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225巨型運輸機會成為我國的戰略運輸機嗎?

None______


安-225這種看起來很威猛,實際上並沒那麼先進(堆發動機而已)的巨型特殊功能運輸機,中國並不需要。其實,簡單想一下,這東西如果真那麼好,烏克蘭還有一件半成品安-225會一直扔在倉庫沒人理睬麼,恐怕早就有國家去“搜刮一番”,烏克蘭也樂得掙點外匯。

以中國目前的需求來說,我們需要的是C-17環球霸王這種可在前線機場起降的戰略運輸機,而不是要C-5銀河或者安-124魯斯蘭這種巨無霸,而安-225特種機這種根本就是雞肋。

首先,我們缺乏海外基地,一旦戰時向外投送兵力,我們主要得依靠開闢野外前線機場,這種機場的起降條件可不是那麼“友好”,C-5這種級別的大運都沒法用,更別說安-225了,運載能力再高,沒法到野戰機場降落有啥用?所以能運個七八十噸貨物,還能到野戰機場降落,提供一站式服務的的C-17才是最需要的運輸機。

其實看看美軍擁有那麼多海外基地和盟國機場可用,仍然極為仰賴C-17的作用,我們就能明白,這種飛機對於大國的作用。在C-17服役之前,美軍的遠程投送空運體系其實三戰式,由C-5銀河、C-141運輸星和C-130大力神構成,三種運輸機運力從大到小,而且各有特長,卻無法獨立完成洲際遠程投送,通常先用C-5銀河進行洲際間的物資戰略空運,然後用C-141轉運至戰場後方基地,在用C-130轉運到前線野戰機場,這種空運體系費時費力,因此美國就研製了C-17這種兼有戰略運輸機和戰術運輸機優點的大運,世界上能夠起降C-5運輸機的機場大約只有800多個,能夠起降C-17的卻有上萬個,能起降安-225的就更少了,所以說從這方面來說,安-225就是雞肋。

接著我們講講安-225,眾所周知,這款飛機就是前蘇聯研製用來運送“暴風雪”航天飛機的特種飛機,本來也就不準備批量生產。況且一開始,準備用來“背暴風雪”的是安-124,但是可惜前蘇聯的發動機技術還是不夠給力,D18T的推力不足,所以在安-124運輸機的基礎上改進機體,加裝了2臺D18T發動機,尾翼改為雙垂尾,機身延長15米,最大起飛重量增加了235噸。

可是就是由於上面這些數據,更顯出安-225只能作為特種飛機使用的尷尬局面:雖然安-225的最大起飛重量增加了235噸,但是機身增長15米(貨艙長度只增加了7米),貨艙裡只能比安-124多放一輛主戰坦克,而起飛滑跑距離卻增加了1000多米,一輛主戰坦克也就70噸左右的樣子,那麼如果作為軍用運輸機來用,為了這多運70來噸的裝備,要增加200多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延長1000多米的飛機跑道,簡直是嚴重浪費和不科學的。

再來說說運載航天飛機,美國的波音747就可以揹負航天飛機,而波音747與安-124的外形體積差不多,比安-225小的多,說白了還是發動機優勢。

此外,等到我們的運-20用上WS-20發動機後,基本性能差不多與C-17相當,又好用又能批量生產,要什麼安-225。即使以後再大型化一些,我們也就需要C-5或者安-124這種級別的運輸機就夠了,況且安-225這種運輸機真想要,美歐都能造,只不過沒什麼太大用處罷了,論最大起飛重量,安-225比空客A380也強不到哪去。


衛青點兵


安-225這款超級重型運輸機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蘇聯為了學美國,搭載其擁有的“暴風雪”號航天飛機進行遠程運輸飛行而快速上馬的運輸機產品,1985年將任務下達給安東諾夫設計局,要求三年之內見到真機。

為了能夠在三年時間裡研發並試製出一款巨型運輸機,安東諾夫設計局在原先安-124這款四發大型運輸機基礎上進行擴大型研發,飛機機體得到科學性的放大設計,發動機由原先的四臺增加到六臺,採用D-18型渦扇發動機,單臺推力達到229KN,飛機貨艙超級巨大,能夠搭載250噸貨物,垂尾為了適應航天飛機的裝載,由單垂尾變成了雙垂尾,機背上可以揹負200噸載荷。

