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74209088877
是為了給韓(漢)字申遺啊!反正都是人家發明的。以上開個開個玩笑,其實韓國並沒有跟中國爭漢字發明權,人家用的是自己的韓語。不過在15世紀之前,朝鮮半島上唯一官方文字一直是漢字,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韓文,其實只是一種拼音,叫“訓民正音”,這是因為漢字難學,朝鮮王朝為了掃盲而發明出來的。
到了近代,朝鮮在見證中國衰弱又經歷了日本殖民之後,民族意識空前高漲,這才開始了韓語化運動。當時韓國人為了爭論到底要不要廢除漢字,還引發了長達60年的學界戰爭,最終於1970年,朴正熙發表了“漢字廢止宣言”。然而兩年之後,韓國人就撤回了宣言,直到1998年,金大中以發表了“漢字復活宣言”。2015年,韓國小學課本上又出現了漢字,漢字終於在韓國復活。
為什麼韓國人離不開漢字呢?我們只要想想如果我們不再用漢字,只用拼音會的情形就明白了。漢字的同音字實在太多,哪怕是打詞組,拼音輸入法中都會出現一排備選詞,再加上漢字缺乏字母文字的變化,僅用拼音實在無法滿足生活需要;僅用韓文也是一樣。除此之外,朝鮮歷史上畢竟以漢字為官方文字,一旦大家不再學漢語,就讀不懂古書,這也容易形成文化斷層,所以韓國人最終在45年的漢字廢止活動中選擇了妥協。
隱語
鄙人在韓國留學讀博士,客觀的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講講廢除漢字,在二十世紀中後葉,亞洲的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傳統漢文化國家都開起了漢字廢除運動。其原因一是由於民族意識崛起,民眾要求使用本民族文字。二是中國近代衰落,國家影響力變弱,喪失了對周邊勢力範圍的控制。三是漢字對這些國家而言學起來很難,沒有語言基礎,語法也不相同,古代也只有達官貴族才會學習,老百姓沒有條件學習漢字(其實中國也是一樣,古代老百姓多是文盲,建國之處曾經考慮過用拼音代替漢字以快速增加識字率減少文盲)。從各個國家自身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廢除漢字,即是民族自尊心作祟,也是提高本國國民識字率的實際需求。
(注:日本也曾經致力於廢除漢字,而後由於各種原因保留了漢字)
對於韓國廢除漢字其實還有更有意義的一點,首先,朝鮮先於韓國廢除了漢字,將諺文定為法定文字。其次中朝當時與韓國屬於敵對狀態,既然朝鮮都用諺文文字了,而且中韓敵對關係,韓國那麼強的民族自尊心也不允許他們繼續使用漢字了。
最後講一下恢復漢字,我在韓國這麼多年真的沒有聽說過韓國要恢復漢字,只有在中國才能天天看到說韓國要恢復漢字使用,其實也是民族意識作祟,意淫罷了。
韓國現在除了老一輩的人還認識漢字,大部分中年人和青年人真的不認識漢字,漢字已經在韓國沒有群眾基礎了,但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學習中文的人的確越來越多。在韓國依舊保留很多漢字文化的遺產,並不能完全消滅。但是這不能表明韓國要恢復漢字了。而且韓國人覺著他們自己的文字已經無比完美了(這裡要吐槽下,韓國人在自我陶醉方面真的當世無雙)沒有必要恢復漢字!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能只要好好發展我們自己才是硬道理,沒必要關心在意這些周邊國家要怎樣。只有我們自己發達了,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整天意淫於國於家都於事無補。
張叄豐
