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些人,能讓錦鯉休個週末嗎?


你們這些人,能讓錦鯉休個週末嗎?


#觀瀾見聞#

從前,有一瓶牛奶熱愛運動

後來......

後來,它就變成了脫脂牛奶

你們這些人,能讓錦鯉休個週末嗎?


不太成熟但不要被批評的傲嬌手繪:觀瀾君

很少有什麼本土生物能像鯉魚這樣讓國人有著深厚感情並深深敬重。一般來說,“中華田園”加一切,一切立刻變田園。“鯉”則完全打破了這種畫風,在一眾魚類中,生於中國本土的鯉相貌周正,錦鯉更是以其藝術品般的形象當仁不讓地被選作吉祥物。


你們這些人,能讓錦鯉休個週末嗎?



信小呆是這周最紅的女子。支付寶“中國錦鯉”抽獎活動吸引了300萬人參加,最終的獲獎者“中國錦鯉”信小呆的免單list看起來比手紙還長。這無疑是場成功的營銷,微博上的抽獎活動鋪天蓋地,但“中國錦鯉”以近乎零成本實現了多贏。一位互聯網公司品牌總監表示,在這場策劃中,支付寶獲得了人氣,鼓勵用戶在更多場景下使用支付寶進行支付;品牌商家獲得了品牌展示的機會,加強了和用戶的互動;微博加強了用戶的活躍度;獲獎者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所以,哪怕網友們在極低概率的抽獎活動中摸爬滾打多年,錦鯉的buff加持仍讓人不能拒絕:轉發錦鯉,當然不如成為錦鯉本鯉。所以事後不少網友評論道,獎品不是重點,“中獎”這件事才是重點。

其實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信小呆”。文化水平極高的孔老師也給自己的兒子起名“鯉”,另外,《清稗類鈔》載:“胡印渚,名長齡,乾隆朝,大魁天下。殿試時,胡卷本在進呈十本之末,時高宗春秋高,睹胡名,笑曰:’胡人乃長齡耶?’遂置第一。”79歲的乾隆,為了給即將到來的八十大壽討個好彩頭,靈機一動,將名字寓意長壽的胡長齡欽點為狀元,簡直是“人在家中坐,錦鯉天上來”的模版操作。再近一些,楊超越由於在電視節目《創造101》中看似“隨隨便便”就進了前三,成了不少裸考朋友的吉祥物。


你們這些人,能讓錦鯉休個週末嗎?


楊超越被做成各種各樣的祈願圖片

由於互聯網許願操作簡便且零成本,朋友圈很容易刷到錦鯉,尤其在深夜、月初。微博上,知名博主 @錦鯉大王 靠著這項業務,積累了1600萬粉絲。

你們這些人,能讓錦鯉休個週末嗎?


你們這些人,能讓錦鯉休個週末嗎?


你們這些人,能讓錦鯉休個週末嗎?

@錦鯉大王 的微博常態

粉絲們不但熱烈轉發點贊,而且有借有還——願望實現,一定回來還願。不只錦鯉,造型奇特的雲彩、粗壯茂盛的古樹等等,都被網友認為是“祥瑞之兆”,甭管大樹願不願意,大家的願望都得接著。

公眾號

@簡單心理 分析,轉錦鯉,其實是一種“自我實現預言”的方式。比方說,當人們轉發楊超越,祈禱“後天雅思順利”時,或多或少向朋友圈傳遞出了“我要考雅思,而且希望考好成績”的信息。當更多人看到這條朋友圈,考試的人就有可能會得到一些適時的幫助,或者少受到一兩條無意義的打擾。加之其作為心理安慰劑在人潛意識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能緩解壓力與焦慮。

而我倒是在轉發中,看到了許多誠摯良善的心願:家人康復、工作順利、寶寶健康......轉發錦鯉的人,應該與寺廟中雙手合十、教堂裡真誠禱告的信徒面貌並無不同。

觀瀾君去年探討河北易縣奶奶廟時說道,奶奶廟裡的車神以及一切看似荒唐的景象,都沒有脫離開這個本質:對災難的恐懼,對美好的嚮往。是期盼,也是慾望。所以,轉發個錦鯉給自己鼓鼓氣,其實也沒啥不好,畢竟錦鯉大王都告訴你,錦鯉管願望,我們管努力,大家各有分工。


你們這些人,能讓錦鯉休個週末嗎?


不只廣大網友,賈樟柯導演在《江湖兒女》上映之時就轉發了一記錦鯉。從市場反饋來看,《娘道》的導演應該是沒轉過,不少影視類公號在關於《娘道》的評論文章開頭便說“我要好好想想如何罵這部劇”。


你們這些人,能讓錦鯉休個週末嗎?


電視劇《娘道》劇照

《娘道》為人詬病的主要原因是其明顯的重男輕女傾向於對女性毫無自我的過度犧牲精神的歌頌。@新京報書評週刊 也提到,在當前國內的影視作品中,“賢妻良母”劇情中往往伴隨著“偉大”與“犧牲”敘事,這在苦情母親相關作品中尤為明顯。如“母親”專業戶演員張少華2008年的作品《我的醜娘》中,從鄉下到城裡的兒子娶了城裡的漂亮媳婦兒,害怕母親長得醜影響自己的婚事,將母親拒之門外。母親卻一直為兒子默默付出。

當一名女性成為了母親,她的一切都要服從於這個身份。我們所歌頌的“偉大”母愛、“無私”母愛,其實是在推崇讓女性消解掉自己獨立情緒的制度化母性。

而同期上映的電影《找到你》,則通過兩個不同階層的母親的故事講述了作為女性、作為母親所囿於的真實困境。電影口碑不錯,顯然,它在嘗試打破對於母親這一形象的神聖化、扁平化塑造,去關注一位女性哪怕作為母親也不該被剝奪的真實自我。

導演李少紅曾經將曹禺的《雷雨》改編成電視劇,劇中周樸園指責繁漪:“你是個做母親的人了,應該恪守婦道。”繁漪說:“我不再是什麼母親了,我是我自己。”

從這個角度看,《娘道》的導演,欠缺的又何止是條錦鯉。

不過,看《娘道》的人其實未必認同劇中的價值觀,對於這一現象的眾聲批判,是對影視作品創作者應結合當下社會心態進行自我革新的要求,也意味著社會輿論正在進行關於女性自我價值的觀念鬥爭;也不要怕大家因為轉發錦鯉就“喪失鬥志”“停滯不前”,實際上,通過錦鯉的祈願,正體現著人對自我現實需求與心靈訴求的強烈自覺。

安迪·沃霍爾說過,每個人一輩子都能當15分鐘名人,名利場中永遠都有被動進入之人,他們不是總統、明星,而是你我身邊的普通人。信小呆目前還在上班,她大概率會在網友的羨慕消逝後迅速離場。

錦鯉能不能跳龍門我不知道,我不信生活還未教會你“事在人為”的道理。不信轉發這篇文章到朋友圈,保你不用再陪爸媽看《娘道》。

• end •




觀點流

有價值的觀點在流動中聚合

觀點 · 聚合 · 價值


主編 | 劉 昆

副主編 |

龔孟關

撰文 | 張 揚

※本號內容專屬於光明日報 · 觀瀾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