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些人,能让锦鲤休个周末吗?


你们这些人,能让锦鲤休个周末吗?


#观澜见闻#

从前,有一瓶牛奶热爱运动

后来......

后来,它就变成了脱脂牛奶

你们这些人,能让锦鲤休个周末吗?


不太成熟但不要被批评的傲娇手绘:观澜君

很少有什么本土生物能像鲤鱼这样让国人有着深厚感情并深深敬重。一般来说,“中华田园”加一切,一切立刻变田园。“鲤”则完全打破了这种画风,在一众鱼类中,生于中国本土的鲤相貌周正,锦鲤更是以其艺术品般的形象当仁不让地被选作吉祥物。


你们这些人,能让锦鲤休个周末吗?



信小呆是这周最红的女子。支付宝“中国锦鲤”抽奖活动吸引了300万人参加,最终的获奖者“中国锦鲤”信小呆的免单list看起来比手纸还长。这无疑是场成功的营销,微博上的抽奖活动铺天盖地,但“中国锦鲤”以近乎零成本实现了多赢。一位互联网公司品牌总监表示,在这场策划中,支付宝获得了人气,鼓励用户在更多场景下使用支付宝进行支付;品牌商家获得了品牌展示的机会,加强了和用户的互动;微博加强了用户的活跃度;获奖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所以,哪怕网友们在极低概率的抽奖活动中摸爬滚打多年,锦鲤的buff加持仍让人不能拒绝:转发锦鲤,当然不如成为锦鲤本鲤。所以事后不少网友评论道,奖品不是重点,“中奖”这件事才是重点。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信小呆”。文化水平极高的孔老师也给自己的儿子起名“鲤”,另外,《清稗类钞》载:“胡印渚,名长龄,乾隆朝,大魁天下。殿试时,胡卷本在进呈十本之末,时高宗春秋高,睹胡名,笑曰:’胡人乃长龄耶?’遂置第一。”79岁的乾隆,为了给即将到来的八十大寿讨个好彩头,灵机一动,将名字寓意长寿的胡长龄钦点为状元,简直是“人在家中坐,锦鲤天上来”的模版操作。再近一些,杨超越由于在电视节目《创造101》中看似“随随便便”就进了前三,成了不少裸考朋友的吉祥物。


你们这些人,能让锦鲤休个周末吗?


杨超越被做成各种各样的祈愿图片

由于互联网许愿操作简便且零成本,朋友圈很容易刷到锦鲤,尤其在深夜、月初。微博上,知名博主 @锦鲤大王 靠着这项业务,积累了1600万粉丝。

你们这些人,能让锦鲤休个周末吗?


你们这些人,能让锦鲤休个周末吗?


你们这些人,能让锦鲤休个周末吗?

@锦鲤大王 的微博常态

粉丝们不但热烈转发点赞,而且有借有还——愿望实现,一定回来还愿。不只锦鲤,造型奇特的云彩、粗壮茂盛的古树等等,都被网友认为是“祥瑞之兆”,甭管大树愿不愿意,大家的愿望都得接着。

公众号

@简单心理 分析,转锦鲤,其实是一种“自我实现预言”的方式。比方说,当人们转发杨超越,祈祷“后天雅思顺利”时,或多或少向朋友圈传递出了“我要考雅思,而且希望考好成绩”的信息。当更多人看到这条朋友圈,考试的人就有可能会得到一些适时的帮助,或者少受到一两条无意义的打扰。加之其作为心理安慰剂在人潜意识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压力与焦虑。

而我倒是在转发中,看到了许多诚挚良善的心愿:家人康复、工作顺利、宝宝健康......转发锦鲤的人,应该与寺庙中双手合十、教堂里真诚祷告的信徒面貌并无不同。

观澜君去年探讨河北易县奶奶庙时说道,奶奶庙里的车神以及一切看似荒唐的景象,都没有脱离开这个本质:对灾难的恐惧,对美好的向往。是期盼,也是欲望。所以,转发个锦鲤给自己鼓鼓气,其实也没啥不好,毕竟锦鲤大王都告诉你,锦鲤管愿望,我们管努力,大家各有分工。


你们这些人,能让锦鲤休个周末吗?


不只广大网友,贾樟柯导演在《江湖儿女》上映之时就转发了一记锦鲤。从市场反馈来看,《娘道》的导演应该是没转过,不少影视类公号在关于《娘道》的评论文章开头便说“我要好好想想如何骂这部剧”。


你们这些人,能让锦鲤休个周末吗?


电视剧《娘道》剧照

《娘道》为人诟病的主要原因是其明显的重男轻女倾向于对女性毫无自我的过度牺牲精神的歌颂。@新京报书评周刊 也提到,在当前国内的影视作品中,“贤妻良母”剧情中往往伴随着“伟大”与“牺牲”叙事,这在苦情母亲相关作品中尤为明显。如“母亲”专业户演员张少华2008年的作品《我的丑娘》中,从乡下到城里的儿子娶了城里的漂亮媳妇儿,害怕母亲长得丑影响自己的婚事,将母亲拒之门外。母亲却一直为儿子默默付出。

当一名女性成为了母亲,她的一切都要服从于这个身份。我们所歌颂的“伟大”母爱、“无私”母爱,其实是在推崇让女性消解掉自己独立情绪的制度化母性。

而同期上映的电影《找到你》,则通过两个不同阶层的母亲的故事讲述了作为女性、作为母亲所囿于的真实困境。电影口碑不错,显然,它在尝试打破对于母亲这一形象的神圣化、扁平化塑造,去关注一位女性哪怕作为母亲也不该被剥夺的真实自我。

导演李少红曾经将曹禺的《雷雨》改编成电视剧,剧中周朴园指责繁漪:“你是个做母亲的人了,应该恪守妇道。”繁漪说:“我不再是什么母亲了,我是我自己。”

从这个角度看,《娘道》的导演,欠缺的又何止是条锦鲤。

不过,看《娘道》的人其实未必认同剧中的价值观,对于这一现象的众声批判,是对影视作品创作者应结合当下社会心态进行自我革新的要求,也意味着社会舆论正在进行关于女性自我价值的观念斗争;也不要怕大家因为转发锦鲤就“丧失斗志”“停滞不前”,实际上,通过锦鲤的祈愿,正体现着人对自我现实需求与心灵诉求的强烈自觉。

安迪·沃霍尔说过,每个人一辈子都能当15分钟名人,名利场中永远都有被动进入之人,他们不是总统、明星,而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信小呆目前还在上班,她大概率会在网友的羡慕消逝后迅速离场。

锦鲤能不能跳龙门我不知道,我不信生活还未教会你“事在人为”的道理。不信转发这篇文章到朋友圈,保你不用再陪爸妈看《娘道》。

• end •




观点流

有价值的观点在流动中聚合

观点 · 聚合 · 价值


主编 | 刘 昆

副主编 |

龚孟关

撰文 | 张 扬

※本号内容专属于光明日报 · 观澜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