舉個例子,給出一個拼音:zhang,我們對應的漢字有很多,可以是:張、章、丈等等。韓文也一樣,有很多同音異意的字,比如我來造幾個名字,李昌浩、李長昊、李菖胡、李倡虎、李椙琥、李腸湖,寫成韓語都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單用韓文看韓國人的名字,根本看不出名字的意義,所以很多韓國人改名字的時候,先要從漢字裡找出相應的字,然後再翻譯成韓文,這就是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有漢字的原因了,而很多韓國人的名字是父母改的,所以真正的意義可能自己也不知道,更不用說外國人了,所以我們看韓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同一個不同名字的翻譯,這也怪不得翻譯組了。
韓國身份證最上面那五個大字的對應漢字是:住民登錄證,第二行有三個韓文,那是此人的韓文名字,右邊加個括號,那是根據憲法的規定,1945年韓國脫離日本殖民後,開始逐步排斥漢字(因日本用漢字,加上南韓後來跟中國大陸共產陣營對峙等因素),1948年通過《韓文專用法》,規定政府公文書一律使用韓文書寫,但,有必要時可以加上括弧標註漢字,由於廢除漢字會造成韓文同音字的語義不清,後來的《總統令》多次補充可以加括弧以區分含義,並允許大企業的內部文件和民營報紙使用漢字(漢韓並用)。
由於韓文專用政策的實行,導致了幾乎一代人不懂漢字(能認兩三百個漢字,如天地日月王土大小等簡單的),直到1997年金大中總統上臺,才得到了緩和和輕微糾正,並逐步恢復在初中和小學的漢字教育,2005年韓國政府宣佈在所有公務文件和交通標誌等領域,可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漢字和漢字標記。一則老段子曾很受歡迎。“中國人:是女媧創造了這個世界。美國人:是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中國人:那麼,又是誰創造了上帝之前的世界?美國人:那麼,又是誰創造了女媧之前的世界?韓國人驚奇的問道:不是我們韓國人嗎?”
韓國人的主體史觀屢次被中國網友嘲笑,網絡上“中國XX實則韓國製造”模式的消息不絕於耳:屈原、孔子、西施、李時珍統統都有韓國血統,餃子、粽子、印刷術也早就打上韓國烙印。令人啼笑皆非的報道總能吸引眼球,挑起網民的厭韓情緒:韓國人,請停下盜走中國文化的手!那些年被韓國“搶過”的東西食品類:餃子、豆漿、元宵、粽子名人類:炎帝、黃帝、屈原、孔子、西施、李時珍、李白、孫中山發明類:渾天儀、活字印刷文化類:端午節、風水、針灸、中醫韓國人為何熱衷於“盜”我們的文化?韓國人將中國的文明文化當作是他們鍋裡碗裡的“佳餚”大口大口的吃著,除了乾著急罵大街外,還能幹什麼呢?
史家爭鳴
說韓國恢復使用漢字是不準確的,因為韓國從來沒有完全放棄過使用漢字,即使到今天,韓國的司法機關或政府部門,還是會用漢字來撰寫一些條例和法案。
關於“韓國恢復使用漢字”說法,目前有報道稱韓國教育部將於2018年恢復漢字教育,此前韓國的小學中並沒有漢字教育,因此會給中學的漢字教育帶來一定的負擔,所以此次提議旨在敦促韓國小學實施正規漢字教育,而非恢復使用漢字。
眾所周知,韓國古代沒有自己文字,所有的書面材料都要用漢字記錄。漢字在公元三世紀左右傳入朝鮮,逐漸成為朝鮮的書寫文字,韓國和朝鮮人使用中國漢字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然而漢字的使用主要在貴族和官吏階層,普通人無法接觸和學習到。
圖為1949年的漢城
15世紀朝鮮王國的世宗大王創造朝鮮文,公佈新創制的文字,詔書稱為“訓民正音”,意在教百姓以正確字音,正式名稱為“諺文”,諺文的發明打破了貴族對於知識的壟斷,對社會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然而諺文作為一種表音文字,類似於中文的拼音,雖然簡單易學,卻容易產生歧義,例如漢語拼音:fanghuo,就有“防火”和“放火”兩種截然不同的意思。曾有報道稱,韓國2010年開通的京釜鐵路2期工程中,很多渣混凝土枕木發生嚴重均裂,就是因為“防水”和“放水”在韓語裡的寫法一樣,施工公司理解錯了圖紙的意思,將防水的墊片做成吸水性的材料,從而產生了工程事故。是以諺文雖然發明了幾百年,卻一直在社會下層流行,貴族和知識分子仍然使用漢字。
