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告別“羊圈溝” 安居新農村

改革開放四十年 | 告別“羊圈溝” 安居新農村

從土坯房到磚瓦房再到小洋房,改革開放四十年,岷縣通過危房改造、災後重建、易地搬遷等方式讓農村群眾的住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居住條件的變化也折射出了群眾生活的大變遷。

走進寺溝鎮八步川村村民王社生的家,一幢小二樓映入眼簾,室內簡單大氣的歐式風格裝修、現代化的地暖設施。

改革開放四十年|告別“羊圈溝” 安居新農村

內看

外看

改革開放四十年|告別“羊圈溝” 安居新農村

各類新式傢俱一應俱全,各類花卉植物在女主人的精心照料下鬱鬱蔥蔥、嬌嫩欲滴。在王社生的新家已找不出一點農村生活的痕跡,讓人感受到的完全是現代化的生活氣息。

岷縣寺溝鎮八步川村村民王社生:" 從2008年黨的政策下來,讓我們在這兒新農村改造,完了2008年出來之後在這兒的院子蓋了四間小瓦房。2014年災後重建,黨的政策有4萬元的新房款補助,完了就蓋了兩層小樓房,慢慢的經過努力,裝修好之後現在條件就都好了,屋裡該收拾的都收拾上了。"

改革開放四十年|告別“羊圈溝” 安居新農村

為了見證他家這幾十年來變遷,在王社生的帶領下我們驅車一個多小時,來到了王社生曾經生活過的羊圈溝。

“羊圈溝”正如這個名字一樣,這是一個座落在狹長溝壑裡的偏遠小村莊,村裡的人大都搬出了這裡,村子裡已沒有了往日的生機,村口乾枯的老樹和一座座長滿雜草的土坯房成了歲月變遷中所剩不多的見證。

改革開放四十年|告別“羊圈溝” 安居新農村

改革開放四十年|告別“羊圈溝” 安居新農村

改革開放四十年|告別“羊圈溝” 安居新農村

走進王社生家的院落,院內的雜草已有一人高,既將倒塌的三間青瓦房已褪去了昔日的顏色,那些斑駁的牆面,那些被歷史磨平的簷角,以及那些散落在風中的故事,承載著幾輩人的鄉愁和回憶。王社生說,那些年村子裡家家都是土坯房極少有青瓦房,他家的座青瓦房當時在村子裡可是人人羨慕的好房子。

改革開放四十年|告別“羊圈溝” 安居新農村

岷縣寺溝鎮八步川村村民王社生:"像這房子就是以前70年代蓋的房子,就是土結構,木結構土的框子,土木結構的。完了之後70年代蓋出來以後,就是村裡面相當好的房子。蓋出來的時候有人還多的人羨慕呢,有時候還說我們一輩子住住上這樣的房子,這一輩子人也就基本活的好著呢."

四十年歲月變遷,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羊圈溝的群眾終於告別了這個偏僻的小村莊,搬遷到了交通便利、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的新農村,住上了曾經想都不敢想的樓房,過上跟城裡一樣方便舒適的生活。

改革開放四十年|告別“羊圈溝” 安居新農村

改革開放四十年|告別“羊圈溝” 安居新農村

岷縣寺溝鎮八步川村村民王社生:“自己鋪的地板,自己燒的鍋爐。”

記者:“現在也不用燒爐子了?“”

王社生:“嗯,燒爐子麻煩,還髒的很,就燒一個鍋爐,比較節省,比較方便一點,就熱些。"

改革開放四十年|告別“羊圈溝” 安居新農村

和王社生家一起搬出羊圈溝的還有同村的雷維平,現如今老雷一家住在寬敞明亮的四合院裡,過上了三代同堂的幸福生活。

改革開放四十年|告別“羊圈溝” 安居新農村

岷縣寺溝鎮八步川村群眾雷維平:"羊圈溝老早住的時候窮山惡水,像我溝裡裡面住的那個房子,那相差就是幾十倍,土木結構的房子,牆塌的沒辦法住,自從搬遷出來,又是廣場,柏油馬路修的這樣好,地方還這麼寬大。(房子)寬敞明亮,房子也就好的很,想不到,想像不到這一回事情,現在就是兒子孫子,也就是三代同堂,過得好的很。"

滄桑鉅變四十年,農村的房屋從人們迫切渴望擁有一個安全住所,到講究安全、美觀、實用,經歷了一個個不同的時代,刻下了一個個不同的時代印記。四十年的住房變遷史,反映了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彰顯了現如今農村群眾的幸福生活。

岷縣寺溝鎮八步川村黨支部書記:"王琪 在這個通過黨和政府的大力關心和支持下,把我們這個新農村建好之後,把這些溝溝壑壑裡面坐的群眾搬到這兒,現在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像新農村的每家每戶都住的是小二樓,大大小小的巷道全部是水泥硬化了,再一個修建的廣場,體育場,包括我們村級的幼兒園,敬老院,而且現在我們村還有文化書屋,老年人活動中心,這些建修的都相當的漂亮。再一個老百姓的思想覺悟也高了,這個講衛生,勤快,各方面你看我們現在新農村的氣氛非常好."

改革開放四十年|告別“羊圈溝” 安居新農村

(記者:王麗麗 李自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