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食堂」從抖音和快手談起,世界的本質是信息

某互聯網活動間隙,跟一頭部基金大佬——旗下有有數支人民幣基金和美元基金,規模近百億(國內私募機構,80%規模都在億以下),圍繞當下比較火的短視頻,請教了一些對內容領域的看法,把其中某些觀點經大佬同意分享出來,部分觀點如下:

1.內容領域,從文字到短視頻的爆發說明什麼?

是用戶人群的“消費降級“,用戶時間的“消費升級”。

比如文字,“生產”的成本很高,能寫會寫的人少,能持續寫下去的人少之又少。一個有知識和專業的檻,這是很多人最大的門檻;一個是時間的成本,寫一篇兩三千字的文章,至少要兩三個小時甚至更多,文字閱讀需要的時間成本卻是指數級放大。寫完發出來,需要在登陸後臺編輯、排版、審核等等,而且需要在電腦上完成。

之前王興在飯否表達過對一個數據的驚訝:中國的本科生還不到4%。能在網絡上寫文章的,基本是這4%極少一部分,能在網絡上看文章,基本是4%的一部分。

如果你去富士康這類的工廠,餐館、建築工地去調研,去看看大家看文章嗎?甚至微博都很少看。

而“生產”短視頻,拿起手機來就可以拍,拍完在手機上就可以發出去。

消費成本也有很大差距。看一篇兩三千的字文章,一般需要五六分鐘;而五六分鐘的時間卻可以看二三十個短視頻了。

2.人們為什麼會對短視頻上癮?

人的生理特徵決定的,不同的信息表達方式對人的感官影響(刺激)不一樣。

圖畫/像對人的感官最容易產生刺激。比如,幼兒園的小孩都是通過看圖畫本認識各種事物。最多學點拼音和數字,真正到了小學階段才開始學習大量漢字,初中階段注重從語法語義上理解整句整段文字,高中時候才能真正讀懂一篇文章,一本書。

圖片、動畫片是人在小孩時期不用人教就能看懂。所以看短視頻本質上是不需要調動大腦的。

所以反過來講,內容的消費來講,文字的消費成本是最高。看短視頻則更契合了人的心理,情緒是本能,是淺層次的意識。高層次的意識是思考,但是人過了一個年齡階段,完全是靠本能活著了。

什麼是癮?癮本質上是一種心理的病態化,是因為長時間的無所事事或缺乏其他精神生活而產生的一種心理依賴症。它和一個人因為某種熱愛而長時間沉浸於場景不一樣。

比如有的人對技術的熱愛,能坐在房間裡連續數十個小時甚至數天地鑽研;或有的人對讀書的熱愛,比如巴菲特,芒格說他是就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除了工作就是看書,沒有娛樂和其他愛好。巴菲特的兒子回憶小時候說,巴菲特在家的時候,整天都待在樓上看書,家裡人對他都是空氣般的存在。

很多上班族每天大量時間用在刷微博、微信或新聞資訊類產品,這和刷短視頻都是一種“癮”症。

3.能具體分析下癮和熱愛有什麼不同嗎?

癮是現代人精神的空虛的一種適應症。不做會很空虛無聊,做完仍然內心仍然空虛,因空虛而疲憊。

所以那些刷了一天社交和資訊平臺的人,其實身心疲憊。

熱愛是心理和生理的“興奮”共振,因為熱愛會帶來精神愉悅,精神的愉悅帶來大腦活躍進而促進多巴胺——大腦信號因子——分泌,反過來又存進情緒和身體的行為。

前者是負反饋,在不斷消耗人的能量,比如吸毒的人,都是慢慢毀掉自己;後者是正反饋,會不斷提升個人的能量,熱愛會帶來成就,成就會讓自己更加熱愛。

4.文字形式的內容和視頻形式的內容,都誕生了巨頭,以後圖片類和音頻類有可能嗎?