到了近代,隨著日本殖民和西方文化的傳入,朝鮮半島的民族主義思想日趨嚴重,逐漸開始排斥漢字,在朝鮮的報紙中便有大量的漢字和諺文的混用。1970年,時任韓國總統的朴正熙下令實施韓文教育,將漢字從教育機構和官方文件中徹底抹去。但80年代,漸漸開放漢字教育,不再嚴格限制。
廢除漢字,施行韓文教育,雖然給韓國掃盲帶來了便利,但是韓語作為表音文字,仍然存在同音異意等問題,加上韓國的古籍、史書都是用漢字所寫成,很多年輕一代無法讀懂本國的史書,造成了文化斷層。
此外,韓國也發現不使用漢字後韓國人的識字率也在下降,對生活造成許多不便,韓國的許多古建築也都以漢字標識,身為韓國人,無法看懂本國古建築和古籍中文字,未免尷尬。
一個日本學者曾說道:“我們比韓國人聰明。廢掉漢字,實際上是摒棄了這個字所負載的文化,否定自己的歷史。韓國人現在後悔了,不過可能來不及了。”
有鑑於此,韓國的有識之士呼籲恢復漢字教育,2016年底,韓國教育部稱,從2019年起,韓國全國小學五到六年級教材將標註漢字及其讀音和釋義。
感謝讀完文章,本文作者為歷史作家煮酒君。喜歡請點個贊👍
煮酒君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絕無可能。
韓國其實在1948年以前,從漢代開始,朝鮮就普遍使用漢字。
在日本殖民韓國之前,朝鮮政府官方文字多是用漢語書寫。
自然,15世紀世宗大王發明了韓語。
可惜,這種文字和臺灣最近搞得什麼閩南語復興一樣,是一種表音文字。
平時用來說說是可以,但書寫就會遇到很多問題,無法像漢字一樣表達準確的意思。以韓國人的名字來說,很多名字讀音接近,書寫是相同的,但其實根本不一樣。韓語不能準確適用,自然不被重視。雖然發明了幾百年,一直在朝鮮社會的下層流行。
韓國的貴族和知識分子仍然使用漢字,甚至以用漢字為傲。
即便到了現代,韓國人的身份證上也是有漢字的
即便南韓奧運會期間,韓國總統變態的發表法律禁止使用漢字,但比如韓國的法律界仍然使用漢字,史學界也必須懂得漢字!
為什麼嗎?很尷尬!法律必須用漢字寫才準確,而朝鮮的古代書籍大部分使用漢字寫的。
不過,韓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已經到達變態的地步。
所以,1948年藉助日本人的手,韓國廢除了漢字的書寫。
到了南韓奧運會徹底法律廢除漢字。
現在韓國人自認為是老子天下第一,有5000年文化,恨不得整個亞洲文明都是他們創造的。
怎麼可能恢復漢字自掌耳光呢?
薩沙
問題是:【 韓國為何恢復使用漢字?】
答題之前先審題。關於韓國的烏龍新聞,中文媒體不止搞錯一次兩次,所以要謹慎。
我在谷歌上搜索了一下,中文正規媒體很少報道,大部分都是一些自媒體的報道:韓國教育部將會在2018年從小學開始正式恢復漢字教育。
但這是一個提案,爭議很大,很多中小學老師反對,很多家長同意。
這個提案通過了沒有,是不是決定了2018在小學恢復漢字教育,我沒有能力閱讀韓文原始文獻,我無法核實。
反正我參考維基百科【漢字復活】詞條,是不支持國內媒體所說的【2018年決定恢復小學漢字教育】的的說法:
讀不懂韓文文獻,起碼可以找學術界的文獻,學術界文獻是懂行的人審核過,相比網上聽風就是雨媒要可靠得多。我看了兩篇論文,有一篇可能是韓國人寫的。
韓國漢字教育現狀大致如下:
二戰以後韓國廢除漢字,1971年漢字退出小學教育,甚至限制漢字使用,但80年代,漸漸開放漢字教育,也不在怎麼限制。
2007 年韓國修改第七次《教育課程》時,以“創意\n裁量活動”形式開展的漢文課程,正式成為初中正規\n選修科目,成為“生活外語”中的一門課,意味著在初\n中漢文課程開始,有了統一的教學標準和教學目標,\n並有了國家標準的教材。(姚巍. 韓國漢字教育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7, 33(7):111-113).