整架An-225型運輸機起飛重量高達640噸,第一架原型機於1988年底首飛成功,成為人類航空史上最大的運輸機。不過由於蘇聯解體,俄羅斯和烏克蘭又分家,安東諾夫設計局整個都劃歸了烏克蘭,當然唯一生產的這架An-225(編號CCCP-82060也改成了UR-82060)所有權也歸入烏克蘭所有。

對於烏克蘭而言,An-225純屬多餘產品,自己國內又不搞航天飛機,也沒有如此大型航空物流需要,所以唯一的這架An-225一直停放在機庫中老化。直到2010年,中國日益增長的大件航空物流市場讓苦逼之中的安東諾夫設計局看到了希望,終於可以賣錢餬口了。

國內的中國空域產業集團向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聯合體達成協議,購買了An-225的知識產權和圖紙,打算在國內生產,並用於物流運輸。

不過坦率的說三十多年前的設計產品,放到今天,在資本的推崇下,又恢復生產,有點過了,噱頭的味道很濃。可靠性、經濟性都不是現在波音或者空客客機/貨機的對手,為了適應現在航空電子系統的對接,這種蘇制航電系統幾乎都要統統更換,不單單是購買知識產權的問題,而是需要安東諾夫設計局重新啟動設計工作,安眼下烏克蘭的國內局勢,那就很難了。

況且,說句實在的,現在的安東諾夫設計局早就是不是當年的樣子了,落魄到極點了,中間的技術斷檔也進二十年了,這玩意,越來越不靠譜了。

把An-225重新生產,然後為空軍服役,那更是異想天開,不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還是不要對老式飛機報任何幻想,靜靜的在一旁欣賞,並看著老飛機凋零,這才是唯一的可能。


那麼,對本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如想了解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老鷹航空堅持原創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襲;回答中引用部分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侵則刪;他人請勿抄襲。


老鷹航空


幾位老師已經回答了,就湊個熱鬧隨便聊聊唄!

安225的確是運輸機裡的“戰鬥機”巨無霸。

翼展:88.4m

機高:18.10m

機長:84m

最大起飛重量:640t

最大飛行速度:850km/h

機艙內載重量:250t

機身頂部載重量:200t

機組成員:6人

配置6臺高涵道D18型渦扇發動機,通過這些數據就知道安225的巨大。

為什麼前蘇聯要設計生產一款這麼大的傢伙?那是前蘇聯為了滿足“暴風雪”航天飛機的轉場運輸而專門“量身打造”的,原計劃生產兩架,1989年完成第一架投入運用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解體,安225作為“分家遺產”留在了烏克蘭,另外一架半成品也荒廢在烏克蘭的生產車間。

安225成了唯一一架巨無霸運輸機。

中國會不會購買這款飛機✈?

回答是,絕對不會的。首先購買這麼一架飛機的實用價值在哪裡?

安225的當初研製都是七拼八湊才實現首飛的,(在安124的基礎上放大設計而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正常的損耗維護保養,航材(零配件)供應根本無法保障,(烏克蘭局勢一直不穩定)這麼一架特大型機,能保障它起降的機場少之又少,用它幹嘛?運啥?用途?所以,中國買這個傢伙的可能性不存在!當然了,與烏克蘭在運輸機的設計生產製造以及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技術交流上是存在的,單純買一架“獨生子”不現實,更沒有實用價值!





孔乙己亂彈


先陳述一件事實吧,安-225運輸機每次來中國,都是隻降落在鄭州機場。因為他的起降要求太高了,即使是最頂級的4F級民用機場(滿足580噸飛機起降,可用跑道長度大於1800米)也要減重才能起降。目前全國4F機場目前總共就18個,滿足安-225起降要求的沒有幾個,而且大部分空港都非常繁忙,難以騰出位置。只有鄭州機場剛修不久,跑道承載能力相對較強,跑道相對較空,並且交通轉運方便。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安-225,機長84米,翼展88.4米,高18.1米。該機空重175噸,最大起飛重量達到640噸,最大載重能力達到250噸,配備6臺23.2噸的D-18渦扇發動機。


