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專資本:美國上市的騰訊音樂229億美元市值靠什麼撐起來?

12月12日上市首日,騰訊音樂漲了7.69%,市值229億美元。據綠專資本瞭解在美國上市

的中概股科技公司中,僅次於阿里巴巴、百度、網易、京東、拼多多,排名第六。市值高於攜程、微博、愛奇藝。

騰訊音樂也成為國內第一家、全球第二家音樂流媒體美國上市公司。全球第一家是Spotify,當前市值232億美元。

從一個小小的音樂播放器到市值229億美元的大公司,騰訊音樂通過一系列資本整合,版權採購與分發,多元化商業變現,誕生了價值。

綠專資本:美國上市的騰訊音樂229億美元市值靠什麼撐起來?

價值在哪裡?

騰訊音樂的核心資源在於版權。同時更有價值的,是其在音樂平臺中已經建立起的地位。

當前,騰訊音樂合計市場滲透率達76%,成為國內在線音樂市場的領導者。

2018年7月,騰訊音樂旗下酷狗、QQ及酷我音樂MAU分別達到3.52億、2.93億、1.32億。作為其最大的競爭對手,網易雲音樂MAU為1.16億次。蝦米音樂、豆瓣音樂等市場份額更少。

騰訊音樂另一個優勢在於版權方面。當前,騰訊音樂與超過200家國內外版權合作方進行合作,曲庫數量高達2000萬首。其與環球、索尼、華納建立獨家合作,這三家唱片公司在全球數字音樂版權市場中,合計市場份額約72%,擁有孫燕姿、梁靜茹、陳奕迅、王力宏、林俊杰等一線音樂人。

這意味著,騰訊音樂的競爭對手,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等若想獲得足夠多的作品,需要花費金錢從騰訊音樂獲得版權。當前,幾家主要音樂平臺已經有過轉授權合作,主要授權方,是騰訊音樂。

與國外音樂平臺不同的路子

由於版權環境的影響,國外音樂市場比國內領先不少,騰訊音樂上市之前的估值,也主要對標國外音樂平臺。

但國外音樂平臺都在下滑。騰訊音樂公開提交招股書時,主要對標Spotify。Spotify上市半年時間後,市值從300多億美元跌至今天的232億美元。如果從2015年算起,Spotify至今累計虧損超195億元。另一家音樂平臺Pandora則自2015年以來累計虧損85億元。

騰訊音樂目前則處於盈利狀態。2017年其收入109.81億元,同比增長152%,經調整後的淨利潤為19.04億元,同比增長347%。2018上半年,收入86.19億元,同比增長92%,經調整後淨利潤為21.12億元,同比增長189%。

分析其背後原因,騰訊音樂走出了一條與國外同行不同的道路。Spotify收入主要靠會員,會員付費佔總收入的91%。Pandora深耕廣告收入,商業模式同樣單一。但騰訊音樂目前主要收入靠直播、版權收入、會員付費等。其中直播收入是大頭,佔比超過70%。

“音樂是一個基礎、剛性的用戶需求。有這麼一個需求,就會帶來非常龐大的流量,在流量基礎之上,可以通過直播等方式變現,沒必要緊盯著用戶付費規模,”國信證券傳媒分析師張衡這樣認為。

與國外46%的版權付費市場對比,中國音樂版權付費率僅為4%左右,相差甚遠。在張衡看來,多元化變現更值得中國音樂產業關注。當前,騰訊音樂在走這條路,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也同樣嘗試多元變現模式。

上市下一步,集團整合?

騰訊音樂的巨無霸之路,始於2016年。當時,三家打得不可開交的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合併,統一成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目前,據記者瞭解,儘管三家已經合併了2年多,但依舊有獨立的品牌,獨立的運營團隊,並沒有完全整合。

此次騰訊音樂上市,張毅告訴記者,會有利於三家深入整合。“如無意外,上市以後大概兩年以內,或者一年多以後,原來在三家中的某些可能就會逐步退出了,”艾媒諮詢CEO張毅說。

從此次上市當天發言也能看出,原有的QQ音樂團隊正在佔據主導位置。綠專資本獲悉上市當天,發言嘉賓為湯道生和彭迦信,湯道生為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董事長,彭迦信為騰訊音樂CEO,此前彭迦信在騰訊主管QQ音樂業務。

根據騰訊音樂招股書,騰訊持股佔比 58.1%,聯席總裁、酷狗創始人謝振宇持股比例 4.2%;聯席總裁、海洋音樂謝國民持股比例 4%。

作為音樂人,張昭軼認為,騰訊音樂目前並沒有發揮出與其地位相當的作用,“這兩年內,用戶增長和時長增長到了極限了。但這兩年並沒有再造出更大價值。”他認為,音樂的場景應用還是很小,這個市場需要和別的市場融合才能產生價值。目前並沒有太好地融合。

湯道生稱,騰訊將從多方面助力騰訊音樂發展,如熱門影視劇歌曲的分發,聯動騰訊視頻聯合制作音樂節目等,支持騰訊音樂在音樂領域繼續探索領先。美國上市之後整合,或將有利於騰訊音樂進一步發揮融合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