初中漢字教育課選修科目,學習基礎漢字 900 字,按每學年300字進行分配。
韓國小學沒有開設國家統一的漢字教育課程,但是仍然有些地方在小學實行漢字教育:
(河永三. 韓國漢字教育現狀及對策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 2010 (7): 54-56).
因此,題目所提的問題是不成立的,或者說是不準確的,韓國可以使用漢字,談不上「恢復」,但只不過不是官方語言,在小學沒有漢字教育,給中學的漢字教育帶來一定負擔。所以,這次的提案就是建議2018年小學實行漢字教育。不是「恢復使用漢字」。
至於這個提案也沒有獲得國會的批准,我也不清楚。
我看到另一位答主引用的,韓國前政要簽名建議恢復漢字教育:
這是2009年的發生的事,不是今天,一共有20個人簽名。
作者引用的一部分,10個簽名,五個人用韓文,一個人可能只口頭表態,名都沒有籤!
韓國國家體制決定,下野以後的政要跟平民老百姓一樣,毫無特權,不像天朝可以繼續發揮老幹部的【餘熱】。所以,這個聯名跟路人甲乙丙丁差不多。
另外,無論多麼偏激、極端、少數的觀點,只要不影響他人,在韓國都有合法渠道表達,比如:部署薩德,韓國也有不少人反對,如果是在中國,可能會被口水淹沒。
憑以上幾點,就能想到這個所謂「聯名」其影響力有多大?
-----------------------------------------------------------------------------------
有一點可以肯定,韓國古籍都是漢字記錄的,不懂漢字肯定影響他們讀歷史。而韓國一向以自己的「整容歷史」引以為傲。
但是,中國人不要以為韓國人都離不開漢字,韓國有文化的人都喜歡漢字。
我們知道,漢字是記錄漢語的,跟韓語並不匹配,漢語跟韓語完全是兩種差別很大的語言,漢語屬於漢藏語系,韓語非常特別,至今學術界對韓語劃分問題,還有很多爭議。
另外,漢字在古代韓國僅僅限於【兩班貴族】使用,這部分人可以說是金字塔頂端的百分之一,所以,漢字其實在韓國並沒有廣泛的使用基礎。
兩班(朝鮮語:양반。)是古代高麗和朝鮮的貴族階級。“兩班”一詞指上朝時,君王坐北向南,以君王為中心,文官排列在東邊,武官排列在西邊,即“文武兩班”,之後,兩班專指上朝會的官員延伸到兩班官員的家族及家門。古代朝鮮對貴族或官員的尊稱也是“兩班尼”(양반님,相當於漢語的“大人”)所以,漢字對韓國人來說,相當於歐洲的拉丁文,請問今天歐洲人有幾個認識拉丁文,對他們的影響大嗎?
我發現,網上有些文章跟韓國人一樣的德行,一本正經的說韓國去除漢字如何不方便,韓語沒有漢語博大精深,諺文同音造成歧義云云,
其實,自然語言(Natural Language)的歧義是不可避免的,有時候歧義產生的一語雙關,正是自然語言有優勢的地方。所以,電腦程序至今不能代替人工翻譯自然語言。
不要聽別人舉了幾個極端例子,就妄下判斷,韓國諺文如何低級,漢語如何高級,他們不用漢字是SB,以後必定會使用漢字。
我們不能跟韓國人一樣!
雖說使用何種【語言文字】不是成為科技強國的充分必要條件,但絕對有很大的影響。如果韓國諺文,真的那麼低級,那麼多的歧義,對教育有那麼大的影響,韓國是怎麼在幾十年內變成科技和製造強國???
漢字教育在韓國,是當一門外語在學,就跟中國小學生學英語一樣,我們不必激動,那麼,漢字有沒有可能成為韓國官方語言?