不太可能,圖片傳播信息太單調,音頻的對用戶來說,消費的時間成本太高,效率太低。

5.做產品的人,到底要相信人心的善還是人心的惡?

黃賭毒是一切商業模式最好的驗證方式。

純粹基於人性的善去思考,做不出爆款產品,而基於人性的惡(是指人性的自我自私虛榮,本能層面的貪懶趨利避害)去思考,做不出偉大的產品。

6.您覺得抖音和快手為什麼在這麼大的差距?

根源不同,一個對內容,人(性),對商業化有深刻的理解。一個是工具思維,本身就來源於工具(gif 工具)。

抖音不是第一個短視頻產品,它之前已經有多家。

如同今日頭條之前,資訊內容類產品之多沒人能想到頭條成為如此的估值幾百億美金的超級獨角獸。

比如傳統的幾大大門戶,騰訊/網易/新浪/鳳凰;聚合類的,flipboard, zanker 等等,垂直類的,最有價值的三個垂直領域,商業財經科技,每個領域都有寡頭。

張一鳴在這兩個方向能同時取得成功並實現商業化的成功,在估值上超越百度和京東目前的市值,成為繼搜索、社交、電商之後,又一個巨頭級商業化平臺,還是很厲害的。

7.您覺得軟銀為什麼會投資字節跳動(今日頭條和抖音母公司)?

阿里和軟銀的關係你應該明白吧?

馬雲作為一個商業史“忽悠”最成功的一個人,不但每次線下的演講每次讓人熱血沸騰,他其實對信息在網絡上的傳播和表達,影響和控制比大部分的所謂資深媒體更有洞察和見解。除了控股主打“文字”的微博、收購主打“視頻”的優酷,很多商業財經科技等垂直類媒體也都有投資。

另一個這樣的大佬是雷軍,大學時就是寫文章的高手,研究不同的報刊雜誌風格,不同的編輯性格,能讓每篇文章都不白寫發出來,大學就賺稿費收入。

歷史告訴我們,藉助信息媒介是影響大眾,是改變世界的必要條件。

8.內容領域的邏輯是什麼?

世界的本質是信息,包括文字(字母)、數字,圖像、視頻、聲音。文字構成了各種理論或主義,所有的在信息領域又都是數據,是為了在兩個世界——現實世界和虛擬——更好地流動。

信息的價值是什麼?流動和驅動。信息能在這個世界自由流動,同時藉助信息影響人們的意識進而驅動人們產生某種認知,比如所謂的“意識形態”之爭;或某種行為,讓人們看完文字圖片介紹,能下單購買。

一個創業者對內容敏感,懂得內容的傳播、表達和節奏,才能更好的實踐“群眾路線”。人是意識的產物,本能是人人先天就有的,但意識是後天家庭、環境、教育的綜合作用的產物。悟性高的人,在成長中會有意識的二次覺醒,所謂”重生“,那個時候的意識才是真正的”自我意識“。

我們大部分人其實意識都一樣的,雖然身份、財富甚至地位不同,當然,很少有人會承認這一點。

借用信息通過影響、驅動他人,進而改變世界,真正的最厲害的人是誰?毛主席。古今中外帝王將相,比他讀過的書多的可能有,但比他寫下的文字多的相信沒有。

文字是最能與人的意識產生共振,觸達人靈魂深處的內容形式。你常聽過很多名人說讀書對自己影響很大甚至改變命運,你聽過一個人每天看電影甚至看視頻改變自己命運的嗎?

9.今日頭條的悟空問答對知乎會有影響嗎?

悟空對知乎是降維打擊。

知乎從專業化開始資訊化,也有可能是對頭條做問答功能的反擊,但實際上是內容和用戶開始氾濫化,失去自己的時候也是失敗的開始。

10.您平時也刷短視頻嗎?

不刷,很多大佬微信也不用。不使用某種產品或工具,不說明什麼,也不影響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