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19物聯網:在“知易行難”井噴

预见2019物联网:在“知易行难”井喷

作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科技產物,物聯網正在取代移動互聯網成為信息產業的主要驅動力。經過了2018物聯網應用落地與網絡建設的儲備,2019年將是物聯網真正由示範到實際應用轉化的起始年,諸多物聯網環節領域都將在今年迎來新一輪增長。

预见2019物联网:在“知易行难”井喷

規模化的NB-IoT與“涅槃”的LoRa各撐“半邊天”

縱觀2018年,物聯網行業最熱鬧的就是NB-IoT與LoRa技術之爭,NB-IoT與LoRa都適用於低速率、低成本、低功耗、廣覆蓋、大連接的物聯網應用場景。

不同的是,NB-IOT有國家政策支持,國內三大運營商都積極部署;而LoRa屬於企業私有技術,工作在未授權頻段上,存在被清頻的風險。

在NB-IoT的建設上,近年來,我國物聯網政策頻頻出臺,《關於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通知》指出,到2020年,NB-IoT網絡實現全國普遍覆蓋,基站規模達到150萬個,因此,三大運營商各顯神通全力部署NB-IOT建設。

预见2019物联网:在“知易行难”井喷

中國電信發力物聯網較早,率先率先建成了全球最大的NB-IoT網絡,實現城鄉全覆蓋,NB-IoT基站規模超過40餘萬個;中國聯通緊隨其後,在2018年5月實現物聯網全國覆蓋,完成30萬個NB-IoT基站升級工作;中國移動也已實現了348個城市NB-IoT連續覆蓋和全面商用,物聯網連接數突破5億。

值得一提的是,在模組採集方面,中國聯通與中國移動在去年分別開出300萬片與500萬片NB-IoT通信模塊項目大單,加速佈局物聯網。

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龔勇在接受媒體採訪中表示,2019年NB-IoT模組將出現大爆發,屆時NB-IoT模組價格會進一步下調,隨著模組市場的成本壓力增大,利潤空間越來越小,預計模組行業會重新洗牌,落後產能、落後規模模組廠商會被淘汰,模組廠家會進行一次大洗牌。

而對於LoRa來說,2018年像是坐了一次“過山車”。

2017年年底,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發佈《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一時給耕耘LoRa技術的企業潑了盆“冷水”,引起了市場的極大反響,轉年11月,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梳理分析反饋意見建議,並與相關單位協調和溝通基礎上,參考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國際使用和管理情況,對徵求意見稿進行了完善和修改,讓LoRa獲得了“重生”。

與NB-IoT不同,LoRa憑藉其網絡結構簡單,實現成本較低,可以按需部署的優勢獲得了大量企業的青睞,阿里、谷歌、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加入LoRa聯盟則是一個代表。

近年來,互聯網企業紛紛將物聯網作為未來重要方向進行佈局,以阿里巴巴為例,阿里雲總裁胡曉明曾公開表示,互聯網的下半場是將整個物理世界數字化,並且宣佈阿里巴巴將正式進軍IoT,同年阿里巴巴獲得Semtech的LoRa IP授權,在各地展開了智慧小鎮園區等項目的實施,在互聯網企業強勢推進物聯網業務和國內低功耗廣域網絡快速發展背景下,這一IP授權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將加速國內LoRa產業鏈的完善。

總的來看,一年以來,NB-IoT由於政策、運營商招標及補貼等原因在表類、煙感等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佔據大量市場份額,沒有政策支持的LoRa,憑藉其網絡結構簡單,實現成本較低,可以按需部署的優勢也從險些出局到獲得業內巨頭站臺,實現了“涅槃重生”,日前艾瑞諮詢發佈報告中指出,從應用場景需求角度分析,預計到2025年NB-IoT與LoRa在國內的發展將趨於6:4的格局。

專家預測,2019年,隨著技術的成熟、NB-IoT與LoRa技術優勢的不斷凸顯,將會有根據技術特點設計的實際應用落地,其中,NB-IoT具備了規模爆發的必要條件,預計2019年將會以移動物聯網為突破口,產業加速轉型升級,引爆新的經濟增長點。

物聯網的下一賽道:邊緣計算+AI

2018年物聯網產業所表現的最大特徵是市場格局基本形成,核心技術區域成熟,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解決各種碎片化的物聯網應用和相應的智能傳感器採集終端產品的技術突破和產業化問題,如何把AI和IoT緊密結合,把邊緣計算和物聯網融合發展正成為物聯網的下一個賽道。

英特爾中國物聯網事業部首席工程師及首席技術官張宇在2018中國通信產業大會物聯網創新論壇上表示,物聯網正在從萬物互聯走向萬物智能的階段,像消費、醫療等眾多行業數據都將在邊緣進行處理,強大的邊緣計算將是物聯網發展的必備能力。