我是看不出可能性,沒用漢字人家一樣成為科技強國,和人均GDP過兩萬美元的富裕國家。另外想一想,韓國人幾乎夜郎自大般的的民族主義情緒,也是不可能的。
韓國諺文是低級還是高級,我是沒有能力下判斷,但是韓國人一直認為諺文是世界上最吊炸天的語言,包括大學教授,韓國人民族主義上腦,智商就為零,
舉一個比較搞笑的例子:
從2009年開始,韓國人出錢,拉了幾個非洲黑叔叔歐洲小國,搞了一個【世界文字奧林匹克大會】:
這是網站:http://languagelog.ldc.upenn.edu/nll/?p=4253
【世界文字奧林匹克大會】公開比較文字優劣,一共舉行過兩屆。
首屆在韓國舉行,大韓國諺文當然獲得第一名。
2012的那一屆在曼谷舉行:
諺文還是獲得冠軍,白人為韓國人頒獎,第二、第三分別是印度的泰盧固文和英文。
韓國英文媒體的報道:
韓國官方媒體韓聯網的報道:
最後還要裝逼稱:
這是把世人當傻子?
韓國人念念不忘輸出他們吊炸天的諺文,曾經將韓文輸出到南太平洋上島國土著,最後以失敗告終:
韓國甚至宣稱向中國少數民族推薦諺文,幫助中國消除文盲!
真TM懷疑,火星文是不是地球上最優秀的思密達族輸出給火星人的?
看完這些,你覺得韓國人會把漢字當官方文字嗎?
小漢字見大歷史
看到“韓國”兩個字,就想樂,因為韓國的存在,的確給現代的國人帶來了很多歡樂。
諸如韓國人將中國的端午節、中醫、印刷術、書法等等中國國粹全部申請為了韓國的文化遺產;更過分的是,連中國的風水學、東北的火炕韓國人都不放過,統統都是韓國地;而孔子、李時珍也都成了韓國思密達;讓人恐怖的是連我們可愛的大熊貓的故鄉都變成了韓國,不知道四川的鄉親們對此有何想法;而我們所喜愛的著名藍球運動員姚明,也被說成了是韓國後裔,大姚聽聞此事,是不是要陷入沉思了……
嗯……嗯……先容小編狂笑一陣,實在有點忍不住了……
當然,以上還只是冰山一角,越南人在他們的歷史課中宣稱,他們是炎黃後裔,他們和長江以南廣泛分佈的百越諸部落同根同源,所以,中國的江南地區全是他們的故土。結果有了下面這張越南人畫的地圖。
韓國人一聽著急了,立刻考據出了一副世界四大古文明的起源地圖,最終認真的宣佈,韓國乃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歷史上的中國只是他們的一部分。當然,圖片一發布,中國人還未發表意見,就先遭到了日本人的嘲笑。
但是,韓國人並未就此罷手,揭示了一個更大的驚天秘密,在韓國人的歷史課本中,長江以北的土地全部屬於他們的……再加上越南人說長江以南是他們的故土……顛覆呀,小編長這麼大,才知道,曾經的中國人根本就沒住在陸地上,而是長期泡在滾滾長江水中……
我們開始講正經的歷史,除了韓國人對歷史地圖造假和越南人說江南地區是他們的故土之外,其他的都是中日韓越四國網友之間的互相惡搞,都不是真實的。比如申遺的事情,畢竟負責管理世界文化遺產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由世界上多個國家的精英專家組成的,如果申遺的內容不符合條件,是不會被通過的。韓國所申請的也並非是跟中國完全相同的文化遺產,中日網友也只是抱著娛樂精神,拿來惡搞一下,不必當真。
只是,這說明了一個問題,中國在東亞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其中日、韓、越三國就是受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三個國家。而所謂韓國恢復使用漢字的消息,又被拿來調侃為了韓國是不是要拿“漢字”申遺了?當然不是如此了,韓國拿漢字申遺,肯定也無法申遺成功。
實際情況是,韓國一直都沒有中斷對漢字的使用,所以,談不上恢復使用漢字。畢竟語言文字是以實用為主,韓國只是有一段時間停止了漢字教育,而近兩年韓國政府決定將全面恢復漢字教育而已。
