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普法」勞動保護相關法律知識問答(二)

「微普法」劳动保护相关法律知识问答(二)

「微普法」劳动保护相关法律知识问答(二)
「微普法」劳动保护相关法律知识问答(二)

序言:為提高廣大勞動者依法維權意識,確保農民工,特別是女性農民工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市婦聯邀請遼寧文揚律師事務所律師,就時下勞動就業方面比較突出的幾類問題進行了解答。希望這些內容的刊登能為廣大勞動者提供切實有效的維權幫助。

1、勞動者享有參加工會的權利,哪些屬於侵害勞動者參加工會權利的情形?

律師解答

我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行為的,屬於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侵害了勞動者參加工會的權利,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一)阻撓勞動者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或者阻撓上級工會幫助、指導勞動者籌建工會的;(二)無正當理由調動依法履行職責的工會工作人員的工作崗位,進行打擊報復的;(三)勞動者因參加工會活動而被解除勞動合同的;(四)工會工作人員因依法履行職責被解除勞動合同的。

2、勞動者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的行為進行舉報,是否會遭受信息洩露或其他權利侵害?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實施《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若干規定明確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舉報人反映的違反勞動保障法律的行為應當依法予以查處,併為舉報人保密;對舉報屬實,為查處重大違反勞動保障法律的行為提供主要線索和證據的舉報人,給予獎勵。所以,如若發現違反勞動保障法律的行為,勞動者應積極進行舉報,維護國家、自身和他人權利。

3、勞動者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侵犯其合法權益的行為,也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投訴的形式和內容分別是什麼?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投訴應當由投訴人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遞交投訴文書。書寫投訴文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投訴,由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進行筆錄,並由投訴人簽字。

「微普法」劳动保护相关法律知识问答(二)

投訴文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一)投訴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住所和聯繫方式,被投訴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二)勞動保障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事實和投訴請求事項。

4、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調查、檢查時,可以採取證據登記保存的措施包括哪些?

我國法律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調查、檢查時,可以採取如下證據登記保存措施:(一)當事人可能對證據採取偽造、變造、毀滅行為的;(二)當事人採取措施不當可能導致證據滅失的;(三)不採取證據登記保存措施以後難以取得的;(四)其他可能導致證據滅失的情形的。故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調查、檢查時,權利受侵害人可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證據登記保存,以防止證據滅失、損毀。

5、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行為的調查最長時間是多久?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的行為的調查,應當自立案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完成;情況複雜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30個工作日。

「微普法」劳动保护相关法律知识问答(二)

“更多權威信息請關注‘丹東發佈’”

「微普法」劳动保护相关法律知识问答(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