预见2019物联网:在“知易行难”井喷

隨著5G臨近,行業轉型以及敏捷連接、智能應用等方面的需求劇增,數據量的增長速度已超過網絡帶寬的增長速度。預計到2020年,50%數據需要在網絡邊緣進行處理,以BAT為首的互聯網巨頭也已紛紛佈局AI+邊緣計算這一環節。

以百度為例,2018年百度發佈智能邊緣產品智能邊緣BIE、智能家居雲平臺度家DuHome等產品,用邊緣計算+AI的能力在各產業落地,騰訊則是在2018年提出人+物聯網+智能網的“三張網”概念,以“一雲兩端”模式,打通物聯網全生態鏈路,構築設備、雲、應用一體化應用體系。

賽迪顧問物聯網研究總監韓允表示,邊緣計算將作為物聯網設備與遠端雲設備的橋樑,將數據處理、存儲、應用在靠近實物的邊緣上,為物聯網設備提供邊緣智能服務,滿足行業數字化在敏捷連接,實時業務,數據優化,應用智能等方面的關鍵需求,使得用戶可以獲得更快的響應,解決設備與雲端的數據傳輸問題,2019年,邊緣計算將逐漸滲透於物聯網各主要領域,根據各領域物聯網技術的不同發展狀態,邊緣計算呈現不同的滲透率。

張宇表示,數據增長也大幅提升了實時性數據處理需求,因此數據在邊緣進行處理將成為剛需,物聯網將按照物聯、智能到自主三個階段發展。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物聯網領域,AI在邊緣計算領域的重要性也將越來越大。

商業是硬道理:智慧家庭仍是戰場 ,工業物聯網或成爆款

物聯網一直被視作互聯網的延伸,但與商業模式極度成熟的互聯網不同,物聯網商業落地難、盈利路徑不清晰等問題一直影響物聯網的發展,隨著技術和市場的就緒程度不斷提高,傳統制造業瓶頸等問題日益嚴重,智能家居的場景正在凸顯,智慧城市與工業物聯網正成為下一個重要的流量入口。

在智能家居領域,以智能音箱、智能冰箱為主的智能家居產品在人們追求個性化需求正在快速發展,而從個人需求和應用產品的普及率來看,在NB-IoT產業發展的不斷成熟下,智能家居有望在2019年首先爆發。

韓允表示,智慧城市正成為全球國家發展的大趨勢,智慧小鎮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理念的延伸和拓展,物聯網智慧小鎮的投入和建設、管理和運維相比於智慧城市更具優勢,而且可以更好的與地方特色文化、產業相融合,更加充分的運用物聯網技術,2019年隨著物聯網智慧小鎮投入和建設的不斷推進,物聯網智慧小鎮將實現應用和推廣。

傳統行業在寒冬之下,必然尋找新的出路,而網聯化,一定是給傳統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企業普遍渴望通過新技術解放生產力,降本增效,加快轉型升級,工業物聯網雲平臺無疑成為他們轉型發展的主要抓手。

韓允表示,2019年,隨著工業物聯網平臺大規模的使用,平臺建設將日漸成熟完善。工業物聯網時代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信息更加透明,以網絡為主的工業物聯網平臺則將分佈式、模塊化、開放式的微服務架構,與第三方公有云或者私有云進行對接、部署和開發,將數據、軟件、平臺、服務等資料都聚集在平臺做資源整合。

賽迪智庫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楊春立表示,伴隨著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示範帶動,工業互聯網平臺設備管理能力、工業機理模型封裝能力、應用服務開發能力以及跨平臺服務調用能力將會大大提高,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性能優化、兼容適配和規模應用,加速技術產業成熟、打造協同創新生態。

寫在最後

2018年是在各細分賽道上各顯神通的一年,很多與物聯網行業有著深度關聯的技術、標準以及應用正在快速增長,與此同時,移動應用依舊是連接用戶的重要入口,加之人工智能、通信技術的成熟,在產品體驗及用戶邏輯上的設定將更具突破的空間,更能助力物聯網產業走出“知之非難,行之不易”的階段。

物聯網絕非空中樓閣,解決問題是關鍵,2019年NB-IoT與LoRa將繼續領跑全球LPWAN市場、NB-IoT產業鏈和價值鏈將進一步完善、LoRa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LPWAN應用深度和廣度將進一步拓展,圍繞物聯網建設的落地解決方案將會迎來井噴式爆發,物聯網應用迭代與演進將是這個行業永恆的主題,在這個非常碎片化的應用和市場之中,物聯網一定是一個長跑,而不是一場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