由於文字系統的複雜性,完全摒棄了漢字的韓文,在使用中遇到了很多問題,畢竟諺文只是一種表音文字,類似漢語的拼音。韓語中本來就有很多漢文的引入詞,只是用拼音,是無法區分的。而諺文也不像西方語言那樣,經過了數千年的發展完善,具有了完善的詞彙系統,所以,漢字的使用,還一直存留於韓文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歷史研究、法學、醫學、科學技術等專業領域。而一些脫離了語境的韓文,也是要特別標註漢字的,比如名字,一些專有名詞之類。
根據能夠查到的韓國官方資料顯示,韓國近現代對於漢字的使用經歷了幾個重要時間節點。
1971年,韓國總統朴正熙決定停止在小學實行漢字教育。
1998年,韓國民間成立全國漢字教育推進總聯合會,主張恢復小學對漢字使用的教育。
1999年,有韓國官員建議在公文和路標上採“漢字並記”的形式。同年,韓國總統金大中發佈總統令“以韓字作成,必要時得括號附加漢字及其他外文來表達正確意思”,施行漢字混用。
2004年,韓國又將漢字混用的法律條文全以韓字取代,但是,有歧義者仍維持漢字並記。
2005年,韓國的《國語基本法》出臺,以法律規定公文中的漢字在括號內使用,不能再以大總統令執行。
2011年,韓國教育部建議各小學將漢字學習列入正規教育課程。
不過從1971年韓國廢止漢字開始,漢字教育作為韓國小學的選修課程是一直存在的,由各學校的校長自行決定是否實行。自然,漢字曾經作為朝鮮貴族的專用文字,在首爾的各小學中,通常是會開設的,韓國的家長也並不反對。而在韓國的本科及以上院校,畢業之前也是要進行漢字掌握測試的,一般要求掌握漢字在1000到2800個之間。一個上過大學的韓國人,至少自己身份證括號裡面的漢字要認識吧。
2014年,韓國教育部擬定2018年開始,在小學3年級以上教科書推行漢字並記,並未能實行。
2015年,韓國教育部宣佈“2015改正教育課程”包含“教科書漢字並記”,遭到眾多漢字水平不高的韓國小學教師的反對。可以理解,不然要下崗了。
2016年,韓國教育部再次發文將漢字“並記”改成漢字“表記”。“並記”是諺文和漢字混用,就是常見的日語形式,中間夾雜漢字。日本網友對此表示了擔心,唯恐韓國人會說日本人對漢字的用法是抄襲韓國的。而“表記”類似於給漢字頂部加拼音標註的形式,學過日語的都知道,為了標讀音,會加羅馬注音,或者平(片)假名注音。
同年,韓國教育部決定,自2019年起,在全國小學5、6年級教材標註漢字及讀音釋義。不過呢,現在似乎又有了爭議,估計2019年的計劃也會流產。
看完了韓國對漢字態度的大事記,不難看出,漢字一直都沒有退出韓國人的生活,特別是正式和重要場合中,韓國想脫離漢字文化的影響,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
奕天讀歷史
我們印象中的韓國是一個民族主義感非常強的國度,他們不會輕易認輸,是一個把“過程不重要,結果最重要”這種理念發揮到極致的國家,他們認為只要是好的東西就是他們的,甚至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可以隨便申請,但有一樣東西他們沒辦法說成是自己的,這就是漢字。
歷史上的高麗民族是韓國的祖先,他們長期使用漢字,後來世宗大王發明了由☐、◯、ㅂ、ㄱ、ㄹ等圖形符號作為字母,相互組合構成一萬多個諺文,這就是韓朝文字。 但是他們的文字雖像中國的拼音和日本的假名一樣,要標註讀音還可以,但用來完全取代漢字還是有很多不便的。不僅同音字詞造成了不便,最重要的是隔斷了高麗民族的歷史。
有鑑於此,韓國的進步人士以及各類文史專家都極力主張恢復漢字,這裡應該說明一下,他們主張的是暫時恢復漢字教育,並不是大範圍推廣漢字使用。
對於韓國人來說,是否恢復漢字教育,不光是部分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事,事關國家大計、文化根基等嚴重問題,不是隨便就能說恢復就恢復的。那麼,既然事態如此嚴重,當初為何要背離祖宗恩德放棄漢字呢?
