重新樹立一個新的希望……

但我們也知道:在都市,最終還是流浪,只有回到父母身邊,才能再找回初心

,才知道什麼是自己的零點。

最舒服的年,永遠,是和父母一起過。

和父母一起的年,像面對著一桌滿漢全席,可以饕餮,也可以一個人吃的淚流滿面。

有一天,我們發現城市裡的人,每個人過著不同的年,有的人租下了整層的五星酒店,有的人留宿在火車站。

於是,我們安心於自己的平凡,快樂於自己的平安。

我們也開始知道珍惜,知道賦予我們這“底線溫暖”的,就是我們的父母。

  • 有了他們,我們便永遠是個孩子。’

  • 有了他們,這世界就永遠有人在真心的愛我們。

  • 有了他們,我們就有了責任。

也許,作為兒女,過得最舒服的年,永遠,是和父母一起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