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昌邑:黨員義工助力群眾安居樂業

山東昌邑:黨員義工助力群眾安居樂業

日前,記者採訪了山東省昌邑市龍池鎮瓦東村。走進村委大院時,黨員義工趙中芳正與其他義工一起商量開展志願服務的事項。據瓦東村黨支部書記趙中偉介紹,村裡現有36名義工,其中黨員義工20人。2017年12月,瓦東村按照市義工聯合會黨委要求成立了義工服務站。“黨員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又多了一個平臺,村民們安居樂業,日子越過越好。”趙中偉說。

2016年以來,昌邑市充分發揮市義工聯合會的基礎優勢,出臺《推進義工志願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成立市義工聯合會黨委,把全市義工納入黨組織領導下,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據昌邑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鬍筱芹介紹,昌邑市成立義工聯黨委後,通過廣泛動員,有計劃地引導黨員群眾參加志願服務,特別是市委常委和其他縣級領導幹部帶頭,發揮了強烈的正向引導效應。同時,將民政、教育、衛計等部門以及工青婦群團組織人力資源進行優化整合,統一納入義工聯黨委領導下開展志願服務工作。為更好地精準服務,昌邑市分類組建起扶貧幫困、愛心捐贈、文體娛樂、宣傳教育、環境衛生、衛生保健、便民利民等7大類、53支志願服務隊。

以黨建為統領,打造以黨組織為主導的義工組織架構。在昌邑市義工聯合會,義工組織架構圖一目瞭然:即在義工聯合會黨委領導下,各鎮街成立義工分會黨支部,在城市社區、農村社區成立義工服務中心,在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村成立義工服務站,構建起以市義工聯黨委為主體,鎮街義工分會黨支部為基礎,社區義工服務中心為紐帶,村、機關、企事業單位義工服務站為支撐的“四位一體”服務體系。目前,昌邑全市已成立27個義工黨支部、11個義工分會、130個義工服務中心、890個義工服務站。

黨員義工王小蘭是昌邑石化有限公司職工。2018年6月,她與其他義工來到該市龍池鎮利漁村90歲高齡的老黨員徐光增家慰問走訪。2016年11月起,昌邑市委組織部與市義工聯聯合開展“聽老革命講那過去的事情”公益活動,集中走訪新中國成立前的老黨員,讓老黨員講述親身經歷。“老黨員就是身邊的榜樣,對黨忠誠,永遠聽黨話、跟黨走,是每個黨員必須做到的。”王小蘭說。

昌邑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孫建設介紹說,為科學激勵考評,在工作中還建立了“雙推雙培”制度,即優先把優秀群眾義工推薦為入黨積極分子、入黨積極分子優先推薦為發展對象;及時把優秀黨員義工培養成義工骨幹、優秀義工骨幹培養成義工組織負責人。

昌邑越順紗線染整廠負責人叢欣濤2015年加入了義工組織。2016年,他經營的企業成為昌邑市義工聯合會第89個“微愛計劃”愛心共建單位。受黨員義工深深影響和感染,2018年2月,叢欣濤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17年以來,已有763名義工被推薦為入黨積極分子,52人發展為黨員;327名黨員義工成為工作骨幹。

56歲的宋光先是昌邑市義工聯合會黨委第一書記。2017年4月13日,宋光先從原單位被選派到義工聯的第一天,就主動註冊加入了義工隊伍。“黨員就是要處處帶頭、無私奉獻,幫群眾做好事,等以後退休了還要繼續做義工。”他說。

2017年被評為昌邑市“最美黨員”的李曉豔,是該市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丈夫徐向偉也是黨員,夫妻倆經常帶著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開展志願服務。72歲的黨員義工王文浩,曾做過律師,有近50年黨齡。他帶動大兒子、孫女加入義工組織,一家三代做義工。昌邑全市先後有2000多個家庭、26個單位整體加入義工隊伍。

據統計,截至目前,昌邑市有義工39600多名,其中黨員義工5280名。2017年以來,黨群義工開展服務3100餘次,服務時間超2萬小時,在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在全市範圍內營造了“做義工、講奉獻、當先鋒”的氛圍。

記者:王昊魁 趙秋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