韓國青年之“表音字一代”,他們已經背棄了祖先文化傳承。
其實,韓國的表音字創造於1443年,當時的表字音字由11個元音和14個子音組成,在頒佈之初,被稱為訓民正音,而統治階級依然延用漢字,婦女和兒童卻使用受人歧視的拼音字,俗稱諺文。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甲午戰爭之後,當時韓國掀起文明開化運動,在“甲午更張”的改革中,封建制度被社會衝擊,隨後政府引進了太陽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書文過渡到漢字與表音字結合使用,並且不再區分使用者的身份地位。
等到韓國淪為殖民地時,統治階級下令日語與漢字可以在民間同時使用,但不再對錶音字放開使用權利,並對那些守舊派進行鎮壓。
直到1945年,韓國得以解脫,新生的韓國卻提倡國粹主義,所謂的表音字又重新回到民族精神的最前列,並在1948年,制定頒佈了《表音文字專用法》,但附加條款允許漢字與表音字並用。
南北徹底分裂以後,韓國的朴正熙正式下令從1970年起,強行廢除漢字在國內的使用權,主要的表現就是教科書中不再單獨設置漢字課程。
這項政策頒佈以後,造成韓國20到40歲的人幾乎完全不懂漢字,帶給這代人的後果,是古典文化修養欠缺,與傳統脫離,慢慢脫離東亞文化圈,深陷孤立與悽楚之中。而人們習慣形象的稱他們為“表音字一代”。
雖然這一代人在政策強壓之下,不得不學習和使用表音字,但礙於廢除漢字以後會有諸多不便,人們要求恢復漢字教育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表音字究竟有哪些不便之處?
不可否認的是表音字的優點就是簡單易學,即便外國人,只要掌握了拼寫組合的方法,也能正確誦讀。不過,誦讀不代表理解其中的意思,因為表音字存在嚴重的盲點。下面舉例說明。
先以韓國的姓氏為例,像林和任、姜和康、鄭和丁,他們發音都相同,根本分不清是在叫誰,身份證甚至用漢字來標記分。
另外,單詞中也存在同音異字,古瓷、故事、古寺、枯死等單詞同音,還有像士氣與死期同音,轉機與戰記同音。這些經常會遇到,令傾聽者感到頭疼。
據說,到韓國旅遊的日本人看不懂路標和商店的招牌,日本人覺得在韓國比在香港更像國外。當然,受害最深的不是日本遊客,而是隻識表音字的韓國青年一代。
他們到了日本,剛下飛機,就不認識漢字書寫的出口標識,作為非漢字文化圈的韓國在日留學生,還要重新學習漢字教育。
不僅如此,他們想繼續深造,卻讀不懂混有漢字的日本史書,教授為學生缺乏漢字知識而惋惜,如此下去,韓國的古文化將葬送在下一代人手裡。
有鑑於此,政界、財經界、宗教界、文藝界等知名人士聯合簽名向國會提議“廢除表音字”,他們認為當下國內混亂和經濟蕭條是因為“表音字一代”人文知識欠缺,造成道德、哲學、思想上的混亂。
而在迎接亞洲太平洋時代大趨勢下,亞洲各國都或多或少處在漢字文化圈中,唯獨韓國使用表音字顯得特別孤立,不僅妨礙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是阻礙了社會經濟發展進步。
所以說,韓國之所以恢復漢字教育,是鑑於在社會輿論對廢除漢字教育的批判壓力下,才決定修改全面廢除漢字使用方針,並且亞洲各國經濟飛速發展,文化相互交融,韓國表音字獨樹一幟,不僅阻礙交流,更影響自身對祖先文化的傳承,推行漢字教育勢在必行。另外,似乎美國也在鼓勵士兵學習多國語言,尤其是漢語,每個月會給那些精通漢語的士兵額外的經濟補貼,會的語言越多,得到的補貼越多,上不封頂。
小小嬴政
首先,韓國並沒有確定恢復漢字。2016年韓國曾經試圖計劃於2018年恢復漢字教育,併為此舉行與之相關的公開辯論,但是至今尚未形成定論。
關於漢字,韓國人也是夠糾結的,其糾結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 漢字到底是韓國的還是外來語。