安-225最初是為了運輸暴風雪號航天飛機特地建造的,所以設計建造時不考慮什麼起降條件。其起飛需要3500米長的跑道,降落需要3000米長的跑道。能夠承載640噸重的飛機,還要3500米長的跑道,這樣的機場全世界都沒幾個。


民航飛機最大的空客A380-800,最大起飛重量575噸,起飛距離是2850米,降落距離是1889米。所以安-225即使造出來,能夠滿足他的機場不多,起降條件太苛刻了。

軍用運輸機對於起降能力要求很高,大型運輸機都要求野戰簡易機場起降,這樣才能滿足複雜的戰爭環境需要。像安-225對於起降機場要求如此變態的機型造出來,能夠適應的機會有多少?讓他運送東西去非洲,轉一圈後回來報告說沒有能夠滿足條件的機場降落?


所以對於戰略運輸機來說,使用安-225的弟弟安-124這種就差不多了。最大起飛重量405噸,起飛距離2500米,降落距離只要1000米,能起降波音747的都可以起降安-124。最大運載能力125噸,雖然比安-225少一半,但是陸軍有幾樣裝備比125噸還要重的?

所以幻想安-225當戰略運輸機的還是洗洗睡吧,這玩意屬於特種運輸機,根本不適合造多,更不適合軍用。


五嶽掩赤城


不會。中國最需要的是最大載重量100噸級的運輸機。安225雖然載重量大,但實際能用到的場合並不多。而且一旦墜毀,特別是墜毀在人員密集的地區,將造成重大傷亡。美國的航空技術、製造水平不用多說,錢更是不差。但是也一直沒有發展超過C-5A的運輸機。即便是安-124,甚至是A380,為了提高可靠性也不得不採用更多的冗餘設計和備份系統,這樣就大幅增加了採購及維護費用。民機可以通過管理與運營、營銷手段來儘量提高滿座率,縮短投資回收週期乃至及早盈利。軍機是純砸錢,研製、生產和裝備如此巨大的運輸機,風險過於大。安225誕生於冷戰時期,在那個瘋狂的年代,軍事鬥爭為主,經濟與適用性是其次。


紅色帝國的餘暉


頭條問答上有人@我,邀請我回答“中國需要安225嗎?”

在去年六七月份的時候,關於“中國要不要安225?”,網友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事情的起因是當時有媒體稱中國空域集團和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簽署協議,將全套引進安225的生產線,分別在重慶和廣西貴港進行安225的組裝。在報道中還煞有介事的配發了一張雙方簽約的圖片。

中國空域集團,這名字我連聽都沒聽過。上網一查,原來是在中國香港註冊的一家空中運輸公司,註冊資本僅為5億港元。這錢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是筆鉅款,但要想拿它來造飛機,特別是安225這樣的超大型運輸機,簡直連塞牙縫都不夠。而且還分別在重慶和廣西貴港建飛機廠,它那點錢別說建廠了,恐怕連徵地款都不夠啊。當然了,這樣的細枝末節咱也懶得管。反正此事一出之後,網友們就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人贊成有人反對,各自還擺出了數據和理論,說得頭頭是道,可以說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安225是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在80年代研製的一款超大型運輸機,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運輸能力最強的運輸機。它翼展88.47米,長84米,最大起飛重量達到640噸,最大載重量250噸。當1989年6月17日,安225揹負著“暴風雪”號航天飛機出現在巴黎航展上時,立刻驚豔了世界。安225的機身貨艙設計載重250噸,機背設計載重200噸。蘇聯研製安225的初衷是讓它揹負105噸的“暴風雪”號航天飛機和運載“能源”號火箭燃料艙的。可隨著蘇聯的解體,“暴風雪”號航天飛機的下馬,安225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蘇聯解體後,安東諾夫設計局被劃歸了烏克蘭,唯一一架安225也歸烏克蘭所有。可當時的烏克蘭也窮得叮咣響,連維護保養安225的錢都沒有,所以只好將它扔在安東諾夫飛機廠的廠房裡。它的許多零部件也被拆去給安124“魯斯蘭”當備件了。

安225太大了,它的運載能力是俄羅斯伊爾76的3倍,我國運20的2.9倍,美國C17“環球霸王”的2.5倍,C5“銀河”和安124“魯斯蘭”的2倍。正因為它太大了,所以它的用途必然非常有限,對機場起降要求也非常高——目前在我國只有石家莊機場具備起降安225的條件——所以它的裝備數量也必然有限。像前蘇聯只裝備了一架,加上研發、試飛費用,採購費用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這也是很多網友反對我國裝備安225的原因。