二、 韓文如果一律不採用漢字,則大量存在多音多義字不利於書面溝通(韓文中70%以上的單詞是漢字詞)。
三、於是就造成了最終的糾結:是否要恢復娃娃們的漢字學習與教育。
韓國是上世紀自70年代折騰了一把,轟轟烈烈地開展了一回“去漢字化”,於是在韓國的小學教材中漢字已經絕跡,但是卻又在中學階段不癢不痛地安排了漢字選修課。
幾十年以來,韓國一直有著恢復漢字教育的呼籲,以避免造成文化危機,因為漢字在韓國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了,幾千年的文化習慣不可能因為一紙去漢字化而消身匿跡。
比較搞笑的事情是:官方不讓學習漢字,韓國人民私底下卻在各種培訓班中不遺餘力地給孩子們補習漢字學習方面的課程;另一方面則是隨著中國經濟突飛猛進地增長,隨之影響力擴大,棒棒們卻又不得不努力學習漢語。
總結一下:棒棒的“去漢字化”幾乎就是空中樓閣。例如《朝鮮日報》、《東亞日報》至今還是採用漢字,韓國景福宮的正門光化門仍高掛漢字牌匾。但是,恢復小學生的漢字教育短期內也依然不可能,棒棒們的玻璃心大家都懂的。
歷史作家煮史問道
韓國恢復漢字,是歷史的必然!
今年春節期間,在深圳與中韓投資貿易協會的李會長交流,他談到,韓國從2018年起,小學的教育大綱中已經加了漢語課程,在廣東的韓國人估計有十萬之多,協會也 增加了漢語培訓方面的服務。
韓國去漢字化也有近百年了,為何恢復使用漢字?
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1、韓國的歷史是用漢字記錄的。
現在教育出來的幾代韓國人不懂漢字,也就不懂自己的歷史 ,走進自己國家的古蹟、博物館等,文字都是漢字,根本無法看懂也無法理解。也就是說韓國的文化、歷史事實上已經斷流了。
2、韓語的發音有限,同音多
韓語相當於中國地方方言,還是小地方的方言,語音表達有限,同音多,因而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名字必須用漢字標註,不然無法區分。
3、韓語詞彙量太貧乏
韓文不是自然形成的,起源也就幾百年,真正在社會上大規模使用,也才百年不到,中途被日本 滅國幾十年,日語還是主流。韓語的詞彙量是非常貧乏的,很多科技、軍事、醫藥等術語,韓文無法表達。
這點越南語、日文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只是日本人走實用主義,用得巧,也抵禦了去漢字化的風潮,保留了漢字,看看日本的軍事文獻,艦機上設備武器的按鈕,基本上是漢字。日文詞彙少,發明片假名,直譯外來語補充,也是一個聰明的做法。
詞彙量貧乏,是拼音文字的蔽端,世界發展很快,每天都在產生大量的新詞,英語26個字母,產生新詞彙就越來越長,接近極限。不象漢字,幾萬漢字,理論上兩兩漢字都能形成詞,總詞彙量可以達十億級別以上,完全沒有拼音文字詞彙枯竭的問題
韓國去漢字化,也是民族主義思潮使然,韓歷史上一直被大中華罩著,嚴格來講沒有自己獨立的文化,國家小,想擺脫大國的影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就象現在,政治軍事被老美死死控制著,文化也還是擺脫不了大中華的影響,它可以把什麼都說成自己的,自欺人,但漢字是文化之根,去漢字化後,韓文化就變成無根之浮萍。
我是漢字谷主,【專注說文解字、識字啟蒙、K12語文教育、海外漢語等漢字產業,古汀漢字谷 獨創的《人字學習體系》(人字學習法、快速識字訓練、漢字國學、古詩文理解等)】漢字創新思維課程讓孩子識字、懂字、用字並理解國學經典!歡迎關注交流!
關注私信“0301”,可以得到 天地人 漢字卡片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