但你要說安225沒有用也不正確。緊急情況下,許多超大型的構件整體運輸只能找它來運,所以自2001年投放世界運輸市場以來,安225的運輸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我們對安225也是有需求的。大家都知道,我們負責大型運載火箭發射的發射場位於海南省的文昌縣,而長征5號大型火箭的生產線則在天津市。在以往,長征5號做好了,就選運到滿口,裝船,然後花費一個星期的時間才運到海南省文昌縣,運輸速度非常慢,在未來肯定跟不上中國商業航天發射的需求。但要有安225就好了,從天津飛到海南只需要4個小時,效率提高了42倍。另外,安225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揹負“暴風雪”號航天飛機,我認為我國將來也會發展我們的航天飛機的。但航天飛機的生產、發射、轉場、維護是在不同的地方進行的,所以,我們非常有必要裝備一款能揹負航天飛機的飛機。另外,我國有不少超大型的構件出口到外國,如火車 、動車、高鐵,大型艦船的蒸汽輪機、燃氣輪機,核電站的保護罩、核反應堆等,都需要大型運輸機來運送——例如我國出口到土耳其的火車就是租借安225運輸過去的。所以,如果我們引進了安225,將它投放世界運輸市場,生意肯定不錯。

最後,我認為解放軍也應該裝備一定數量的安225。比如說將一個重型坦克師從黑龍江快速部署到廣西,如果用運20拉的話,得要600多架次的運20才能搞定,而且在中途還要降落加油。但如果改成用安225拉,只要100多架次就行了,而且中途還不用降落加油。隨著我國在海外利益的擴展,將來有一天可能我們要在國外快速展開軍事行動,需要國內快速將大量的重型裝備和物資運抵任務區,用運20來運就太吃力了。但要有安225這樣的大傢伙就輕鬆多了。要知道,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面對以色列眼看著就要彈盡糧絕之際,當時的美國出動所有的C5“銀河”運輸機快速的將2萬噸武器裝備運抵以色列,將以色列從危亡邊緣拯救了回來。在海灣戰爭中,C5和C17更是大顯身手,快速的將大量的作戰物資和裝備、人員運抵中東。大家也看到了,這些年,我們在國外的撤僑行動雖然做得有聲有色,但由於缺乏快速的戰略投送能力,所以我們只能儘可能的將受困同胞接回來,至於其他的財產、設備只能聽天由命了。如果我們裝備了安225,能夠快速的將解放軍投送到相關戰區,就不光能撤回我們的同胞,連財產設備也能撤回來了。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我國都是需要安225的。

最後,如果我們能將安225的生產線和技術打包買回來,無論怎麼算都是值得的。大家都知道,我國目前研製過最大的飛機是運20,它的最大起飛重量才200噸,極限載重84噸。超過200噸級的大飛機我國根本沒有涉足過。如果靠我們的力量慢慢摸索,所花費的人力財力物力精力太大了。但要是我們能與烏克蘭合作,將安225的生產線和全套技術引進來,那我們運輸機的技術就可以從目前的200噸一躍跳到600噸了,這裡面所收穫的各種技術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當然了,我們引進安225的生產線和技術並不是要複製30多年前的安225,而是要用現代技術對它進行新的升級製造,打造一款全新的安225——當然,那時候可能我們會賦予它一個新的名字:運XX。


血染戰旗紅


中國非常需要安225大型運輸機,但不是用於軍用而是民用,中國現在急需約10架滿血版安225或同級飛機。為什麼說滿血版,因為現在那架安225各項指標並沒有達到設計標準,雖然是最強運輸機之一,滿血版安225最大起飛重量達到850噸,最大載重達到400噸,具備空中加油能力,具備3級或以上機場起降能力(沒錯,國內大部分機場都能降),所以期待進快引進併為其研發新的大推力大函道比渦扇引擎。


星星墜落的小鎮


應該不會。因為安225的起降受太多條件的限制,國內沒幾個機場能夠適應它起降,只能作特殊用途的載機還可以。中國真正需要的是像安124這個級別的大型戰略運輸機。


老張251623221


再新也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